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育儿理念滞后,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忽视早期良好心理和行为培养的倾向,孩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年增加。

据调查全国4-16岁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儿童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全国各地调查,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率达到10-20%,明显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为3-5%,所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儿童行为发育即心理发育,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

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一个人的心理失调或异常,其根源大多在幼儿期,因此,心理卫生保健从儿童抓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意义重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心理行为筛查是儿童保健的内容之一,家长应重视定期的儿童保健,进行儿童健康管理。如发现孩子难养育或不符合年龄的异常表现,最好找儿童心理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WSC-MBD)简称预警征”是应我国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制定要求,目的是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编制一个简单、易掌握、好操作、快速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常规监测工具,适用于0~6岁儿童。
若出现未通过时,需要采用其他检查工具做进一步的筛查和诊断。该工具不能替代筛查或诊断量表,不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当与其他测试结果不一致时,应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判断。

提醒:不同儿童发展速度可以存在差异,早产儿童发育评价需纠正月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