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指责孩子的时候,我们怎么说孩子才愿意跟我们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时一跟孩子说话就生气,情绪不由分说一下就上来了,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剑拔弩张,父母和孩子大吵大闹。为了避免以后尽量少发生这样的情况,家庭和睦相处,我给大家分享六种对孩子说话的提问方式并举例说明,希望大家都会得到很大的收获并学以致用,让家庭更幸福,也打开父母孩子交流的一扇窗户,让生活更和谐!
一、封闭式提问VS开放式提问豆豆的爸爸带他去动物园参观,一到园里,爸爸就开始对豆豆提问:豆豆豆,去年爸妈带你来这里,你还记得吗?”
记得。”
豆豆,你看动物园的鸡跟你在老家姥姥养的鸡是不是一样?”
豆豆,你看长颈鹿出来了,它的脖子多长啊!长不长?”
豆豆,小心啊,你知道吗,小猴子可是会抓人的,别让它碰到你的手。”……
从这段话可看出豆豆和爸爸的沟通是存在不足的,因为豆豆爸爸的提问全都是封闭式提问,即答案只有一个是”和否”。当孩子面对父母这样的问题时,孩子便失去了深入思考问题的机会,只能随着父母的指导而被动地接收信息,封闭式提问的后果就是容易使孩子的思维受限,不愿意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同样是爸爸带孩子去参观动物园,鼎鼎爸爸在入园以后可以只是默默地跟在孩子身边,让其自己观察。等孩子的注意力从动物身上转移的时候,爸爸问他:鼎鼎,你记得我们第一个看到的是什么动物吗?”鼎鼎,你说小长颈鹿怎么和大长颈鹿亲吻呢?”鼎鼎,你说小猴子为什么那么爱动呢?还有,你说什么动物像猴子一样活泼?”……
从上面两种提问 方式中你便可发现,同样是参观动物园,参观的动物都是一样的,但是鼎鼎爸爸采用的开放式的提问方式,更能引发孩子进行多向思考。孩子看到的固有动物的特征也很重要,属于固有的知识,但由固有知识展开的知识延伸更重要。孩子的大脑正处于生长期,主动思考能够促进孩子形成发散型思维。

期中考试后,丽丽回到家。
妈妈:怎么样?这次考了多少分?”
丽丽把书包里的成绩单拿出来递给妈妈,然后默默低下头。妈妈看见丽丽语文86、数学68的成绩,一上来就问:你为什么没考好?”
丽丽本来就难过,现在面对妈妈的提问更是不知道说些什么。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像你为什么没考好”、你为什么不能考试前认真复习”、你为什么早恋”等这些都属于破坏式提问。破坏式提问的句型结构是为什么+负面信息”。破坏式的提问不仅对解决问题没一点帮助反而还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当我们问为什么”时指向的是过去,其实就是在说:那件事情做错了,你很差劲,你应该承担责任……”这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失败,这时他是很难做出回应的,也不能从中得到成长经验。
同样的情况,妈妈看到多多的成绩不理想,问她:多多,你觉得下次考试怎样才能考好一些呢?”
这时,多多歪着头,眼珠往上一转,说:我的数学成绩不好,因为数学老师讲课我有好多听不明白,她那么凶,我也不敢去问问题,所以我想找一个数学辅导老师,把我不懂的问题都给我讲清楚。”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或者某种行为出现偏差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家长不能纠结于考试的结果,而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你觉得下次怎样做才能更好呢”这样的建设式提问会给孩子一种改变现状的动力,因为他不但没有从过去的事情中接收到负面的因素,反而拥有了可以变得更好的激励。所以,当孩子的表现令你不如意时,家长不妨尝试用建设式的提问方式来提问孩子。

然然抱着露出棉花的企鹅,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的企鹅宝宝烂了。”
你这孩子,真是不听话,我告没告诉你不许你玩剪刀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可是我想看看企鹅的肚子里有什么。”然然委屈地说。
烂了就扔了吧,以后再也别叫我给你买企鹅了!”
然然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极其难过。
要知道,孩子是没有生活经验的,他不知道成人眼中的是非对错,只会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行事。如果父母一味地对还未拥有健全认知的孩子采取责备式提问,那么孩子好奇的天性便会受到压抑,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孩子会渐渐变得无能、无助、烦躁,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
相同的情况,妈妈看着哭泣的萌萌说:别哭了,告诉妈妈你怎么会把自己喜欢的企鹅给剪开了呢?”
因为我想看看企鹅宝宝的肚子里有没有宝贝。”
哦,是这样啊!那你看企鹅的肚皮都破了,她会很疼的。妈妈是医生,让妈妈把娃娃缝起来,好不好?”
好,谢谢妈妈!”萌萌用力地抱住了妈妈。
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父母一定要采取趣味式的提问方式,多问孩子几个问题,努力探索孩子的内心想法,然后再与孩子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到孩子,促进孩子的成长。

以上内容是我们对孩子平时说话的六种方式,相信大家看完以后都对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哪种方式说话更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是的,开放式提问、建设式提问、趣味式提问这三种说话对我们和孩子来说是互赢的,共同受益的,但前提是我们父母首先要先知道、先了解,父母要给孩子一杯水,必须先要有一桶水”,所以对于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要先有学习的意识,并通过学习来了解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并充分发挥他这个年龄段的优势,让孩子在这个时间让各方面智力等得到最大的发展。 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只有不懂、不理解孩子的某些行为的父母,所以父母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让我们共同学做智慧父母,从而培养优秀孩子,共同带领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
我是子曰妈妈,是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灵辅导师,也是6岁宝宝的妈妈,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更多育儿育己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