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我来帮帮你吧
http://tieba.baidu.com/f?kz=20497462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总目录
http://edu.ifeng.com/news/200909/0930_6978_1372387_3.shtml
五年制小学语文各册课本封面
五四制初一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生命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7 短文两篇
8 人生寓言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 春
12 济南的冬天
13 山中访友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
19 月亮上的足迹
20 山市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 风筝
22 羚羊木雕
23 散步
24 诗两首
25 《世说新语》两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 皇帝的新装
27 郭沫若诗两首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小学五年级课文(语文出版社)
第一组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 鲸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2 有趣的谐音 3 仓颉造字 4 “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 第六组 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我想找一下书五年级语文书
重点字词解释 1. 奂山 解释:县。旧淄州县有奂山,也做焕山。 2.然数年恒不一见 解释: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然:但是。 3.青冥 解释:青天,天空。 4.相顾 解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5.近中 解释:近处。 6.禅院 解释: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7.无何 解释:不久,不一会儿。 8.飞甍 解释:飞檐。甍,屋檐。 9.始悟 解释:才明白。 10.未几 解释:不久,不一会儿。 11.高垣睥睨 解释: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写做“埤堄”。 12.连亘 解释:接连不断。 13.居然城郭 解释:竟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14.中有楼若者 解释:其中有的像楼。 15.堂若者 解释: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16.坊若者 解释:有的像街巷。坊,街巷,店铺。 17.历历在目 解释: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18.莽莽然 解释: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 19.依稀 解释:隐隐约约。 20.乌有 解释:没有。乌,同“无”。 21.危楼 解释:高楼。危,高。 22.霄汉 解释:云霄与天河。 23.窗扉 解释:窗户。 24.洞开 解释:大开。 25.裁如星点 解释:仅仅像星星点点。裁,同“才”,仅仅。 26.黯然缥缈 解释: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7.往来屑屑 解释: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28.凭 解释:靠着。 29.不一状 解释:形状不一。 30.逾时 解释:过了一会儿。逾,越过。 31.倏忽 解释:突然。 32.人烟市肆 解释: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铺。 [编辑本段]通假字 乌有:没有。乌,通“无”。 裁:通“才”。 然数年恒不一见:“见”同“现” [编辑本段]古今义词 直接 (原文: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古义:一直连接到 今译: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然 (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而然(表转折) (居然城郭矣) 竟然(放词尾) 数 (原文:见宫殿数十所) 几,几个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表示计数。 [编辑本段]主题思想 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七十年代的初中语文课文有哪些
大型史诗,长篇小说,短篇故事,古体诗,近体诗, 编年体 资治通鉴 纪传体 史记 国别体 国语 语录体 论语 神话、史诗、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 小说、戏剧、诗歌、散文 涵盖这些
语文读本 外婆和鞋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而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反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在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红军路过咱村寨》,山西小学语文课本1970年以后的教材里有这样一篇课文,谁能找见他的出处?
没有题目叫《红军路过咱村寨》的课文啊,五年级倒是有一篇《金色的鱼钩》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写一篇。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出自《革命回忆录》,作者是陆定一
那位有知道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麻烦贴上来,谢谢!
《望庐山瀑布》(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