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何女性平均受35次家暴后才报警?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暴力倾向?

2019年11月25日,世界消除对妇女暴力”成立近60年的这天,一个中国女孩的一句我被家暴了”,让国人熟知了这个一直存在却也一直被忽略的节日。

为何女性平均受35次家暴后才报警?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暴力倾向?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这两天已经被宇芽的经历和下面这段让人无助又恐惧的视频刷屏了,被强行拖出电梯后,男友沱沱开始了交往一年中的第四次家暴。


而这次家暴仅仅十天后,宇芽又被打得像牲口一样瘫在床上,动弹不得。

受虐妇女综合征

宇芽在朋友圈里控诉沱沱后,沱沱的两任前妻也站了出来,原来,曾经是宇芽眼里的完美男人的沱沱,一直是个家暴狂。

就在众人为宇芽鸣不平,抵制家暴时,又传出蒋劲夫二次被女友控诉家暴的新闻。在一起不到2个月的时候,Julieta就已经被多次家暴。

就在去年,他的前女友中浦悠花也控诉被家暴。这个暴虐成性”的男明星再次为家暴话题添了一把火。

受虐妇女综合征

两天两起家暴热搜事件,再一次证明了家暴只有0次和N次”。

视频里,宇芽后悔万分:每一次家暴,当时我都没有想过要报警,这是我现在觉得特别后悔的事情。”

男方

沱沱的第二任妻子也后悔自己之前的沉默:那个时候够勇敢早一些把事情说出来,就不会有这么残暴的事情发生。”

Woman

她们忍受了一次次家暴,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直到受不了才选择离开。无数人都在问:为什么不在第一次离开?”

是啊,为什么不在第一次被家暴时就选择离开?这个在旁观者眼里毫无疑问的选择,怎么对陷入家暴的人就成了千古难题。

不仅仅是宇芽,根据全国妇联数据显示,在中国,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遇家暴,而女性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真的是一串相当惊人的数字!

Woman

放眼全球,被家暴但没有离开的女性也比比皆是。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就已经关注起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并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受虐妇女综合征(The Battered Woman Syndrome)”。

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Lenore Edna Walker,她成立了家庭暴力研究所,并采访了1500名遭受家暴的妇女,撰写了《The Battered Woman (受虐妇女)》一书,获得了1979年杰出媒体奖,并于1987年入选科罗拉多州妇女名人堂”。

Woman

(Walker博士)

受虐妇女综合征”指长期受家暴的妇女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综合征可以看成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表现为受害人认为被殴打是自己的原因且自己无法脱身。

受虐妇女综合征”有四个阶段:1)拒绝(Denial):拒绝承认自己受到的暴力对待是家暴”,或者告诉自己这是偶然事件”;2)内疚(Guilt):认为自己被殴打是自己造成的;3)觉醒(Enlightenment):认识到自己被殴打不是自己的问题,看清了自己的伴侣有施虐型人格;4)归责(Responsibility):确信施暴者应负全责,在这个阶段,受害人会试图从这段亲密关系中逃离。

但是很多受害人,并没有发展到第3阶段和第4阶段,要么一直在1/2阶段转不出来,要么就已经被打死打残了。

为什么受虐者不离开?

家暴中的女性,想要离开没那么容易

Walker博士在受虐妇女综合征”这个概念下,提出一个新的名词暴力周期(Cycle Of Violence)”。

她发现,婚姻或同居关系中的暴力是持周期性变化的,总的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周期——气氛日趋紧张(Tension Building Phase)

这一时期,双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一方很容易生气、紧张或烦躁,而另一方往往会自责并以爱为名合理化对方的行为,逆来顺受。这个时间可能是数周、数月或数年。

桑格格

(宇芽不及时给钱,男方就急不可耐马上语音轰炸)


第二周期——严重暴力(Acute violence)

这一阶段,暴力行为更常见,且更严重。更关键的是,男方家暴不是因为女方做错了什么,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心情。而女方,则对男方的暴虐感到难以置信和无能为力,倾向于孤立自己。

受虐妇女综合征

(宇芽第四次被家暴,没有原因)


第三周期——和解/蜜月(Reconciliation/honeymoon phase)

男方真心地忏悔,求得女方的原谅。而女方也认为,这个时候的男方才是正常的,是爱自己的,选择留下来帮助男方改掉坏习惯。

受虐妇女综合征

(第五次家暴后,前男友又照例来求和,幸好宇芽没有心软,从循环中走了出来)


但是,这样的原谅换来的往往只会加剧暴力。很快,暴力循环的周期会再度开始。紧张——暴虐——原谅,循环让女人相信有变好的那一天,也让她们自愿留在暴力环境里。

圣母心赢不来浪子回头,更赢不来幸福婚姻。越早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越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沱沱总共离过三次婚,他还有一个前妻,是属于闪婚形式的。女方是作家桑格格的闺蜜,桑格格说因为两个人争吵不断,闺蜜很快就和对方离婚了,也成了唯一没有被沱沱家暴过的前妻。

Walker

桑格格说是闺蜜的烈性”保护了她,但在常爸看来,这份烈性里除了爽快和利落,还包括对细节的观察。

也许正是某些蛛丝马迹,让这个女人看到了沱沱真实的一面,才选择离开了。而宇芽原本也可以,每一个正深陷家暴漩涡的女人都可以。

因为在陷入家暴前,其实有很多迹象就已经在敲响预警。

家暴,都是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关于如何识别渣男,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已经提出女孩对两种人要特别注意:

一种是边缘性人格,比如陈世峰(江歌案中的罪犯)就属于边缘性人格,这种人好的时候特别好,然后说急的时候就急,所以他是在一个界限的两边跨来跨去。”

一种是被动攻击型人格,这种人的特点就是压抑,外在表现和内心完全不一致。什么时候都端着,都是老好人,也很危险。

说实话,这两种人的确危险。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脑门上挂着离我远一点”的标志。两个人的交往中,也很有可能曲解:

男朋友对我超级好,真幸福”

男朋友总是委屈自己成全我,真爱我”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测危险,让自己远离渣男呢?常爸最近发现一本超级实用的安全指南《The Gift of Fear》,中文翻译为《注意!有人在盯着你》。

Woman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文·德·贝克尔,是美国著名的危险预测专家,是美国司法部任命的总统顾问委员会委员,担任过布什、克林顿和里根总统的安全顾问。

所以,贝尔克在危险预测领域可是个十足的大拿。之所以对危险这么敏感,源于他的童年。

小时候,贝克尔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她有一个吸毒、暴虐的母亲,妹妹和他经常被打。在他10岁时,母亲向继父开枪,但却差点打死了他。

大概是生存本能,让他具有了超越普通人的危险预测能力,能从生活细节里预测危险,自成一派。

他的理论非常具有实操性,读了就能用,文末常爸摘录了他提到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暴力倾向”的30种迹象,其中最让常爸印象深刻的就是:

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是人类给予认知发展的一种神秘反应,是调动我们的既往经历、预测能力和感官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科学家将这个过程描述为‘预测进程框架’。”

有时候,直觉比逻辑更重要。因为它的优先级永远是对我有利”。

虽然我们相信眼见为实”,但面对那些善于伪装的恶意者,光眼见”已经不能看穿一切。这时候,直觉却可能轻易拆穿他们的把戏。

就像,宇芽初出见面对沱沱的印象极好,还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的好男人。

受虐妇女综合征

可是,在刚刚交往时她就有种被忽悠了却无法解释”的不舒服感觉。

沱沱说让宇芽代买呼吸机,可到货时却说是宇芽送的。

受虐妇女综合征

但遗憾的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被她一次次地忽略或者说故意被自己说服了。

紧接着,看到沱沱暴力虐待宠物,

桑格格

把老年痴呆的婆婆锁在杂物间,还嫌弃婆婆脏。

男方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沱沱并非一个仁慈的人。尽管这样的暴虐没有发展到自己身上,但这并不代表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贝克尔就认为,第一直觉非常重要,往往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韩国首尔有一个视频让人心惊。一个女孩被一名男子尾随,女孩刚进门,男子的手就拍到了门板。就差一秒钟!

男方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巧合,并不只是意外。监控显示,女孩从小巷开始似乎就觉察到了异样,频频回头。虽然她没什么证据,但凭借直觉快速进门、关门,救了自己。

国外有一个妈妈,就告诫要出门的女儿:如果你身边有什么事或什么人让你感到说不出来的恐惧,赶快离开那个地方。”

Woman

所以,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觉得在关系里不舒服、别扭,就是危险预警信号。

关于如何判断男方有没有暴力倾向,贝克尔在书中列出了30种迹象:

1. 女方的直觉告诉自己有生命危险。
2. 刚开始交往的男友把许诺、同居、结婚等事情提上日程。

3. 他经常用威胁、欺压和动粗的方式解决问题。

4. 他用言语虐待对方。

5. 他用恐吓、威胁的手段控制女方,包括身体伤害、损毁名誉、控制自由、揭发隐私、抛弃、自杀等。

6. 他生气的时候会摔东西或扔东西,甚至表现出象征性的暴力行为,比如把结婚照撕成两半,或把照片里的头像刮掉等。

7. 他曾殴打过前妻或前女友。

8. 他酗酒或嗜药过度。

9. 他把自己的粗暴行为归咎于酒精或药物,比如,我喝醉了,才会干出那种糊涂事”。

10. 他曾因恐吓、跟踪、强暴、殴打等侵犯行为被警察警告或逮捕过。

11. 他有粗暴行为不止一次。

12. 他用金钱来控制妻子或女友的行为、购物和活动。

13. 他讨厌那些把妻子或女友叫出去的人或事,他要求女方向他汇报一举一动。

14. 他不接受别人的拒绝。

15. 他希望双方的关系能持续下去,喜欢说一辈子在一起”不管怎样”之类的话。

16. 他有强烈的情感,比如强烈的爱、恨、嫉妒或忠诚,但对方可能并不容易接受它。

17. 他总把自己粗暴行为的次数往低了说。

18. 他频繁地向人讨论自己的妻子或女友,并从她的关系中获得自我认同感。

19. 他拉拢女方的朋友或亲戚,以保持或修复和女方的关系。

20. 他跟踪或监视妻子或女友,

21. 他认为大家都串通好了对付他。他觉得妻子或女友身边的人都在唆使她离开自己。

22. 他拒绝改变。他留给别人的印象是不灵活的、不愿妥协。

23. 他认同那些媒体、影视或历史上的危险人物,喜欢拿自己和他们做比较。他认为那些人的行为是正当的。

24. 他容易沮丧、愤怒或郁闷,深受情绪波动之苦。

25. 他把自己制造的问题归咎于别人,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6. 他把武器视为权力、操控或报复的工具。

27. 他把武器视为自己人格的重要部分。他有一把枪,或者喜欢谈论抢,看枪械杂志,或者有收集武器的嗜好。(这一条国内不适用)

28. 他把男人特权”作为行动信条,把妻子或女友当作奴仆,自己作全部重要的决定,认为自己是一家之长。

29. 他在童年遭受过暴力事件,或目睹过暴力行为。

30. 他的妻子或女友害怕有一天被他杀掉。她向朋友提起过这样的忧虑,或者为她有一天离世作出安排,比如委托某人日后照顾她的孩子。

根据以上列举的30条,再借助自己的直觉,其实很多女性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而对主动承诺、无视拒绝这种重要警训,有一个其实就够了。

刚交往,沱沱反复跟宇芽承诺不打女朋友”就很奇怪。只是,宇芽又忽略了这个重要警示。

男方

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纯洁的感情,向往甜蜜的婚姻,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辨别黑白与是非,看清眼前的那个人是狼还是人。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充满苦难,但也充满了克服苦难之道。”遭遇家暴是一种不幸,但总有办法获得新生。



宇芽和她的朋友们,以及沱沱的两任前妻都很勇敢,可以站出来讲述和指认这件事,及时止损,并唤起大众对家暴的认知和关注。而对于更多身处家暴的女性来说,没有跟知名美妆博主相媲美的发声平台,难道只能继续坐以待毙吗?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启发和离开的勇气,因为选择离开是摆脱婚姻暴力的最好方法,虽然这对女性来说并不容易。特别是有些男人不能忍受女人离开自己,因此有可能把危险升级,对她不惜下毒手。对于更多普通女性来说,贝克尔给出的建议是:对于这种惹不起的男人,一定要躲得起。特别是,如果你感觉自己有被丈夫或男友杀害的威胁,贝克尔强烈建议离开他,想办法让他找不到你,或者根本无法接近你。

因为成百上千的婚姻暴力案件中,贝克尔得到的教训是:悄悄离开他,比试着改变他或者跟他斗要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