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姐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孩子的行事风格是非常多样的,让家长意想不到,有时孩子还会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或者破坏性行为,孩子只是出于好奇才会这样做,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行为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立规矩,但是低龄孩子根本听不懂家长的说教,所以家长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家长可以换一种思路,让孩子感同身受,让孩子亲自感受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当孩子获得直接体验以后,就会改掉自己的毛病,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小茹的儿子童童3岁大,孩子特别淘气,每次犯错,小茹都会耐心告诉孩子不要这样做,但是孩子却根本不明白妈妈的意思,下一次还会犯错,小茹觉得自己很快就要失去耐心了。这天小茹刚刚擦完地板,童童又把水洒在了地上,而且是故意洒的,小茹特别生气,本想发火,结果看到了童童扔在一边的玩具,于是把玩具泡在了水里,童童一看就急了,连忙告饶,跟妈妈认错。小茹问他:妈妈把玩具放在水里,你知道心疼,那你弄坏了地板,妈妈也会很心疼,你知道自己错了吗?”童童很认真的点点头,帮着妈妈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教对孩子的作用微乎其微,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孩子只有切身体会到了难过、伤心等情绪,他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不然孩子会完全无视父母的愤怒、难过,还认为父母是在和自己闹着玩。
✔家长要让孩子体会不良情绪。
如果孩子的行为会给其他人造成伤害,容易引发其他人的不良情绪,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体会这种不良情绪,比如让孩子体验喜欢的东西被破坏的难过、心疼。当孩子体验过这样的情绪,他就会明白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恶劣,以后也不会让其他人再体验这种情绪。

✔家长要用直接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直接的,他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很简单,家长如果讲述复杂的道理,孩子反而听不懂,方式直接反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家长可以适当体罚孩子。
家长可以适当体罚孩子,只要掌握好度,体罚也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的严厉更能够警示孩子,让孩子记住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语言上的说教,孩子无法理解家长的真实意图,家长要学着让孩子感同身受,在体验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错误。
您会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您是如何教育孩子不要犯错的呢?
------------------------------
这里是【虎姐说育儿】,虎姐擅长幼儿教育指导咨询,儿童成长指导,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虎姐留言,虎姐将根据用户留言做出最专业的解答,欢迎转发、评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