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作文不会写?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写作文的能力

写作文”是让很多孩子头痛的事情,而大部分家长没有时间或不知道如何辅导孩子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经常会收到这样的求助:

老师,孩子每次写作文都要靠百度,不让百度就写不出来,这可咋办啊

老师,孩子写作文语言没有逻辑,前言不搭后语,自己该怎么辅导呢?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写作文的能力

老师,孩子背了很多好词好句,为什么自己写作文还是无从下笔?

孩子作文不会写?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脑袋里没词,语言匮乏,不会写 写得慢

脑袋里有词,不会运用,背素材,凑字数

好不容易写出来,逻辑混乱,毫无亮点。。。。

作文难题,不是个例,是90%以上中小学生的共性问题!

一起来看看你家孩子写作文有没有以下问题:

01:不愿意动笔,找不到可写的东西

春游、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假期旅行……玩的时候都很开心,打开作文本,却总觉得没啥可写的”,为什么?原因可能出在,孩子不懂得观察。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有趣的东西。

如果能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素材,孩子自然会有感而发。

02:通篇流水账

记流水账,不完全是坏事,甚至算是基本功之一。

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流水”,至少表明着孩子在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 而账”,说明了孩子的叙述中有一定的内容,文章不是空洞的。

如果能从流水账”中培养、观察记录的基本功,再通过合理的训练进行拔高,孩子很快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

03:会说不会写

许多孩子,平时思维活跃,口语表达能力非常好。但是,一落到纸上就懵圈。

会说不会写”是绝大多数孩子,在刚开始写作时都会遇到的问题。道理很简单,用嘴巴说这事儿,孩子从出生开始一直在练习,但把想法变成文字,在孩子那里是生理鸿沟的跨越,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持续练习,孩子才能越写越熟练、出彩。

04:作文写得假”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孩子被逼着去摘抄好词好句有很大关系。

一旦,过度关注词语和句子的挪移,孩子就会对真实生活越来越不敏感。作文时,情不自禁地想去搬用积累的词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很假”。

当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话”去真实表达,而不是去套用任何现成的语句,写作能力才会逐步提升。

教孩子写好作文,其实只需一个公式:

兴趣+材料+写作方法+个性=好作文

学生写好作文,首要的是培养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助于写作的方法,比如:积累生活素材、借鉴优秀范文、培养构思能力以及合理组织材料。

与其简单地灌输孩子写作技巧,不如巧妙开拓孩子的思路,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其实用对方法,作文一点都不难!

一、练习口头表达

在孩子学会写字前,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其实,3、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词汇,足够她完成简单的自我表达。

然而这些词汇,最初就像一盘散落的珠子,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孩子的大脑中。只有经过不断地练习,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自己的表现得到肯定,他才会主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以支持他不断地对外输出内容。因此,孩子表达越多,越会表达

二、孩子每天坚持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和词汇。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经典好书。不论是童话书或是历史、天文、地理、生物、科技等等都要有所涉及。 孩子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以上。寒暑假可以时间更长一点。 另外读书的时候也可以反复阅读。也就是说,一本书读完之后,过一段时间要把这本书再重新读一遍。第二次阅读同样的书就可以加深孩子对书的记忆力,这样一本书相当于获得了两本书的知识量。

三、家长适时点拨一下写作的技巧。

如:如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插叙,倒叙,如何点题,如何过渡等等,这些知识可以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顺便给孩子讲讲。比如叙述一件事情时需要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等等,给孩子理清写作的顺序。三、拿到作文题目时鼓励孩子要多思考,多发散性思维。家长不要急着表达意见,而让孩子去想、去说。只有这样,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灵性,才有个性,才是孩子们真正的作文,而不是家长式的作文。

三、写作来源于生活。

孩子平时所看到的、所做过的一些事情,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以日记形式写下来,每天记录一点,日积月累,也是一个很好的写作习惯。再遇到写作文时就会有感而发,不会觉得那么害怕作文了。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并通过语文文字准确表达出来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除了要观察,思维,紧密结合外,还必须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既然是能力,就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具备。

教育是不可能急功近利做到,做好的,任何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而我们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在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与积累。为了你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为了你的孩子分歧错误写作失去爱好,请不要过早让你的孩子上作文辅导班,而是让他们多读书、多沟通.

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学习方式,可以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