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3岁孩子启蒙数学
宝宝在3岁是逻辑思维正式发育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可以考虑在孩子的学习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启蒙,例如儿童数学启蒙。当然在对3岁儿童数学启蒙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启蒙如何去做,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逻辑观念的重要性更甚于数字的记忆。宝宝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时,不会数数、不会计算是正常的反应,你可为宝宝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配对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对应观念;排序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序列观念;分类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包含观念等。这些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宝宝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
多为孩子建立具体经验及指向、抽象的概念。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建立宝宝抽象的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如:分蛋糕、分糖果等,宝宝就很容易就能理解数学中的“等分”的概念。以后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应用自己的知识。
生活是宝宝数学知识的源泉,宝宝的数学知识源自他的实际生活。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与他自己相关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宝宝所理解,解决起来也比大人给他的那些问题容易得多。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宝宝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然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从生活中寻找:看看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宝宝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
启蒙教育由照顾者开始,目前教育宝宝的资源相当多,对于启发孩子的各种智能十分有益。然而,大量玩具、工具的接触,都比不上照顾者用心的指导。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启蒙数学逻辑教育?照顾者平日应多增加与宝宝互动的机会,互动接触机会越多,宝宝越容易专注学习。
此外,环境与学习密切相关,你还可以多浏览报刊杂志及书籍,平时生活就可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宝宝持续性地学习新玩法,将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或者是在生活中让孩子不断的接触于数字密切相关的事物也可以对孩子学数学造成启蒙作用。
如何叫3岁半左右的小孩数学思维
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学数学,并以数学的方法让孩子的思维敏捷。
一、数学的概念
1、数概念
唱数、数数、认写数字、一一对应、集合、分解合成、加减运算、进位、序数
2、量概念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3、图形空间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逻辑关系概念
推理、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序列、前后顺序、因果、几率
二、孩子不讨厌的数学学习法
1、唱数字
如,:“两只老虎”“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等。
有关的儿歌
2、 随兴计数
上楼梯时和孩子一起数楼梯的阶数;吃水果时一起数“一共5个苹果,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宝宝一个,还剩几个”等 。
3、喝水
水喝一点少一点,如果往杯子里加水,水就多了起来,类似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分辨多与少的概念。
4、排队走路
散步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家人排成一排,让孩子理解前后左右的概念;一家人一起走,可以让孩子理解远近、快慢的概念。
5、量长度
可以和孩子一起丈量长度,客厅到卧室要走几步,宝宝的衣服如果用妈妈的手来量有几个手掌那么长,用宝宝的手来量呢?
6、 堆积木
玩积木不仅可以通过数数学得基本的数字概念,还可以通过堆放积木感知尺寸、形状、重量、体积、对称、空间关系等基本概念。
7、区别粗细
如:用小棒串珠,有的小棒不能串入串珠(说明太粗),还可以按小棒粗细来排列顺序。也可以让孩子比其它物品的粗细。
8、看日历
准备一本日历,妈妈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观察得到答案。今年是哪一年?一年有几个月?数一数一月份有几天?二月份有几天一周有几天?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等
3岁半的女孩应怎样学数学
首先要认的数字并会数数,尽量多数,其次是学会简单加减法,,接着就是乘法口诀,并学会简单除法。望采纳。
如何系统的启蒙三岁幼儿的数学思维?
在家里陪伴幼儿时,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游戏,让处在数字敏感期的孩子,对枯燥的数学感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所以游戏设计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生活化,越贴近孩子生活,孩子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学完成质量也越高。
2、简单化,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还局限在具象化阶段,越简单具体孩子越容易理解学习。
3、趣味化,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引导把握孩子的学习方向,尽量让游戏有趣巧妙,调动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可操作性,游戏尽量充分利用生活中实物、玩具等,隐含着丰富数学概念和属性,引导孩子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3岁半小孩该怎么引导数学及其它教育
3岁半。,按理说是该学会数数。但是只能学数到20.因为太多的话他可能记不了,
请问你小孩子在幼儿园的数字是怎么教的?
如果他们可以用手指的方式来数数的话,我想学习得会更快的
怎么把三岁的孩子引到数学中来
你可以用按物点数法,这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小班教学,例如你拿一个苹果问宝宝这里有几个苹果呀?宝宝回答是一个.在拿出二个问宝宝这是几个苹果呀?宝宝回答是二个.把这些苹果放在一起问一共有几个?记住要有适当的奖励.慢慢的用实物代替.这样宝宝会感兴趣的.从游戏中学习是教学的一个突破.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希望我们多交流.
大家都是从几岁开始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
都说育儿是条艰难之路,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这不刚从幼儿园送完孩子回来,我就碰到了好几个宝妈在讨论“孩子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有说让孩子上数学兴趣班的,也有给孩子请家教的,还有让孩子看各种数学书籍的,总之就是众说纷纭。
于是我就问了宝妈们一个问题:“你们给孩子做过数学启蒙没有?”
刹那间所有宝妈都把目光放在了我的身上,并且问我:什么是数学启蒙?孩子上数学兴趣班就是去培养啊;看各种数学相关的书也可以起到数学启蒙的作用啊;
其实呢,当初我在没有意识到孩子数学启蒙重要性的时候,也跟宝妈们一样,给我家豆包报了兴趣班,并且专门还给他买了幼儿数学相关书籍。比如《多湖辉新头脑开发》,《百花思维训练365天》,《立体王》,《阶梯数学》,《公文式教育》等等。
我觉得只要孩子多看看这类书籍,再加上线上的教学,数学兴趣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可事实上,孩子非但没有感兴趣,还抗拒学数学。那段时间,我整天失眠,但是我依旧没有放弃我家豆包的数学兴趣培养。
后来我查看了相关的资料,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数学启蒙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我就给各位宝妈宝爸说说关于孩子数学启蒙的那些事儿,请听我慢慢道来~
1.什么是数学启蒙?孩子多大培养数学启蒙最好?
其实数学启蒙很好理解,就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画表示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用有趣的方法引导孩子攀登数学的阶梯。
众所周知,动脑是可以让孩子的大脑越来越灵活,那么学习数学就可以经常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然数学启蒙这件事,肯定是越早对孩子越有利。
美国的科学家曾利用一项高科技对幼儿大脑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后发现:孩子出生之后,在视觉、听觉、触觉方面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的联系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一般来说,培养数学启蒙最好的时间段是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而3-6岁被称之为孩子数学启蒙的“黄金阶段”。
所以我建议各位父母,数学启蒙这件事,还是越早越好,毕竟基础打不好,思维就会固化,到了12岁之后就很难纠正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孩子在上初中之后,数学成绩持续下滑的原因之一。
2.孩子喜欢看科普类书籍,是不是对数学有影响?
其实你多虑了,影响一点都不大,反倒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性。因为科普类的东西,不光要看内容,还需要去探究。
既然孩子喜欢探究摸索,自然思维逻辑性也会锻炼的很好,这对学习数学也是有很大帮助。
3.专注培养孩子的数学,可就是没有明显的提升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也遇到了,我给豆包报了数学兴趣班,也买了很多的数学书籍,钱也花了,时间精力也都搭上了,就是没有成效。
后来我才发现,问题就出现在一个点上:孩子没有数学思维!如果光靠兴趣班或者是看书来让孩子学好数学,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如果孩子能拥有很强的数学思维,那么,不仅数学会开窍,更重要的是,他会由此拥有更强的自学能力,懂得变通,他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4.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别急!这里我也给大家分享我给豆包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在玩中让孩子主动思考
任何一种学习,无论你是自己带孩子学,还是请更专业的人来教,你筛选给孩子的资源,最起码要符合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首先是好奇!比如,他会好奇:蝴蝶为什么会飞?然后他会继续探索,猜想:为什么有翅膀就会飞?为什么鸡有翅膀却不会飞?给鸡换上大翅膀,它能飞吗?
数学思维的建立就是要在尊重前三步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孩子验证猜想,再根据实践结果来反思:对了为什么对,错了为什么错。
最后,整个过程形成的思维和经验,就可以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怎样教3岁孩子学数学
要想轻松开展幼儿数学教学,给孩子一个靠谱且有趣的学习方式很重要。
1,用游戏来进行思维启蒙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
孩子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可以锻炼孩子发展数学思维,循序渐进,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