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认识4和4以内的点数一样吗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理解数字4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进一步理解4以内数之间的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1——4数字卡、4面小旗、4本书 学具: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数字1、2、3。(拍手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片,小朋友看看是数字几,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看看那个小朋友最聪明了。(拍完后说说:数字几,你们拍了几下) 二、学习4的形成 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小朋友看看老师带什么来了?出示3面小旗,让幼儿说出小旗的总理,并用手指比划出来。 (2)提问 如果再添上一面小旗是几面小旗?再出示1面小旗,引导幼儿说出3添上1是4。 教师将讲述过程,幼儿操作,集体说出结果:3面小旗添上1面小旗是4面小旗。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本书添上1本书是4本书。 (4)、教师将讲述过程,幼儿操作,集体说出结果:3本书添上1本书是5本书。 (5)、教师演示,幼儿集体说说4的形成。 三、复习3的形成 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3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4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 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 1、问:4面旗子、4本书、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它们的数量(圆点、数字) 小结:数字4可以表示4面旗子、4本书。 2、请小朋友找找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如何让大班幼儿感知4以内数的组成
选择一些实物的图片,进行操作,如10条与,吃了3条,剩下7条,得到10可以分成3和7,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或者师幼共同操作的方法来加深孩子的印象
幼儿园数学小班比比感知数量的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并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重点:让幼儿学习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难点:会自己动手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下方。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狗8只,猫7只,鱼6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堂内容。
(1) 首先将8个小狗排列整齐。
教师:今天有许多的小客人来到我们小二班作客,看看是谁来了呢?
教师:哦,原来是小狗呀!有多少小狗呢?(引导幼儿说出许多)
二、演示提问。
(1)将7只猫一一对应排列。
教师:今天小狗还请了许多的小猫去它们家做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
狗和小猫是不是一样多?(引导幼儿说出不一样多)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狗和小猫不一样多”。
(2) 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多1个,猫少1只。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狗和猫变成一样多呢?(添1
只或减少1只小狗)。
(3) 启发幼儿说出猫多1只,鱼少1只,并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
样多。
教师:小猫去小狗家做客,小狗端来了小猫最爱吃的小鱼招待小猫。
师边演示边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和小鱼是不是一样多呢?(猫多
数学 感知6以内的数量 还可以叫什么名称
幼儿园中班数学:感知6以内的数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认识数字6,知道其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目测接数的方法,感知6以内的数量。尊重小朋友,能认真地倾听同伴发言。
活动准备:感受过6以内物体的数量,认识1-5的数字。
1-6的数字卡,实物卡片(每张卡片上的实物数量6)幼儿用数1页。
活动过程:
一、猜猜新朋友。
——教师出示数字1——5:这些数字朋友我们都已经认识过了,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请幼儿正确地指认数字。
——教师:每个数字都可以表示许多不同数量的物体,数字1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师:今天,数字们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猜猜看,它可能是谁?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认识数字6。
——教师出示6片树叶、6朵菊花、6个苹果,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学习先看聚在一起的几个物体,然后再接数其它的物体。
——教师:这些东西都有6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是什么样的?像什么?6还可以表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地回答问题。
三、幼儿操作活动。
四、活动评价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6以内的实物卡片,让幼儿按数量进行分类。
《蒙氏数学》小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蒙氏数学》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幼儿园数学学习,进行设计和编排的书籍,根据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点进行分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蒙氏数学》小班的教育内容。
一、分上下两册教育。
孩子们在小班的数学学习,也是分阶段的,根据这一点,《蒙氏数学》小班的教材也是分为两册,它们分别是《蒙氏数学1》即上册,和《蒙氏数学2》即下册,这样的分类,让教育更加细致。
二、《蒙氏数学1》内容。
学习内容:颜色配对、求同存异、归类、按规律排序、对应、认识长短、按长短排序、区别“1”和许多、比多少、3以内的点数、4以内的点数、5以内的点数、圆形、正方形、图形分类、区别上下。
三、《蒙氏数学2》内容。
学习内容:配对、按一种特征分类、变得一样多、按大小排序、比较高矮、按高矮排序、对应、2的形成、3的形成、4的形成、5的形成、5以内数物结合、目测数群、认识长方形、感知三角形、认识前后里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蒙氏数学》将小班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基础更加扎实,所以,这个学习段的孩子们,数学学习就选择《蒙氏数学》吧。
5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5以内数的守恒(数学活动.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物体的数量不会因为大小、颜色、形状、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2.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动脑、动口、动手、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和操作活动,体验数量守恒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幼儿能熟练进行5以内数的点数。
2.4条小鱼、5个红色小棋子、5个蓝色大棋子、棋子盒、一二三四五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4条小鱼来参加,幼儿点数。
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拍成一个漂亮的队伍,幼儿点数。
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幼儿点数。
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拍成什么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进行游戏吹泡泡,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师:“比赛开始了,宝宝吹出了几个泡泡”(教师出示5个红色的小泡泡)幼儿点数,并说出泡泡的颜色。
师:“贝贝小鱼吹出了几个泡泡呢?”(教室出示5个红色的大泡泡)。幼儿点数,并说出泡泡的颜色。
师:宝宝和贝贝都说自己吹得泡泡多,那他们到底睡吹得泡泡多呢?那又是为什么呢?
宝宝:看,我能把红色小泡泡都变成蓝色大泡泡。(教师出示5个蓝色大泡泡)幼儿点数变了颜色的泡泡。
师:现在你们看谁吹得泡泡多?
教师小结:物体的数量不因大小和颜色的改变而变化。
3.操作学具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因排列形式而变化。
贝贝“我能用这些泡泡变出很多漂亮的队形,你们愿意和我的泡泡玩变变变的游戏吗?”
幼儿自由操作(从棋子盒中拿出5个红色的棋子),个泡泡排出队形。
幼儿点数用泡泡变出的队形。
幼儿讨论:用几个泡泡?拍成了什么队形?
小结:物体的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4.互动游戏,进一步感知守恒。
5.音乐活动:一二三四五
活动延伸:在生活中感知5以内数的守恒。
甜甜的水果4以内数量说课及反思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免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 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感知4以内数量课后反思
本活动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情节。故事吸引孩子动手动脑,吸引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在做做玩玩中,自然完成教育目标。
由于孩子年龄小,不喜欢久坐,为此,我把儿歌《我会骨碌碌》整合到故事里,即满足了孩子好动。又让孩子运用肢体动作来感知点数的乐趣。在此环节中,我尽量引导孩子扩散思维动手表示数字,为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做好铺垫。我感觉本活动最明显的特点是温故而知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首先利用小车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量,在此我觉得这是这节课的第个亮点,我的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点数,而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车子来进行复习。过后我利用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故事向幼儿传述新的知识点,使幼儿在愉快的故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而后我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挂图,让幼儿说出图中有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让幼儿进一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最后运用游戏,巩固复习新授知识在这个环节这个中我利用小猪奖糖的方式来巩固4以内的数量的点数。我开始提出要求,小猪只请哟而点数4颗糖,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求幼儿在拿时必须是边拿边数,做到手口一致地数,在检查过程中,只有一个幼儿没有拿对,其余幼儿全对了,我觉得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
小班数学《数数有多少》教案反思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庄永龙老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数有多少》教学计划与思考
[活动]
1.手可以保持一致的地方数量少于10个.
2.对活动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园每人一张票.
2,孩子的手中有10个工作材料和分拣板.
【活动程序】
首先,介绍情况:以“动物园”的形式进行游戏,带领孩子们进入教室.
分9个孩子.
老师:我们得去动物园玩,请孩子们排队入场.让男孩们排队,女孩们排成一列,记得从小红旗开始,看看谁快速行动.
1名儿童自主排队.
2男女儿童互相依赖.
老师:现在请男孩们数几个女孩?记得从小红旗开始.(男孩们数着女孩们)然后让女孩们数几个男孩并要求保持一致.
二,情况的延续:练习手中10分以内的分数.
(1)演示编号10.
老师:嘿,这是谁?让我们看看有多少?
(2)提出操作要求.
老师:动物园里的动物,请让孩子们在分拣板上逐一排队.一排应该响亮.看看有多少动物?
(3)育儿,教师访问并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指导或帮助.
(4)评估-请让几个孩子统计自己的操作资料.
老师:你是什么动物?请从一个小红旗开始,用手指指向一旁,给我们一些响亮的数字.在跟踪号码后,问:你有多少人计算过?
(5)挑战:15分以内的分数.
动物园里有很多动物,但大多数都是无数的.谁愿意过来帮助我数数呢?课后反思:整个环节可以说是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