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那些被听到和被听懂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关注精神健康#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我参加中英班和选修婴儿观察课程,并拜访了一些迎来宝宝的家庭后的感想,详见被听到和被听懂到底有多重要。本文会跟大家继续分享相关的内容,并将谈到一个例子。

在参加中英班的培训课程时,我已经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到底是如何建立连接的?我们每天的沟通都在交流着些什么?在进行了准备迎来宝宝或刚迎来宝宝的家庭拜访后,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那些被听到和被听懂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开始思考我所治疗的孩子们,此时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的是我所治疗过的一个6岁的ADHD孩子,他在刚开始参加游戏团体时,坚信自己不可能会赢,并说不可能有人会喜欢我的”之类的言语。

当时我感到震惊,也好奇这个世界在他的心里面到底是如何被组织和被构建起来的,以致于他对世界和对他人都抱着强烈的负面期待。毋庸置疑,他的这种负面期待会时刻影响着他跟其他人的互动。

他在这种负面信念的影响下,在团体中出现了很多激惹其他组员的行为。在这些问题行为的背后,我能够感受到他其实很渴望跟其他人建立连接,希望可以跟他们做朋友和一起玩,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是激惹和攻击他人,而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其他小朋友对他的反感,进而导致接踵而来的人际冲突。

这样,他真的成为了不受欢迎和不可爱的人,强化了他对自己的负面信念,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容易激惹和攻击他人。这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模型和应对陌生情境的方式。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关系模型和应对方式不加干预,一直延续下去,将会发生什么?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他想建立连接的愿望一层又一层地被埋葬得更深,而不再被听见和被听懂。

关系模型

在团体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他良好的行为(例如,他能够记得其他人的名字等),充分使用团体游戏的技巧帮助他们互动、相互接纳和看到其他人的优点。

在团体进行的中间,我也安排了1次单独的访谈给他,帮助他放弃固有的关系模式和信念,学习新的应对模式和人际交往方式。此外,我们还不断地引导他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团体中,并建议他跟妈妈在每次来之前都一起平静地学习团体规则。

关系模型

渐渐地,他能够更加投入到团体游戏治疗中,甚至在团体后期的情绪管理环节里,他能够主动且很好地完成每周的家庭练习。

团体即将结束时,虽然他仍偶有激惹他人的行为,但他所取得的进步是让我们这个团体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印象非常深刻的,而且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对自己更加自信了,能够信心满满地在其他人面前演讲,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也能够主动调整自己去完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的游戏。

婴儿

我想,在他被听到和被听懂想要融入团体并跟其他人建立连接的这个需求后,同时经过给他适当的引导,能够有效地帮助他改变关系模型和应对方式,他的显著改变也印证了这一点。当然,他的家长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和改变,学着听到和听懂孩子无声的语言。

迎来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