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欺负弟弟,记恨父母,这样的哥哥我们却恨不起来

装载自:锋头

十月怀胎,发胖脱发,忍受十二级阵痛,生下一个让人操不完心,时刻挂念的孩子,无数个妈妈们发誓绝不要第二个,但好了伤疤忘了痛,看到孩子可爱的模样,天使般的笑容,妈妈们真香”了!没事,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养,已经有经验了,没有在怕的了,可是,随着老二长大,抢吃抢玩儿抢妈妈,剪不断理还乱”的官司,再一次让父母们真香”了。于是,二孩时代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年轻父母们绕不开的话题。

为何有了老二,老大就变坏”了?如何让老大和老二和平相处?两个孩子之间的争吵该如何解决?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对待?老大的敏感情绪该如何化解?年轻的爸妈们或许可以在3月5日播出的《变形计》第十七季最新一集中得到启示。

欺负弟弟,记恨父母,这样的哥哥我们却恨不起来

现实的困扰:我们爱他,他却置身爱外▲▲▲

我讨厌弟弟,他抢走了本属于我的所有东西!我对这个家没有一点感觉,感受不到一点爱。”

我怕哥哥,他是个魔鬼。但我想接近他,因为我只有一个哥哥。”

我们很爱他,很爱,只要老大变好,我们家就圆满了。”

预告片中参加变形前陈力豪陈力宾两兄弟及他们父母几句内心独白,真实而近乎残忍地勾勒出二孩时代二胎家庭的一种样本。而这简单的一两句独白,也将这个二胎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和情感状态暴露无遗,同时也提示出了问题矛盾的根源。

作为哥哥,陈力豪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短短的成长过程中,享受了父母、祖辈所有的宠爱。他曾经也是父母的骄傲,家里显眼位置摆着他曾获得的各种奖杯,母亲仔细收藏着他每一张奖状。自从弟弟出生后,他就变了,完全变了个人。”弟弟的出生,打破了原有秩序,原本属于哥哥的所有关注被分散。陈力豪由此产生心理落差,而这种落差并未得到父母的重视,在有意无意的忽略中,逐渐演变成如今的矛盾冲突。从陈力豪的独白中,我们就可以解读到他的心理处境:他感觉被忽略,而原因指向弟弟,弟弟出生抢走了所有,所以他讨厌弟弟”。他对父母对他的一次体罚耿耿于怀,他们用打的方式来教育我,我就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弟弟”。他说对这个家庭没有感觉,感受不到一点爱”,不难看出他内心的失落与愤怒,但同时也透露出强烈的渴望,他渴望被关爱,希望得到更多关注。

弟弟陈力宾的独白则反映出这个二胎家中老二的内心矛盾与被动处境。对于自己的出生顺序他无力选择,而一出生就有哥哥的环境,让他自然而然的接受兄弟亲情的存在,与分享的含义。因此,他想接近哥哥。于是他帮哥哥煮饭、跑腿,照顾哥哥,用隐忍向哥哥一次次示好,渴望哥哥能向对待朋友一样对他。跟所有二胎一样,对于父母的爱,陈力宾只能被动接受,不能也不会拒绝,年纪尚小的他们,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哥哥姐姐这么生气,更不懂哥哥姐姐的失落。于是,他觉得哥哥是魔鬼,令人生怕。

变形计


我们很爱他,很爱。”这是节目中陈力豪母亲的心声,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我们坚信无论是老大老二,父母都用生命爱着,不分薄厚。但这爱中,为什么还存在困惑与无奈:我们真的很爱他,他为什么不懂不理解我们?其实答案就在她自己的下句独白中只要他变好,我们全家就圆满了。”或许从始至终,这对父母都认为问题出在大儿子陈力豪身上,只要他改变,这个家就幸福了。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是生性善良的天使。白纸上的黑影来自父母,而天使与魔鬼的转变,也同样缘起于父母。可以想象,在陈家父母这种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下,陈力豪原本可能小小的心理落差,被一步步扩大,演变成如今的叛逆。

俩娃儿


陈家兄弟只是二胎家庭的一个个案,现实中二胎家庭或许没有如此尖锐的矛盾,但俩娃儿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争吵却时有发生。我们爱他,他却置身爱外”的现实迷局,困扰着诸多二孩父母。

寻找答案:爱对了方式,才是真正的变形▲▲▲

《变形计》走过13年,经历了数十上百个变形主人公,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模样,看似遭遇不同的处境,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之处:父母关爱缺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对陪伴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以致关闭内心,不再感受爱。

节目中,陈力豪的妈妈坦言,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两人努力工作,却很少有时间陪陪孩子。生活中,孩子们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早上六点出门,孩子还没起床,晚上回来他们已经睡着。我能做的就是他们喜欢吃什么,我尽量满足。我没有时间跟他们聊天。但是我很爱他们。”

弟弟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坚定的,但如果这份爱只能感动自己,对孩子来讲又有什么用呢。家,本就是表达爱、感受爱的修炼场。在家庭中爱”毋庸置疑,但如何能让对方更好的接收到我们的爱,却是需要学习的。

在变形的过程中,孩子用他的改变和原本的自己,向父母诉说”他们想要的爱是怎样的。

陈力豪陈立宾兄弟的变形地点在贵州述洞村,接下来的30天,他们将和当地的一对兄妹谢东威谢嗣彤生活在一起。变形伊始,哥哥陈力豪充分发挥自己魔王”的特质,对没有帮忙合作抓鸡的弟弟赏罚分明”,在搬炭的过程中,对弟弟处处支使,处处为难。

弟弟


为了缓解两兄弟的矛盾,谢东威决定单独带着哥哥陈力豪上山砍柴,却意外突发疾病。一直对亲弟弟冷若冰霜的陈力豪,此时却一反常态,对乡村弟弟的病情充满担忧。到处找车急着带谢东威去医院,未果后,回家亲自做饭照顾,还不断叮咛,肠胃生病不能吃辣椒,要喝些淡盐水。看似不问亲情的陈力豪,展现出内心深处柔软体贴的一面,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陈力豪。

没有重大的冲击,没有振聋发聩的教导,陈力豪的改变”就在乡村弟弟的一次生病中发生。其实,与其说改变”,不如说,他将隐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再次展现出来。

在崭新的环境中,在没有任何成见的尊重、理解甚至是欣赏中,在最质朴干净的关怀与陪伴下,问题少年重新打开心扉,遇到真正的自己,体会来自家庭的关爱。

二胎家庭


在别人的世界,寻找自己。”变形计于变形主人公而言是找回自己的旅程,于父母们而言则是反观自己教育方式的过程。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为何换了环境,换了身边的人,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孩子为什么可以对从未认识的陌生人那样礼貌温暖,而对自己如此冷漠暴躁?到底是谁错了?

曾经的一季《变形计平行世界》,随同孩子一起变形的父母们将这反思呈现在屏幕上是我们陪伴的太少,表达的不好,才让孩子离家离我们越来越远。”

所以独生子女也好,二胎家庭也罢,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相同的,打破表达的障碍,用心选择对的方式,爱才能抵达孩子内心,真正的变形才会实现。

13年坚守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行至今日,《变形计》已走过13年历程。回顾以往,城市和农村少年通过互换角色的模式,找到各自成长过程中关于困惑、迷茫的答案。寻找勇气的乖乖仔袁杰、幽默风趣的戏精少年钟福林,圆梦天安门的足球小子陈启豪,追求梦想坚持努力的熊大熊二……欢笑和泪水并存的变形之路,激励着一个又一个少年在成长中感恩与蜕变。

真香


13年,在变与不变间,《变形计》以独一无二的模式框架和不断创新的形式呈现,做到了内容的持续性发酵和保鲜,与时代同轨道,与社会同呼吸,与大众同视野。

走至第17季《变形计》在青少年形象、社会话题的选取上呈现出不同的成色。本季一改往期经典模式,从背对背转型为面对面,不单探讨不同环境下少年的成长现状,也将城市少年和农村少年生活中的碰撞与磨合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将改变与感动融入到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中。而对二孩时代,孩子情感矛盾的聚焦,再次体现了节目关照社会现实,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初衷。

从背对背,到面对面,从网瘾,单亲,留守到二孩,成长,孤独,《变形计》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少年们的互换生活,每一次直击内心的流泪、每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都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俩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