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的兴趣,相信很多宝妈们都深有体会,当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总感觉是兴趣广泛,对于身边任何的事物既充满了很大的好奇心,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样的兴趣却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往往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又会转变自己的方向。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孩子缺乏耐心,三心二意的表现,而孩子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无论是对于生活学习以至于今后的工作,都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这也让很多的家长感到十分的困扰,毕竟任何事情想做到精致完美,就必须一心一意坚持到底。如果孩子做事有三心二意的习惯,在学习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课堂上孩子总是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回家后孩子也不能及时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因为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而是在别的方面。
为什么孩子会三心二意
孩子缺乏专注力,三心二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和他们先天的性格相关,另外一方面也和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原因一、天性好动
有些孩子天性好动,总是喜欢乐此不疲地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天性好动的他们却缺乏耐心,没有办法长时间地坚持下去。
而天性好动的性格基本也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做起事来缺乏专注力,总是出现分心的现象,那么家长试想一下,在自己小的时候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
原因二、成长环境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是温馨的和谐的,那么孩子自然会变得十分的乖巧听话,而且做起事来也会非常仔细认真。
与此相反,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糟糕,家中总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得安宁,这会使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平复,做起任何事来会产生着急的心态,这也使得孩子很难在同一件事上坚持很久。
原因三、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自己的成就,所以对他们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孩子们节奏慢跟不上家长的步伐时,很多家长就会不停地催促他们。
而这种不断催促的方式,使孩子的心态慢慢地变得急躁起来,做起事来缺乏耐心,没有恒心,一遇到问题就想逃避推卸,更不要说什么坚持到底的可能了。
原因四、受外界影响
如今的时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方面。孩子能够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网络内容,有的是短视频,有的是游戏。
这些颇具吸引力的网络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时候孩子们一旦陷入便难以自拔,所以做起其他任何事情就会出现分心的现象。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会有哪些后果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的现象其实是非常普遍,这也是孩子缺乏意志力和耐心的一种体现。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们总会全身心地投入,但是没过多少时间又会放弃正在做的事情。而这样的情况也会使得孩子很难在更多方面取得成功。
第一、性格急躁
孩子缺乏耐心,做起事来总是毛毛躁躁,急于达成目标。但是当孩子发现,有些事情是需要较长投入的时候,孩子的心情就会变得非常急躁。
而其这样的性格,也使孩子做起事来更加粗心,任何事情想要做到精益求精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孩子总是带着急躁的性格,很多事情就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第二、遇事逃避
由于孩子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等到孩子碰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他们便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解决。
但是在孩子的一生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出现,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的话,这会使得孩子的人生变得黯淡无比。
遇事逃避的心态,会对孩子的学习以及正常的生活起到很多的负面影响,会使孩子在同龄人之中受到更多的排斥。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
对于孩子做事缺乏耐心,很多家长也苦于无法找到有效的教育方式,有时候批评两句孩子,孩子的确能够有所转变,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孩子又变回了原样,那么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孩子?
第一步、和孩子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提前做好了相关的计划,那么做起来便会得心应手,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做好每天的规划。
有了详细的规划,孩子便会明确每天需要完成哪些事情,哪些事情需要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提供了一种驱动力,也给了孩子明确的目标。
第二步、奖惩分明
在制定好规划的基础上,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将制定的规划实施到底。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另外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关的奖惩措施。
如果孩子能够按照原定的规划完成任务,那么家长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家长就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
对于孩子缺乏耐心,做事三心二意的现象,家长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极为不利,尤其是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如果还是保持着同样的习惯,那么学习方面会遇到更多的障碍。
所以家长从小就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同时给予孩子担当的责任。
兰爸谈育儿寄语:
在平日的生活中,家长也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每天的规划,让孩子明确地知道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同时也应该配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给予孩子更多的激励,相信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一定能够改变做事缺乏耐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