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难相信,谄媚讨好团体,又冷眼相待个体的情绪,会出现在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身上。
这里是武汉市的一所全托幼儿园,小班孩子入学的第一天,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就没有停止过,有孩子哭喊着要妈妈,有孩子泪眼汪汪地央求老师放他回去,有孩子反应慢些,却也免不了随大流哭嚷。
没有家长在侧,同龄的孩子们,便都是彼此的老师,他们年纪虽小,班级里却不总是天真烂漫,他们把在父母跟前,耳濡目染的社交习惯,悉数搬进了校园,充满童稚的幼儿园,也悄悄变成了攀比、排外的小社会。
米饭拌着眼泪鼻涕,孩子们吃完了入园的第一餐,初到陌生的环境,他们还不敢吵嚷,就算不小心打翻了午饭,也只得犹豫半晌,才敢张口求助:
老师泼了
经过了第一顿午饭,孩子们开始学着集体生活,但依旧有人没能停下想家的念头,哭闹着要回家。
有孩子尝试用自娱自乐,来转移初来乍到的惶恐,就有孩子用迁怒旁人来,来寻求安慰。
下午上课时,许多孩子都还处在午睡的余韵里发愣,老师将他们暂放在统一起跑线上,教他们唱歌做游戏。
大多数孩子第一次接触课堂,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但也有些孩子,早都适应了学生状态。
熊经纬学习心算,已经有些日子了,两位数的加法根本不在话下,稍加思索就能给出正确答案;而冯梦然更是了得,不光学了心算,日语、书画和主持人的特长班,都是同步进行。
他们不知道被兴趣班占据的童年,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优于同龄人的学习水平,却让他们在课堂上,多了一份骄傲的资本,他们配合老师教学,也就自然成了课堂上的宠儿。
懵懂的孩子还未意识到学习水平的参差,但对老师们喜欢的同学,他们会下意识讨好,仿佛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就能获得老师认可。
孩子们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年社会的缩影,有人机灵,玩游戏时,总能凭着漂亮的说辞,占些手脚上的便宜。
你刚才掐我嘞,好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掐你,烦人
有孩子被成年人的规则,割伤了天真,但也有些孩子,在知晓了世故之后,依旧选择了不世故。
2
成年人还在割舍一切换钱财时,懵懂的孩童,却给了别样的回答,他要快乐,要钱都买不到的快乐。
稚嫩和成熟,在青涩的笑容中逐渐趋同,而理智乖巧背后,却是一阵又一阵地打闹。男孩子们的推搡和争执,就从未停歇过,仅一个公用玩具的归属,就能打得对方鼻孔流血。
而女孩子们就要平和许多,她们扎着齐整的辫子,穿着干净的裙子,大多数都是老师喜爱的样子,只有一个叫马玉兰的小姑娘,是所有人中的异类。
她上课站凳子,吃饭翘腿子,不爱讲卫生,还喜欢混在男生中欺负女孩子,俨然一副混世小魔王的模样。
马玉兰又在害人,成了老师们心照不宣的暗号。
同吃同住的孩子们,总能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舒服的角色,他们一同玩耍,排队剪头发,又一起期待着周五下课。
铃声响起时,家长们迫不及待地冲向自己的小孩,嘘寒问暖地关心着,而没有等到人来接的小孩,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陈志鹏的家长,经常晚到,这就导致他只能坐在角落里,眼馋同学们的兴高采烈,他也想紧紧握住妈妈的手,将学校里的委屈讲给爸爸听,然而陪着他的,往往只有担心被遗忘的惶恐。
周一的校门前,再次聚集起了送别的家长,但这次已经没了哭闹声,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孩子适应了离别。
随着小姑娘的问好声,新一周的吵嚷又掀开了帷幕,小男孩舍不得妈妈,又起了几分哭意,小姑娘忙将剥好的鸡蛋,塞进他手里,就这么巧妙地制止了一场哭闹。
寒来暑往,小豆芽一样的孩童们,纷纷从小班升到了中班,他们安静了许多,但不变的依旧是他们的调皮和固执。
3
冬去春来,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着,迎来了欢快的新年,他们听着专属于自己点评,心里乐开了花,可也有孩子禁不住夸奖,老师刚表扬他长大了,不打架了,转头就看到他扯着同学的衣领,又进入了战斗”状态。
桌上的牛奶,冒着热气,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模样,撅起嘴巴吹着彼此的小碗,横飞的唾沫也挡不住他们此刻的欢喜。
等医疗队进幼儿园打疫苗时,孩子们已经换上了轻盈的春装,细长的针头戳进胳膊,一张张小脸也哭成了花猫,早些时日还叫嚣着要做小男子汉的男孩儿们,哭声的比女孩们都大。
过了疫苗这一关,孩子们也迎来了他们最期待的春游环节,在饮料工厂里,他们像出笼的小鸟般,欢快地拥抱着久违的自由。
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早都在幼儿园这个微型的社会中,找到了合适的相处位置,他们或天真或童稚,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
世界杯来临时,老师还组织他们看起了球赛,可孩子们又那里懂得比赛的意义,只是一个个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电视里的运动员奔跑,图一热闹。
遇到赢球了,还会像小墙头草一样,跟着呼声大的一方呐喊。
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
为了响应热烈的球赛氛围,孩子们脸上贴着红纸片,头上绑着红布条,个别男孩还换上了红裤衩,蹦蹦跳跳地做着应援。
中国队只能跟几个差的国家打赢,亚洲几个国家都进步了,只有中国
球赛有输就有赢,国足队在孩子们的吵闹中,败下阵来,老师心中窝火,看着没有输赢观念,只顾着吵闹的孩子们,也来了脾气。
还在疯啊,中国队一球都没有进,你们还高兴,别人土耳其进了两球
成年人用自己的要求,修剪着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他们喜欢乖巧懂事的孩子,却鲜少去想,这份成熟,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年纪,幼儿园孩子们之间的差距,更像是家长之间,关于天真与世故之间的一场拉锯,而纪录片中的这些孩子,或许正是被迫成长的每一个人。
《往期回顾》
女人被新婚丈夫压上赌桌,还险些做了太监陪葬,结局惨淡,国产片
阿卡部落简直是男人的天堂,女人干活养家,男人悠闲喝茶,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