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曾经在路上、商场、超市或其他地方,看到家长大声斥责怒骂或动手打孩子,这样的状况我不知道已经看过多少回。
现在的父母生活压力大、大部分都是双职工家庭,夫妻都需要工作来贴补家用、维持更好的生活品质。

而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更聪明,接收的资讯更加多元化,不像以前我们小时候都是乖乖牌、少有主见。
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更懂得表达自己的立场,但有时候表达方式错误或是冥顽不听劝的时候,父母还是要适时的教育。
虽然现在总是提倡爱的教育,但适当的体罚是可以被接受的,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教育孩子真的适合吗?
其实能体会每个父母亲都会有情绪,只是发泄的方式与教养的态度也是需要审慎思考,我们也都不喜欢别人在大庭广众的场合被如此对待,何况是年幼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普遍思维超前早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尊心也都跟着越来越明显,孩子犯错出门在外要教育他的同时,也应该要顾及孩子的感受,父母要有同理心对待自己与孩子,可带至一旁给予教导与沟通,保留给予孩子表达承认错误的机会,同时也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更能够接受父母亲的教育方式,更能够敞开心房与父母沟通,不会产生更多的排斥与抱怨,父母亲也可以减少与子女之间的纷争,不管是什么年龄层,大家都是一个个体、需要被尊重 、被理解 、被倾听、被原谅,父母的高EQ能够化解很多与子女之间的问题,孩子对的时候要赞美表扬、错的时候要规劝沟通,不能不分青黄皂白的打骂、众目睽睽下的辱骂都是不当的教养行为。

也许当时理智线断了,无法忍受。但发了脾气又如何?当下问题不会被解决,站在孩子的角度与立场,心理上已经造成了不少的影响与压力。
若次数频繁父母依然故我,长久下去亲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有隔阂与距离,一旦与子女产生了疏离感与沟通障碍,要回到原本的状态并非易事。
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难。
生孩子只要孕期辛苦10个月、痛一次,而教育却要一次一次的不断磨合、改进、调整。教育孩子的同时,父母也不断的修教育学分,为了孩子好、更为了培养与孩子的情感。
我自己的儿子从2岁多开始就有明显的自尊心,有回老公在娘家对他大声斥责,他竟难过的嚎啕大哭,平时这孩子是很少有大哭的举动。
我理解他的不安与感受,赶紧跟老公沟通,就算要教育当下反应也不该过激,连一个30几岁的大人也讨厌如此,2岁多的孩子呢?亦是。
我们都是头一次当爸当妈,若曾经有这样行为的爸妈们,不妨调整一下方式,给孩子更多的空间,父母与孩子都能同时获得成长与进步,利用智慧解决亲子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更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相亲相爱不是更好吗?

下次若遇到家长在外大声打骂孩子时,我们无权干涉每个父母的教养方式,只能少双关切与凑热闹的眼睛,避开视线绕道而行、不看不听,别再造成孩子的二度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