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愿意分享东西不一定是自私,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小朋友们在小时候经常会出现,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从而争得不可开交的情况。而这大部分都是学龄前儿童生活的常态。

有时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也有很多爸爸妈妈们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来学会分享,总会跟他说:宝宝,你要大方一点,要懂得分享一下玩具。

快把玩具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玩。此时宝宝大多数都会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孩子们,看起来宝宝学会了分享。从表面上来看,爸爸妈妈们,让孩子这样做也许是对的。自己的宝宝们也能受到大家的喜欢。

但实际上呢,强迫孩子进行分享玩具从而满足其他的小孩的需求而进行分享的话,往往都会让自己的宝宝心理状况事与愿违。

有时,如果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建立在宝宝非自愿的基础上。那么孩子们就会形成关于分享这件事情的错误认知。而宝宝的年龄尚且比较小,一旦形成这种错误的认知。

宝宝往往是的不偿失的,我们家长必须要给宝宝马上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有时一些宝宝就会误认为原来爸爸妈妈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分享就意味着宝宝要放弃宝宝自己喜欢的东西。

孩子为什么不乐意分享

有时候家长总会遇到,当几个孩子在自己家一起玩的时候,自己的宝宝有时候总喜欢占着自己玩具玩而不分享给其他的宝宝们。

然而宝宝们觉得这是自己的玩具,从而占据它们不分享给其他的宝宝。而其他宝宝们没有玩具玩在旁边也略显尴尬。

这时,我们家长大多都会让自己的宝宝分享一些玩具给其他宝宝,让他们一起玩耍。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一、宝宝不知道分享是什么

儿童道德发展专家指出,有些孩子要等到小学时才会真正拥有无私分享的精神。那么小于五岁的孩子有时候会与他人分享。

但更多的时候,宝宝们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才会这么做。那对于两岁到四岁的孩子而言,宝宝们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跟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和东西,以为他们以为一旦要分享给别人后,这就意味着不再拥有那个东西。

这时候的宝宝们,他们的不愿意分享,大多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分享,分享的原因是什么。但随着宝宝们年龄的增长,宝宝们逐渐懂得借和还的概念以及意思。

他们也逐渐懂得了分享的含义和意义,也能从中体会到分享所带给宝宝们的乐趣。他们可以开始与别的宝宝进行平等分享。

原因二、宝宝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宝宝们在零到一岁时,他们对于一个东西的概念是非常的模糊的。有时几个月的宝宝,在这时候也可以大方分享玩具给其他的宝宝们。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宝宝身体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育尚未开始,他们在正忙着探索着自己的身体以及他周围的环境,也还没有自我意识,对于一些事物都会很模糊。

这时候的他们既不会,对一个玩具有十分的占有欲心理,但也不会对一个玩具置之不理的态度,他们大多是处于中立的情况下。这是因为他对这些东西还没有十分完整的概念。

可宝宝们到达一到四岁的时候,就会开始对那些事物具有十分敏感的态度了。在这个阶段,宝宝们开始拥有了他们自己的自我意识。

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占有敏感期,他们想要拥有自己的东西,将他的与其他人的来区分开来,比如只要宝宝们自己喜欢的,他们就想要得到然后就想全部都是他的。

所以我们有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位一到四岁的宝宝,看着别人小朋友拿着其他的玩具玩,他就会大声的说:他想要玩,这是他自己的。

这时,学龄前的宝宝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分享这种概念,所以这时候的孩子们拒绝分享,只不过是心理发育的一种特性,而并不是自私的表现。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当遇到两个孩子为了一个玩具而争抢时,我们爸爸妈妈有时也是会很难堪的,那为了避免这种窘境的发生,我们就要让宝宝们学会无私分享的这种态度。

那我们知道了宝宝们不乐意分享并不自私的一种表现,那我们家长应该要怎么样去做才能让宝宝们学会无私分享这种态度?

有时候,爸爸妈妈们会打断孩子们的玩耍。有时爸爸妈妈会说:再玩一会儿,然后给别的宝宝玩。”

其实,对于毫无时间概念的宝宝们来说,这种话不仅难理解,有时还会给他们增加没有必要的心理压力。

爸爸妈妈们应该尊重对于孩子的玩具时间长时间占有,让宝宝们自己决定他什么时候才打算玩够。而不是主动去打断,让宝宝们继续玩耍。而是给他一个选择。只有当宝宝自己玩得开心了,他才会发自内心地将玩具主动分享出去。

兰爸谈育儿寄语:

教宝宝学会分享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打闹和冲突,但正是爸爸妈妈们的一次次探索和一次次实践中,宝宝们才逐渐学会了坚持自我。

以及表达他们所需要的需求,宝宝们有时还会学会直面他们的冲突,和他们同龄人进行沟通交流,而这些都是宝宝们未来生活中所必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