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涵的爸B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反省,为人做事是不是忠实?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一个人通过自我反省,可以及时检查并发现自己的每一个细小错失,进而有效的有目的地严格要求和提高自己,防微社渐,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在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反省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自我反省能力,是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获得成长发展的动力源泉。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在少年时,曾经将自己的极不光彩的盗窃行为转嫁在一个女仆的身上,致使这位无辜的少女蒙冤受屈,并被主人解雇。后来这件卑鄙龌龊”的行为,使他深深地陷入痛苦的回忆中。他说: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好像这个罪行是昨天才犯的。”
后来,卢梭在他的名著《忏悔果》中,对自己进行了严肃而深到的批判。他数于把这件难以启齿”而抱恨终生的丑事告诉世人,也显示了他勇于忏悔的坦荡胸怀和不同凡响的伟大人格。
一般来说,能够时时反省自己的人,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
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些什么事?我的缺点在哪里?我有没有做错什么?
这样一来,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跳出自身反省自己,一再地检视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和智者,就是通过反省来战胜自己内在的敌人、打扫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精神痛苦,从而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制自己。”这表明他是一个经常反省的人。
加拿大一所工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在建造一座铁桥时,因计算失误导致桥断裂倒塌,学校声誉因此受到损害。学院得知此事后,在倍感痛心之家用重金将报废的铁桥买下,制成百万枚校耻纪念戒指。
每年该校学生毕业时,校耻纪念戒指与毕业文凭一起发给每个人,以警示毕业生,注意要时刻反省自己,在工作中要尊重科学、敬业精业,避桥毁人亡的事故再次发生。
其实,是人就会犯错误,就会有迷失方向、认错形势的时候。
那么这个时候,一个人能否自我反省、是否善于自我反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反省是人生重要的功能,它是一种自我检查的活动,还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
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你能不能认识并改正所犯的错误,能不能走向快乐的人生。
而且,就算在平时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也要时刻反省,因为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好多危险的因素等它发展大了,再挽救就来不及了。
要做到防微杜渐,就得一日三省其身”,这样才能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著名诗人陶渊明曾说: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家长在教会孩子各种能力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教会孩子自我反省。每天给孩子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自我反省一下每天的得失,并帮孩子分析如何避免失误,才能够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很好的把握。这对孩子培养自我意识、依靠自己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会接受批评
一位法国心理学家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接受批评,这不仅能够塑造他完整的人格,而且可以帮助他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因此,在接受他人批评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认真倾听,要持有平和的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因为,总结经验教训事实上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省。
例如,一个孩子用打架来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他在打架上吃了亏,他会想:上次我感到生气的时候是用打架来表达我的愤怒的,结果我被别人打了。那么下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怎么办呢?我不用打架可以吗?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当孩子直接感受到行动与结果之间有某种关系后,他往往会先想一想再采取行动。他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先的评价,看是否会出现他预料的结果,如果结果正如他想的,那么他会继续这么做。
如果结果与他想的不一样,那么他就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想法。这其实也是人们做事的一种反应机制。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孩子学会了经常总结经验和教训,就已经学会自觉地进行反省了,这对孩子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3.不要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
孩子犯错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责备的情绪,会感到后悔和羞愧。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而要平静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促使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激发起他们内在的纠正错误的想法,这样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少犯或是不犯类似的错误。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犯错误时,都会耐不住性子,对孩子非打即骂,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不利于孩子自我反省能力的提高。
所以,家长应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而不应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不要让自己的暴躁牌气扼杀了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4.让孩子承受做错事的后果
孩子做错了事,很多家长常常喜欢为孩子承担后果,使孩子觉得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有家长在帮助自己。
其实,家长这样做不仅会使孩子丧失责任心,也不利于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
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受犯错的后果,这样才会促使孩子学会反省。
5.用负面道德情感促使孩子反省
让孩子自觉地对自己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是一种改变其行为的合理方式。
羞愧和内疚是主要的负面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体验会更加深刻地促进孩子的反省,其教育效果远比家长直接的正面教育有效得多。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唤起孩子的反省意识,在生活中经常为孩子灌输诸如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也让孩子体验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
而且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可以促使孩子不断自我反省,区分好坏、是非和美丑,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就如同一个永不知疲倦的登山者,一边攀登一边回头检查自己的行囊,他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也不会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为此,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将来是要长大的,而能否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具有自我反省能力。
在人生的旅程中,由于每个人都很容易受自身学识、阅历、性格等因素的局限和影响,因而在经历、处理和理解生活中的某种事物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些片面乃至错误之中,这势必会带来不良的结果。
因此,自省”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学会经常自省,不断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不足,及时地反思自己失误的原因,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也就是说,学会了自我反省的孩子,就等于掌握了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的秘方。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留言评价,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的话题,可以告诉我。#关爱新妈妈##育儿##婴幼儿##育儿经##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