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太听话未必是好事,学会明辨是非更重要

一次跟同事聊起孩子的事情,同事说:我家孩子现在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她背古诗,其中一个词错啦,我帮她纠正,还特意给她听了正确的音频。结果人家跟我急啦,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老师没错,我听老师的,就是对的。”这种现象我们身边一定还有很多。 而就在昨天还听说,一个小学的孩子因为没打扫宿舍卫生,被老师惩罚,为了听老师的话,竟然把宿舍垃圾吃掉。为什么孩子明明知道垃圾不能吃,还乖乖听话。因为他们习惯了听话,不敢反抗。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总是以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依据呢。

孩子太听话未必是好事,学会明辨是非更重要

很多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可是如果你的孩子让他干啥就干啥,迷信父母或者老师,也未必是件好事。孩子一味的听话,容易导致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观或者没有自己的主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该怎样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坚持做正确的事呢?

教会孩子明辨是非,坚持做正确的事

不管孩子做的对与不对,都应该明确指出,哪里错了,哪里对了。和孩子一起弄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搞家长专制或者老师至上,听我的话就是对的,不听话就是不对。我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会拿父母或老师的话当圣旨,觉得他们的话神圣不可侵犯,必须执行,不容置疑和挑战。

我一直都在努力引导我的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我会告诉她,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你关注了我的文章,一定会发现,我为了一个小错误还特意专门给孩子道歉,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她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错,也包括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识别错误,不要盲目相信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坚持做对的事情。

背古诗

要求孩子直面问题的本身,不要用消极的后果作为惩罚

无论奖励还是惩罚孩子,都要事出有因,再说一次要对事不对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后悔犯错误,给他们教训,而让孩子承担一个完全不相关的后果。正如该事件的老师,孩子们没打扫宿舍卫生,不是让孩子立马打扫,而是让孩子吃掉垃圾。我想那位老师当时一定是想给孩子们一个教训,没想到孩子们真的照做啦。

背古诗

任何的教训可能会让孩子记住并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但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最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的条件是获得父母或老师的引导和建议。不要用另外一个错误去教训孩子的错误。利用直接后果,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用讲道理的谈话方式更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事。应该教导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或者至少应该激发他们去思考解决方案,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切记,让孩子合作的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能动性,要让孩子因为自己会受益而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威胁或是逼迫。

关注@杉妈陪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杉妈理念:因为爱,所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