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句话,让我为之动容——孩子的大多数错误/坏习惯,我们家长都难辞其咎。
这之后,每当我的孩子做了错事,或者出现坏习惯时,我首先会迅速回想是否是自己或者家里的老人做出了错误的示范,或者纵容了坏习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方面,我是从客观角度去看待此事,更显公允;同时又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更理性地同孩子沟通。
所以当孩子动不动说滚,吐口水,动不动推老人时,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会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是从哪里学来的?责骂孩子不懂事不是关键,从源头上去纠正孩子这些行为才是根本,而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以我自家孩子为例:
我家孩子在中班时期也说过脏话,孩子其实根本不理解脏话的实际意思,当我听到她冒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责怪她。我更关注的重点是她跟谁学的,当发现是跟外公学的时候,我便郑重其事的和外公交涉了这个问题。让他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带有脏话的口头禅。自从跟孩子说过不能说***这个词后,孩子马上改正了,半年多没听她说过这句话了。其实老人比孩子更难教,因为几十年的习惯,几乎是改不了了。所以越早改习惯,效果越好。
孩子的性格、习惯大多在上小学前定型,这之前陪伴孩子最多的就是父母或者老人,所以父母以及长辈的在教育孩子上的责任很大。倘若父母在当下选择偷懒,将来势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和纠正。
###肯定是没有教好,孩子出生就像张白纸,什么都是后天学的,当他学到一个坏毛病或者习惯的时候,家长往往觉得孩子还小并没有在意,慢慢长大了就不好改正了,比如我家,以前我跟我老公有时候出口会带点点脏活,孩子学说话过后我们都在克制与改正,有时候不注意说出口孩子马上学到了,我们家规定就要打嘴巴,谁说了打谁的嘴巴,孩子现在还监督我们,才两岁多点点,她也不会说了,再比如孩子吐口水,见一次严厉的批评她一次,还有吼长辈这些,全部都要在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就告诉她是错误的,会受到惩罚,不管有多小,然后以后每一次发生都要立刻指出来,并且要求全家人配合
###我觉得这是一个家庭的教养问题!常言道,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父母同时也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婴幼儿的牙牙学语开始,孩子每天跟谁在一起,就跟谁学说话!再大一点之后,孩子们开始读绘本,看电视,如果家长们每天给孩子看的绘本和电视,都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我相信孩子们都会从中学到正能量的东西!等到孩子上学之后,还要注意孩子们的交友,交友不慎这句话不是全无道理,我跟我家的孩子爸,经常会邀请我孩子的好朋友来家里玩,由此来观察孩子跟他朋友们玩起来的一些情况,也会跟孩子的好朋友的父母经常做交流,彼此交换一下他们所了解的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
孩子是自己的,家长们才是最应该对自己孩子负责任的人!我觉得每个家长都有责任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当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孩子们在身边成长的道路其实很短暂的,我们尽量要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只有多一些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才能尽可能的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问题,从而尽早的纠正和引导!
我是两个娃的妈,很乐意跟大家一起讨论带娃路上的各种问题!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孩子的习惯应该是经常带着他的家长的习惯。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们孩子一岁半左右的时候,由于我工作经常出差 ,就把孩子送回奶奶家住了两个月。周末我们回去看他,一周的时间孩子就学了一口的老家话。我们就逗他学爷爷、奶奶、叔叔说话,结果孩子一张口全是他们平时说话带的把儿”,搞得全家都非常尴尬。所以说带孩子是一件责任很大的事情,你怎么做,孩子都会有样学样,千万不可小觑。
###其实是父母没有教好,导致了孩子不懂事。
每一个小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非常懵懂的,纯真的干净的如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绘出写什么内容,不仅仅在于他自己怎么写,更在于前期形成的一些思维习惯,以及一些做事的方式,而从而导致他会如何做这些东西。
环境和父母的教导对一个孩子性格的养成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一个小孩子小时候会做什么?他会经常去模仿身边的人和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正如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所讲述的那样,住在火葬场旁边的时候,他会模仿那些做法事的人,但是当在书院附近的时候,他会模仿那些人去读书。
正如你问题描述的那样,他这样做都是有原因的,当他第一次骂人朝人吐口水的时候被人禁止了,或者说给予了的惩罚。那他以后下一次可能还会做,下次再阻止他次数多了,他就肯定不会这样做,他知道这样是错误的。
但是一旦发生了,你不制止也不批评。甚至鼓励他这个行为的发生,旁边的人会哈哈大笑的话,他下一次还会下意识的去做这样的动作和这样的事情。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做事情的时候呢。周围人生会得给他一些反馈,就是他做这件事会让周围的人开心,所以他会一直这么做下去。长此以往,会让自己他的性格养成一种是目中无人,非常暴力
但是这个孩子因为他不是你的孩子,你贸然去制止的话,可能会引起家长的反感。
###谢谢邀请!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一、首先说一说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家长的关系。
生活中,有时候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动不动就躺着地上边哭边打滚,或者稍不高兴就张口骂人,爆粗口,朝人吐口水,甚至有的孩子用小手打老人或者父母。但是,有的父母或者其他家人不但不生气,还笑容满面的鼓励孩子做的很棒,他们认为,厉害的孩子好,以后长大了不受欺负。
孩子在外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的体现,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不作为的父母。这种不作为就是对孩子家庭教育的不会或者漠视。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孩子一出生都是纯洁无瑕的,后天的种种行为皆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父母就像复印原件,复印出来的不好那只能是原件的问题。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身子不正影子歪"。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多大。来看看原因吧!
小孩子多大了?
如果是幼儿园的学生,或者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性很强,除了排除家里的人有这个习惯外,估计就是在外面学到的。
我认为,做为家长,多让孩子接触些懂礼貌的孩子,耳濡目染,多陪孩子看看书,让孩子有是非观念,多陪孩子看看电视,边看边表扬书中或者电视中的优秀孩子,多鼓励自己的孩子,习惯很重要,好喜欢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所以为了孩子,家长一定得多用心,不能听之任之,否则会毁了孩子。
如果孩子是小学生了,这个就应该懂事了,孩子这样的举动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家长是孩子第一老师,首先在家里大人和孩子一起形成一个好习惯,尊敬长辈,礼貌待人,多和老师交流,关注自己的孩子,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家长和老师一起,孩子会改变的。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让孩子变得可爱,变得优秀,让孩子健康成长的。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龄阶段
如果孩子是在幼儿时期,那么问题应该是在身边的主要抚养者,或者孩子所成长的环境中出现了上述这些事情,并没有人阻止,孩子认为这是正常的,有样学样。这是进化过程中,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具备的天生模仿性。想要小孩子改掉这种问题,就要先从成长环境、主要接触的大人中来进行,紧紧要求孩子不要做,反而会引发孩子强烈的反抗和不满,因为孩子会觉得大人做可以,就因为自己小所以不可以,大人都在一致对付自己的感受性,只会加剧这种行为。
那么是青少年阶段的话,先要判断孩子之前是否有过这种行为,如果没有过,突发的,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个人的情绪情况如何,是否长时间处于压抑的状态,或者家庭、学校等生活中的变故,或者情感、情境的创伤都需要仔细的考量,不能单单从懂事与家教中来判断。如果这个孩子长久以来都是这种的化,那么又返回到儿童时期的上述所分析的情况,生长环境与抚养者之间,除了这些,这个年龄的孩子也需要考虑到,他是否自己认识到这个行为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意识到,那这个问题就出现在教育问题,因此需要告诉他,看他自己价值判断,如果他明知故意的,那么也要考虑之前说的情绪问题在里面,这与懂事与否其实并没有直接性的关系。
###第一这个绝对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不是小孩的问题。
如果孩子还小,10岁以内,只要改变成长环境,家长的做法,孩子就能改过来。
如果家里面是老人带 的,其实就是溺爱的结果!如果不改,孩子就废了。
建议如果孩子是放在老家带的,那尽可能不要老人带,父母自己带。
学习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这非常非常之重要,关系孩子与整个家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