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统器官,叫做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网络,就是前庭觉。

前庭觉属于深感觉,前庭失调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却也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感统失调。
所以,在这里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认真学习前庭觉相关知识,并学会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辨别孩子是否存在前庭觉失调,以便及时采取训练措施进行改善。
比如,以下前庭失调孩子易出现的七大类问题:前庭失调孩子易出现的七大类问题
1.运动问题:主要包括平衡感不良、运动计划能力差;
2.大脑双侧分化问题:肢体做交叉动作有困难,身体双侧配合不佳,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控制等;
3.协调问题:身体不协调,很难双手或双脚合并做相同的动作;
4.空间感问题:对环境的感知、判断等有困难;
5.语言问题:说话晚;话多,但是缺乏组织性;喜欢重复别人的话,用词混淆等;
6.视觉问题: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比较困难,视觉追踪、视觉判断等有问题;
7.专注力问题:注意力无法集中,好动不安,性格上可能也比较喜欢招惹人,浮躁,脾气差等。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以上问题,请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孩子极有可能是前庭觉的发展不太理想。当然,并不是说出现以上问题就一定是因为感统失调。
但是,为防万一,家长还是应该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感统能力评估,以便能够尽快找出适合孩子的针对性训练方案。

如果孩子的失调情况并不太严重,家长在生活中多带他进行一些有益于前庭觉发展的针对性刺激,或者在孩子接受正规专业感统训练的同时,配合一定量有益于前庭觉发展的活动或运动,都可以得到非常不错的改善效果。
所以,接下来,小编就给出一些适合在家庭当中或户外公共场合进行的有助于儿童前庭觉发展的运动或游戏,希望大家都能够有意识地带前庭失调的孩子多做一做。
有助于前庭觉发展的六大类活动摇晃运动:荡秋千,俯趴大龙球前后左右摇晃,父母在床上抬起孩子摇晃;
旋转运动:旋转木马,转转椅等
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在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骑脚踏车,爬行,三级跳等;
能带来速度感,距离感,位移感变化的运动:青蛙蹬,对墙抛接球等。

以下游戏均要注意两个要点:
1.前庭敏感一转就晕的可以少转几圈,前庭迟钝久转不晕的可以多转几圈。
2.旋转结束可以让孩子上下纵跳数下,以便快速整合前庭信息,缓解晕眩感觉。
游戏1.原地旋转》》
在地面上画一个圈圈,让孩子站在圈内自行旋转,要求孩子左转几圈,一定要同时右转相同的圈数。圈数的确定则以孩子稍微感觉到有些晕眩为界。
游戏2.飞机旋转》》
家长将孩子抱起,双手托住孩子的胸腹部,让孩子双腿夹住自己的腰部,面朝下头抬起,双手张开作飞机状。然后家长自己旋转,带动孩子旋转。
游戏3.乌龟旋转》》
让孩子以腹部为中心,俯卧在感统教具——滑板上,身体紧贴滑板,挺胸抬头,双脚并拢抬起,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
游戏4.卷毛毯侧滚翻》》
将毛毯平铺于地面,让孩子双手上举,躺于毛毯一端,家长抓起孩子身下的毛毯,同时推动孩子翻滚将他的身体紧紧包住,随后再将毛毯拉开使孩子侧滚翻翻出来。也可以不用毛毯,让孩子直接躺地上进行左右侧滚翻。
游戏5.空中旋转跳》》
让孩子在进行旋转过程中,同时双脚跳起。

游戏6.双人手拉手转圈》》
家长拉住孩子的小手,和孩子一起转圈。
游戏7.坐旋转木马、转转杯等游乐设施》》
如果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坐坐旋转木马、转转杯之类有旋转功能的游乐设施。

最后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以上运动可以组合起来进行,但前庭觉的训练强度需要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来定,过低可能毫无效果,过高又可能引起不适反应(如呕吐等)。
所以,即使孩子情况允许(失调不太严重),家长可以选择家庭感统训练的方式,也应该多向专业感统训练老师寻求指导意见,方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强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