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庭教育|做成长型父母,情绪认知是关键

情绪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良好的亲子关系,

不只是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有积极的帮助,

也让身为爸爸妈妈的你,

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

宝宝情绪知多少

喜怒哀乐不是大人的专利,你知道小宝宝也有情绪吗?情绪的表现与孩子的知觉、动作、认知发展,及神经生理的成熟度和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学习适切地表达与处理情绪,是孩子探索自己、建立人际关系的必要过程。

育儿认知划重点

新生儿是有情绪的

孩子的情绪表达与父母的回应方式密切相关。

小宝宝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特别的需求。

挑战您的情绪常识

0-3个月

●初生宝宝哭闹或安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情绪反应。

●新生宝宝至少已有愉快及不愉快两种情绪,会以笑表示舒服、愉快,以哭或皱眉表示不舒服、不愉快。

● 吃饱、睡足、尿布干爽、有爱他的人抱抱,都会让宝宝很满足。

4-6 个月

● 开始出现愤怒及悲伤的情绪,并会害怕某些事物(如巨大声音)。

●宝宝能区分熟人与陌生人,对陌生人会恐惧、想逃避。

●五、六个月时,宝宝与妈妈的感情渐渐建立,妈妈出现时,会以手舞足蹈表示高兴,妈妈离开时,则会哭泣。

● 宝宝六个月大时,已经有高兴、生气、害怕、厌恶、苦恼等情绪。

7-9个月

●出现害羞及焦虑的情绪,遇到陌生人时,回头把脸埋在爸妈肩上。

●不喜欢独处,与熟人分离时会焦虑或悲伤。

●九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是微笑专家。

10-12 个月

● 情绪的表达更细腻而多样。

●在熟人的帮助下坐起或站起时,会显得很高兴。

●十二个月大的宝宝,会看妈妈的表情来做为行动的指标,知道妈妈微笑时代表鼓励,皱眉时代表制止。

1-2 岁

● 会明显表达各种情绪,如高兴时大笑大叫,生气时大哭大闹等。

●身体不舒服或受委屈时,会发脾气。

●开始有骄傲、羞愧等情绪,当自知做了不对的事情,会感到不安。还会以拥抱或亲吻,来表达对爸妈的感情。

2-3 岁

● 两岁大的宝宝,怕黑、怕独处。

●开始会嫉妒新生的弟妹。

●两岁半以后,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够了解并说明自己或他人产生某种情绪的原因,例如「我打人,妈妈生气」。

● 三岁大时,会向熟人表达同情心。

情绪认知是成长的一部分

情绪认知是每个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一部分。当成人面对情绪时,我们会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一个真正了解自己情绪的人是不会被愤怒、焦虑、恐惧……带乱节奏,而会被引领到更好的目的地。反观那些被情绪所支配的人:愤怒时口不择言,甚至大打出手;焦虑时只会胡思乱想,心慌意乱;恐惧时逃避,而丢失机会。

发现了吗?情绪并没有好坏,只有我们被情绪支配时,才会变得不像自己,只要觉察并掌握,接纳不同情绪的存在,,皆可以为我们所用。而对于情绪管理绝不是天生使然,而是后天习得,所以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处理,才能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从而慢慢影响我们周围的关系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