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忙着做自己的事,孩子总是会在旁边弄些小动静来打断你。
父母这时的感觉就是心烦、恼怒,好一点的会耐心地提醒孩子自己正在忙,劝孩子不要打扰自己,差一点的就直接一句话:走开,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就只会捣乱!”
暂停了片刻,很快孩子又找各种理由、换各种方式来打扰你。
这时大多数父母就开始爆发”了:不是说了吗?我正在忙,叫你不要打扰我了!怎么就不听话呢?你就不能自己安静地玩一会吗?”有些甚至就直接动手了。

是不是你前一秒就在做这样的事?你刚把孩子臭骂一顿?你们正在冷战中?
还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打扰——说教——打扰——生气”的模式,因为它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可是当你仔细观察时,你会发现,孩子的这些打扰行为”很可能是缺乏意识的行为,或者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只是在传达一个信息——爸爸妈妈,我想得到你们的关注!而孩子只是用了不良的行为在表达自己的诉求。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相信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他们意识不到这种错误观念。
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并没有对孩子做出的行为有更多的了解,只是粗暴地给孩子贴上不良行为的标签。
了解孩子的错误观念有助于你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一种情况是:当孩子出现打扰你的行为时,你的感受是恼怒、着急、内疚或烦恼的话,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会因为你的说教停下来一会儿,但通常不久就重新开始原来的行为,或能够引起你的关注的其他行为。
了解上面的两种线索能帮助父母解码”,让父母知道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想引起关注而已。

首先,你需要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不断打扰爸爸妈妈?
孩子们通常会说:我不知道”,即使他们给出了某种原因,那也不是真正的原因。
然后,你可以征求孩子的同意: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你可不可以让我来猜猜看?你可以告诉我猜得对不对。”
注意,你的态度一定要客观而且友善,孩子很容易被激发起兴趣来让你猜。

最后,你就可以用你之所以一直打扰我,会不会是想要得到我的关注……”的方式发问。
结果中会有两种反应让你知道自己是否猜对了,以及孩子是否知道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种是认同反应: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笑,哪怕他同时回答不对”;
另一种反应是孩子回答是”。

找到原因之后,家长应该向孩子解释,都想得到关注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的想法,但是方式不对。然后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寻求关注。
你可以给孩子一项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让他找到自己能做的事,寻求自己的价值感;
你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让他获得安全感;
你可以给予孩子安慰,告诉他我爱你,我现在很忙,我相信你自己可以处理好”;
你可以和孩子约定两个人一起相处的时间表,让孩子有时间界限,在约定的陪伴时间里高质量陪孩子;
……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孩子的每一次打扰,是在呼唤你的爱。
父母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使孩子改正这种行为,同时从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教育是一场单程车票,父母应该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去思考,如果失去了自省的机会,最终失去的是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