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手真能干公开课评课
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扳手算算术,一三五七九。 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扳手算算术,一三五七九。 拍手来唱歌,哆来咪发唆。互相分不开都是好朋友。 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扳手算算术,一三五七九。 拍手来唱歌,哆来咪发唆。互相分不开都是好朋友。 初次见面握握手,握握手,握握手。 成为朋友勾勾手,勾勾手,勾勾手。 一起游戏拉拉手,拉拉手,拉拉手。 夸夸朋友翘翘手,翘翘手,翘翘手。 初次见面握握手,握握手,握握手。 成为朋友勾勾手,勾勾手,勾勾手。 一起游戏拉拉手,拉拉手,拉拉手。 夸夸朋友翘翘手,翘翘手,翘翘手。 握握手,勾勾手,拉拉手,翘翘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 我有一双神奇的手。 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扳手算算术,一三五七九。 拍手来唱歌,哆来咪发唆。互相分不开都是好朋友。 妈妈我来帮帮你,妈妈我来帮帮你,帮帮你,帮帮你。 爸爸我来帮帮你,爸爸我来帮帮你,帮帮你,帮帮你。 爷爷我来帮帮你,爷爷我来帮帮你,帮帮你,帮帮你。 奶奶我来帮帮你,奶奶我来帮帮你,帮帮你,帮帮你。 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 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 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扳手算算术,一三五七九。 拍手来唱歌,哆来咪发唆。互相分不开都是好朋友。
能干的小手怎样做ppt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uw1JJO5ag7HwrMoxHwTUbO0fULMiy-Wyiq-Sj-lPGNfm_8TWYVZH9KZN6yhp_8npjOJN-jbPWRkRrkD1n8z4vxPudMwmyEARC1g766yr7a3你可以进去仔细的看看~~~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1 有章可循 ,集体备课要在规章 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2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组织得力 ,骨干力量齐全 ;
3 根据实际需要 ,专题明确 ,目标集中 , 分工合理 ;
4 要对实施效果及时反馈 ,并做出科学的评价 ,提出改进措施 .
如何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一种教研幻想,再怎么改也没有实际意义;还有人认为,“集体备课形式主义严重,如此备课不如不备”。我认为,产生这些想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存在误区,对集体备课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对其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不明确。要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彻底改变。—、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定位于求异传统的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是求同,内容同、目标同、重点难点同、进度同、练习同,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共性化的教案,利用老教师的知识经验去弥补年轻教师的不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拉平补齐”。正是基于这一点,学校非常注重集体备课中的“整齐划一”。然而,这种求同的思维模式与新课程的要求背道而驰。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求同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关注教师教学,无视学生特点,本末倒置。它不仅使集体备课的集体优势难以充分显现,而且压抑和束缚了教师个体作用的发挥,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如何搞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必须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集百家所长,成一家之言。集体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这已经成了共识。集体备课可以增进教师间的了解;形成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备课方案:备教材: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教材,要求吃透,挖深,做出最好的导学案。按照既定的整合,分工合作。让学困生看到希望,中等生看到鼓励,优秀生看到挑战。备学生:我们的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贫富不均”的现象,要求我们必须吃透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这一点必须在导学案上体现出来。备教法:以学案导学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点拨和学生讲解相结合,教师充分展示个人魅力,争取每堂课都是优质课。备课流程研究教材,个人备课, 提出问题———→教研活动 中心发言,解决问题——→集中听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二次教案,理论提升具体要求:(一)个人提前备课。要求做到三个一:①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其它相关资料;②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各个击破;③一要深入学生,做好调查,有的放矢。在保证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教师提交个人备课,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提出问题。(二)集体教研活动。中心发言人就本模块的教学提出建议性的指导和具体的实施要求,要求做到“三统一”:①统一教学进度;②统一教学目标;③统一教学重难点;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反复推敲,提出不同的细节设计,对遗漏的内容进行修正。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过集体分析,共同解决可能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案,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选择教法、学法。(三)课堂有效展示。经过备课组集体备课后的教案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集中听课,评课,以便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收集有用信息。(四)教后及时反思。授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备课组所有任课教师授在听课后要进行评课交流,并对每个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便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集体备课是法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大家群策群力,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能稳步,有序,和谐,健康地发展。
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1、个人初备 (1)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2)每位备课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和情感目标);新教师应写出详细的教案。(3)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5) 每位教师应该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部分学生因超前预习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最好能准备好下一周的教案。 2、集体研讨 教师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集体备课时还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 (2)中心发言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可以由老教师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以便做好“传、帮、代”工作。同时,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 3、修正教案 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但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以便及时总结和不断改进。 5、课后交流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即第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和总结阶段。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阶段的
如何进行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理论依据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1 明确集体备课的目标和意义
集体备课是借教师的集体的智慧碰撞和群体的思想交流,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凸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其目标是多元的:从学的层面讲,它的目标是通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73230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习惯与方法,同时也获得学习的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这堂课里有所收获; 从教的层面讲,它是通过对教材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集体备课是研训合一的重要载体,有效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2.1 备学生。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进行对于本节知识的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自己就可以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最后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获得学生的最大发展。
2.2 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立三维目标。目标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体现创造性和发展性。另外,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
2.3 备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点。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策略和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方案。
2.4 备教学深广度的把握。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道、了解、理解、应用、初步学会、学会等认知层次。这些认知层次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而提出的不同教学要求。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B、C等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学和练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2.5 备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充分开发资源的今天,备课本身也成了一个有待开掘的金矿。教师要将教材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在备课中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因此,备课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生成与发展。
2.6 备习题的选择。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注意点、深广度,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并在体现梯度中让学生有所选择,做到因材施教。
3 确立集体备课的策略和程序
首先,应固定集体备课的各次备课内容与要求。其次,为了避免盲目性,开学初,应由备课组长组织一次全科性的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究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问题,再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各次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打印出表单遵照执行,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个人自备形成初案。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钻研、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与研讨。如果没有个人的教学研究、没有个人的思想,盲目地利用他人提供的教学资源、套用他人的经验操作,则教师完全失去了自我,仅依靠集体备课,其生命将是没有阳光的。因此,在组织集体备课前,教师个人首先按照备课内容和要求,思考并形成较高质量的初案,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
3.2 集体交流形成共案。在有融注思想的初案保障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交流时,先由主讲教师说课:即说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深广度处理、情境创设、习题选择、困惑、反思等,然后组员根据自己的初案发表不同的意见。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讨论。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辩论和思考,对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习题设计等进行研究研讨,也可以对一些形成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组员提出自己在备课时产生的困惑,供大家商榷。集体交流后,主讲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共案。
3.3 个人修改形成个案。集体共案形成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对已研究好的教学思路加以反思修改,把握精髓,灵活应用。形成积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的个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3.4 教后反思形成精案。教学需要反思。在个案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的操作性进行验证,对其成败加以追记,做到每课必反思,记录成教学后记。同组交流、归纳、订正,由主讲教师将共案进一步整理成精案,为提高下一轮集体备课质量打下基础。
总之,集体备课永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提高过程,尚需广大教师们去积极探讨和论证,笔者希望有更多热心于教法研究的教师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改变方法。
如何集体备课?有什么注意点?
1.根据校历的安排,每个年级组先把教学进度做出来;
2.组长根据进度把课程分派到每位任课教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每位教师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包括,说课稿,电子教案,课件);
4.在小组备课汇报时,把自己备的课,与同事交流,进行完善。打印出来,每位教师人手一份。因为教师是分开备课,互不重复,这样每位教师的工作量都减小了,一个星期只备一节,或两节课就行了。
5.要提前一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