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补脾滋阴润燥的食物
滋阴润燥禽肉类:鸭肉、燕窝、乌骨鸡
滋阴润燥水果类:梨、甘蔗、大枣、板栗
滋阴润燥蔬菜类:菠菜、莲藕、蘑菇、银耳
滋阴润燥水产类:海参、蛤蜊、墨鱼、鳖肉
健脾祛湿的汤
狗肚鱼大芥菜汤 清淡可口、解表邪祛湿热 大芥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 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腍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 砂仁陈皮鲫鱼汤 健脾祛湿 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汤 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清热下火 祛湿润燥 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眉豆苋菜田鸡汤 祛湿热 健胃进食 眉豆100克、苋菜500克、田鸡2~3只(约250克)、蒜头50克、生姜3片。 眉豆洗净、稍浸泡;苋菜洗净;蒜头去衣;田鸡宰洗净,去皮、内脏,切块。苋菜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时,去渣留汤,放进眉豆、田鸡再煲1小时。 山楂扁豆金银肾汤 开胃消滞、健脾祛湿 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肾、腊鸭肾各2个,猪[月展]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肾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肾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为3~4人量。 天山雪莲炖乳鸽 驱风祛湿,祛寒除痹 天山雪莲15克、乳鸽1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雪莲洗净;乳鸽洗净,去脏杂等;猪瘦肉洗净,并与乳鸽一起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冷开水500毫升(约2碗量),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人用。 咖喱鸡丝羹 香辣开胃 驱寒祛湿 鸡肉400克,红萝卜、薯仔各150克、洋葱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丝、姜丝各10克,咖喱粉20克,鲜奶250毫升。 鸡肉洗净切细丝,马蹄粉芡拌匀,起油镬炒至刚熟就铲起;红萝卜、薯仔、洋葱去皮切丝。起油镬下蒜茸、辣椒丝、姜丝炒香,溅入绍酒后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滚后下红萝卜丝和薯仔丝至熟,下鸡丝、青豆仁、洋葱、鲜奶、咖喱粉和适量食盐少许、胡椒粉白糖,推入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许生油便可。为3~4人量。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 清热祛湿 解脾虚湿困 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清热祛湿田螺汤 解湿困 祛湿热 田螺1000克、猪瘦肉200克、节瓜1个、陈皮1/4个、生姜3片。 田螺洗净置滚水灼过,挑出螺肉,去尾端,起油镬下盐爆炒片刻;节瓜洗净、削皮、切大块;陈皮浸泡、去瓤;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放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莲子芡实炒扁豆煲兔肉 健脾祛湿 莲子50克,芡实、炒扁豆各40克(中药店有售),兔肉400克,生姜3片。 莲子、芡实、炒扁豆分别洗净,稍浸泡;兔肉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 炒扁豆芡实淮山煲笋壳鱼 清润可口,健脾祛湿困 炒扁豆30克,芡实、淮山各50克(中药店有售),笋壳鱼1~2条(约500克),生姜3片,猪瘦肉100克。 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笋壳鱼宰洗净,可慢火煎至微黄,亦可不煎;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约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木棉花炒扁豆煲鲫鱼 祛湿健脾益气 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苡米15克(中药店均有售)、鲫鱼500克(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各药材料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云苓白术粉葛煲水鱼 健脾祛湿、止腰酸背痛 云苓40克、白术20克、粉葛800克、水鱼1只、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各药材洗净;粉葛去皮、洗净、切块;水鱼请售者宰洗净;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竹蔗红萝卜马蹄煲茅根 清热解毒 除烦、祛湿邪 竹蔗400克、红萝卜250克、马蹄10个,鲜白茅根120克。 各物分别洗净。竹蔗开边、切段;马蹄去皮切对半(或不去皮拍裂);红萝卜刮皮切段;鲜茅根切段。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小时即可(或下少许冰糖)。为3~5人量。 鲜土茯苓炖猪排骨 祛湿毒、利筋骨、健脾胃 鲜土茯苓500克、猪排骨400克、眉豆50克、红枣5个、生姜3片。 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片;猪排骨切段;红枣去核;眉豆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此量为3~4人用。 拍姜韭菜滚猪红 驱寒祛湿 益阳健脾 生姜60克、韭菜100克、猪红500克。 生姜去皮切块,拍裂;韭菜洗净切段;猪红清水漂洗。在镬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猪红滚熟后,下韭菜,下盐、油便好,为3~4人量。 胡椒根煲猪肚 祛湿除痹、舒筋活络、健脾暖胃 胡椒根40~60克(中药店有售)、猪肚1个、陈皮1/4个、生姜2~3片。 各物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猪肚反转,用生粉揉擦洗净,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 淮杞圆肉糯米酒炖鸡 祛湿驱寒 健脾安神 淮山25克、杞子15克、圆肉10克(中药店有售)、糯米酒50毫升、光鸡1只(约750克)、生姜3片。 各药材洗净,稍浸泡;光鸡处理干净,去尾部,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为3~4人用。 土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各物分别洗净。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用。 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 益阳健脾祛湿 活络强筋健骨 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蝎子煲鸡壳 驱风祛湿 舒筋健骨 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中药店有售),生蝎子45克,鸡壳1副,猪瘦内150克,生姜3片。 用胶袋盛装生蝎子倒入沸开水,烫约8分钟,洗净;其余各物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即可。为3~4人量。推荐:广东省中医院药师 佘自强 新鲜木棉花煲鲫鱼 清润 祛湿 除浊 鲜木棉花4朵、鲫鱼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鲜木棉花洗净,用淡盐水稍浸洗,再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
冬天天气干燥,喝什么汤润肺滋阴?
秋季到来,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会产生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秋燥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祖国医学历来倡导以饮食调养来抵御“燥气”, 有“燥则润之”的养生理论。实践证明,秋天多喝些滋阴润燥的汤水是十分有益的! 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制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又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鲜雪梨一只,南杏仁、瘦猪肉各适量。 制法:雪梨去皮,与南杏仁、瘦猪肉同煲2小时即可饮用。 功用:本汤功能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止咳润燥。 川贝苹果饮 用料:上好苹果一只,川贝末约10克,蜂蜜适量。 制法:苹果平切盖,挖空心,放入川贝末10克,蜂蜜适量,将盖盖好,用牙签固定,隔水炖2小时,汤渣同吃。 功用:润肺、除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咽干口渴。 菜干鸭肾蜜枣汤 用料:腊鸭肾4个,猪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5个。 制法:白菜干用清水浸软,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瘦肉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清燥润肺,止咳生津,用于干咳无痰、咽喉干燥、口渴欲饮。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制法:猪瘦肉原块洗净,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而咳嗽咽干者饮用。
记得采纳啊
冬天煲什么汤好可以祛湿毒
扁豆薏米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鸡脚40克,扁豆10克,薏米7克,姜片适量。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然后把扁豆和薏米洗净,再连同鸡脚和姜片放入炖盅内。
冬天煲去湿汤用什么材料
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冬天煲去湿汤用什么材料最好
一、五指毛桃煲乌骨鸡汤 原料:温氏乌骨鸡一只、五指毛桃100克、猪脊骨200克、芡实25克、姜三片、蜜枣3颗、盐适量。 做法:1.将温氏乌骨鸡、五指毛桃、芡实等洗干净放入汤煲中;2.猪脊骨在滚水中煮一下“飞水”,放入汤煲中;3.切三片姜放入汤煲中,倒入10碗清水,用猛火把水烧开后,改为文火煲两个小时;4.汤上桌前下适量的盐调味。 功效:芡实有补脾、祛湿的功效,温氏乌骨鸡含有黑色素、B族维生素、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很低,这道汤能健脾祛湿、利水肿、补气养生。 二、沙参百合润肺汤 原料:北沙参15克,百合30克,无花果5个,猪瘦肉18克,陈皮1片。 做法:1.先将无花果洗干净,对半剖开;2.猪瘦肉洗干净,飞水,北沙参、陈皮、百合洗干净;3.将所有的材料一齐放进已煲滚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约两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北沙参、百合和无花果都有养阴润肺、润燥清咽的作用,加上营养滋阴的猪瘦肉和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又可滋润喉咙,保护声带,通畅大便。 三、炙百部红枣白鸽汤 原料:炙百部12克、红枣4个、乳鸽1只、生姜2片。 做法:1.炙百部、红枣洗净,并将红枣去核;2.乳鸽宰洗净,去毛爪、脏杂,置沸水稍滚片刻,洗净;3.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1~2人食用,乳鸽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功效:炙百部性平味甘,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因而此汤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要注意的是,痰热咳嗽者不宜饮用。
既要健脾去湿又要温补喝啥汤
健脾祛湿汤推荐一: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健脾祛湿汤推荐二:薏仁猪脚汤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材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
制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
健脾祛湿汤推荐三: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做法: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功效:此汤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回南天,湿气盛,湿易困脾,影响运化,很多人容易出现身体困重,乏力倦懒,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等症状。特别是对于肿瘤病人,回南天容易病情加重。因为肿瘤病人本来就脾虚,痰瘀内结,回南天湿盛困脾,会加重痰湿内生,阻遏阳气,从而使病情加重,肿瘤进展。
冬季有什么滋补汤
五指毛桃煲乌骨鸡汤 星期一:五指毛桃煲乌骨鸡汤 原料:温氏乌骨鸡一只、五指毛桃100克、猪脊骨200克、芡实25克、姜三片、蜜枣3颗、盐适量。 做法: 1.将温氏乌骨鸡、五指毛桃、芡实等洗干净放入汤煲中; 2.猪脊骨在滚水中煮一下“飞水”,放入汤煲中; 3.切三片姜放入汤煲中,倒入10碗清水,用猛火把水烧开后,改为文火煲两个小时; 4.汤上桌前下适量的盐调味。 功效:芡实有补脾、祛湿的功效,温氏乌骨鸡含有黑色素、B族维生素、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很低,这道汤能健脾祛湿、利水肿、补气养生. 星期二:沙参百合润肺汤 原料:北沙参15克,百合30克,无花果五个,猪瘦肉18克,陈皮1片。 做法: 1.先将无花果,洗干净,对半剖开; 2.猪瘦肉洗干净,飞水,北沙参、陈皮、百合洗干净; 3.将所有的材料一齐放进已煲滚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约两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北沙参、百合和无花果都有养阴润肺、润燥清咽的作用,加上营养滋阴的猪瘦肉和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又可滋润喉咙,保护声带,通畅大便,预防痔疮的功效。 原料:炙百部12克、红枣4个、乳鸽1只、生姜2片。 做法: 1.炙百部、红枣洗净,并将红枣去核; 2.乳鸽宰洗净,去毛爪、脏杂,置沸水稍滚片刻,洗净; 3.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1~2人用,乳鸽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功效:炙百部性平味甘,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因而此汤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要注意的是,痰热咳嗽者不宜饮用。 星期四:萝卜鲫鱼汤 原料:鲫鱼、白萝卜、葱、姜、花雕酒、盐。 做法: 1.鲫鱼洗净后沥干,并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水分。 2.萝卜去皮切条;葱打结;姜切片。 3.锅内热油,爆香几片姜片,加入鲫鱼煎透,煎至两面的鱼肉变色。 4.锅内加入足量的水(冷水、开水均可),加入葱和姜,大火煮开,加入适量花雕酒,继续煮至酒气消散。 5.撇去浮沫后转中火,保持一定的沸腾,加盖炖煮至汤色发白(约30分钟)。 6.加入萝卜条,继续煮约10分钟,加入少许盐,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滞,明目润肤。鲫鱼汤有润燥滋补的作用,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星期五:田园蔬菜龙骨汤 原料:猪龙骨1根,胡萝卜1根,西芹2根,蘑菇10朵,玉米1根,姜8片,盐、味精等调味料适量,香葱若干。 做法: 1.将龙骨洗净,放入冷水锅内加热至沸腾,然后将水倒掉; 2.接着将龙骨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足量的冷水,放入姜片、葱段,用大火烧开,然后转为小火,撇去浮沫; 3.1小时后再加入胡萝卜继续煲,过1小时之后加入蘑菇、玉米和西芹,继续煲20分钟左右,最后加入适量盐、味精即可。 功效:在炖肉时加入各式蔬菜,荤素搭配可以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质量和利用率。有荤有素还可以促进膳食中铁质的吸收,改善膳食中钙和磷的比例,保证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摄入的平衡与充足,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 星期六:山药小排汤 原料:小排400克,山药150克,枸杞10克,胡萝卜30克,生姜3片,家乐浓汤宝猪骨汤1块,3碗水(约750毫升)。 做法: 1. 排骨洗净,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山药、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 锅内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待水煮开之后,将浓汤宝放进锅中,搅拌至完全融化。 3. 放入小排、胡萝卜、山药和枸杞,待水沸腾冒气后扣上盖子加热15分钟即可。 功效:黄豆、山药和各种肉类都是补钙的好帮手,黄豆还含有丰富的铁质,能让你青春常驻。 星期日:香菇鸡翅汤 原料:香菇200克、鸡翅400克、葱姜适量、八角一个、绍酒1小勺、盐胡椒粉各3克。 做法: 1.鸡翅加一块姜,放入冷水中煮开,捞出备用;香菇冲洗干净,去蒂。 2.用小刀在香菇顶端斜着切上四刀,切出星星的形状。 3.锅中倒入清水或者高汤,将鸡翅、香菇、葱姜等一同倒进去。 4.大火煮开,并加入绍酒,转用小伙煮20分钟。 功效:增强人体免疫力,起到良好的防病抗病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