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乳腺炎
乳腺炎是你乳房气血不足,阴阳不平衡导致你乳房温度不稳定,而引起你乳房有炎症病因。只要你找到配对药方好中医,就能根治好你乳腺炎的病情。
哺乳期乳汁淤积
1.先热敷,再挤奶,再让宝宝吃
2.产后体虚所致。
热水烫脚。按摩脚底
3.多吃蔬菜,尤其是富含纤维素的,韭菜芹菜
吃香蕉,喝蜂蜜。。
中医怎么诊治急性乳腺炎?
据专家介绍,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所致。疾病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炎症继续发展,可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炎症局限后形成脓肿,乳房红、肿、热、痛更明显;到后期肿块自行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之为乳痈,初期内服中药以疏肝理气、通乳消肿之瓜蒌牛蒡汤加减;中成药用利癖消、抗炎消肿丸等。此外,中医外治法治疗初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按摩 先在患侧乳房上涂少许润滑油,患者用手掌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应沿乳腺管方向施以正压,同时用手指轻提乳头数次。若在按摩前,做局部热敷,疗效则更好。亦可用梳背按摩,先在乳房上涂抹少许润滑油,然后用烤热的木梳背轻轻按摩患病部位,继而向乳头方向连续推赶,使积乳推出。
敷贴 取白菊花15克,蒲公英60克,将两药捣烂,用温开水调匀,装纱布包中,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
中医如何治疗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乳痈)的治疗应注意分期:
(1)早期乳腺炎的治疗,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内服[yao]:汤[yao]: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气郁加橘叶、川子;发热明显加生石膏,重用黄芩,肿胀痛者加乳香、没[yao]、赤勺。成[yao]:我科研制的散结丹1号投入临床以来,疗效明显。
服用方法:每次100粒,每日三次。外用[yao]: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选用乳腺治愈膏(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制)外贴,简单方便、有效,初起阶段注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2)化脓期:成脓期的治疗有两个原则:一是回乳:二是充分排脓。
治疗:清热解毒,排毒透脓,方选散结丹1号或透脓散加减:当归、生黄、穿山甲、川、皂角刺、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黄芩、金银花、桔梗、生甘草、焦山楂、焦麦芽。外科:呈放射状切开引流,以免伤及乳络、乳晕、乳头;乳房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管穿刺抽脓,外敷乳腺治愈膏(贴)或金黄散;亦可用火针引流,用一根较粗的金属针(4毫米)或三棱针,用火焰烧红,快速刺入脓肿处。然后迅速拔出。溃后期:此期治疗以排脓提毒为法,汤[yao]选用四妙汤加减:炙黄芩、当归、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炙甘草。局部切排脓后用八二丹或九一丹提脓排毒,并用[yao]线引流,若脓出已净,可改用生肌散收口,并用红油膏纱布外敷;如有袋脓现象,则可用垫棉法治疗,使脓液不致潴留;如果形成乳房部窦道,则可用五五丹[yao]捻插入窦道,以腐蚀管壁,待脓液消失后,予生肌散促进窦道愈合。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晋《针灸甲乙经》里就出现了乳痈之名:“乳痈有热,三里主之。”历代文献中还有称本病为“妒乳”、“吹乳”、“乳毒”等。
病因病机
急性乳腺炎以哺乳期出现者最为常见,此阶段乳腺炎的比例达到急性乳腺炎总数的90%以上。哺乳期出现的乳腺炎,中医称为“外吹乳痈”。病机为乳汁郁积,内有肝郁胃热,或夹风热毒邪侵袭,引起乳络闭阻,气血瘀滞,从而腐肉酿脓而成乳痈。其中乳汁淤积是最常见原因之一。
乳汁淤积
初产妇乳络不畅,或回乳不当,或乳头破损后,惧怕疼痛不愿哺乳,均会妨碍乳汁排出,引起乳汁淤积,宿乳蓄积,化热酿脓,而成乳痈。乳汁淤积是乳腺炎产生的前提,乳汁内存在丰富的蛋白质、水分、糖分等,这些原料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很好的培养基。
婴儿吸吮过程中口腔内会有多种细菌,但若乳汁排出通畅,尚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和成语所说“流水不腐”同理;但倘若因为乳多食少、或怕痛拒哺等原因导致乳汁排出不畅,局部淤积,则极易产生哺乳期乳腺炎。《圣济总录·乳痈》曰:“然此病产后而有者……新产之人,乳脉正行,若不自乳儿,乳汁蓄结,气血蕴结,即为乳痈。”说明乳汁淤积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肝胃蕴热
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新产伤血,肝失所养,若忿怒郁闷,肝气不舒,则肝之疏泄失畅,乳汁之分泌失调;或饮食不节,胃中积热,则肝胃失和,肝郁胃热阻滞乳络,乳汁淤积,气血瘀滞,热盛肉腐,终成乳痈。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前提,而肝胃郁热则是重要诱因。
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过食厚味的情况比较普遍,加之产后抑郁、愤懑等原因导致肝气不疏,极易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我们临床就常见到一些乳腺炎的患者,本身哺乳过程比较顺利,生气后出现乳房胀痛加重,加上哺乳不及时,很快出现了乳房积块、红肿,到医院后诊为急性乳腺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乳痈》云:“此症总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男子生者稀少,女子生者颇多。”道出了肝胃蕴热这一病因。
外邪侵袭
新产体虚,汗出腠理疏松,授乳露胸,容易感受风邪;或外邪从破碎的乳头处乘隙而入;或乳儿口气焮热,含乳而睡,热气从乳孔吹入,均可使邪热蕴结于肝胃之经,闭阻乳络,变生乳痈。
辨证论治
急性乳腺炎基本病机是乳络不畅、肝胃经气壅滞,常分为气滞热壅证、热毒炽盛证、正虚毒恋证、气血凝滞证几种证型。
气滞热壅证
这是急性乳腺炎的初期阶段,症见乳房结块,排乳不畅,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胸闷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宜疏肝清热,通乳消肿。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壅滞者,加鹿角霜、漏芦、路路通、木通等;偏于气郁者,加枳壳、川楝子;偏于热盛者,加生石膏、鲜生地黄;新产妇恶露未净者,加当归尾、益母草,酌减凉药;需要回乳者,加生山楂、生麦芽等。
热毒炽盛证
这是疾病的中期阶段,症见乳房结块增大,肿痛加重,焮红灼热。伴壮热不退,口渴喜饮,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减。舌质红,苔腻,脉弦数。
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可使用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
正虚毒恋证
此阶段是疾病的后期,此时局部已溃脓,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清稀不尽,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或低热不退,饮食量少。舌质淡,苔薄,脉弱无力。
治宜调补气血为主。使用八珍汤加生黄芪、制香附、陈皮等。
气血凝滞证
若疾病初起阶段应用大量抗生素或过用寒凉中药,则乳房结块,质硬不消,微痛不热,皮色不变或暗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涩。
治宜疏肝理气,祛瘀散结。选用四逆散加鹿角片、山甲、桃仁。
一般的急性炎症治疗通常会以清热解毒为主导,然而产后妇女体质偏阳虚,此时不能过用寒凉之药,否则会导致乳房结块经久不消,日后此处易反复发作乳腺炎。《仙传外科集验方》指出“初发之时,切不宜用凉药冰之,盖乳者血化所成,不能漏泄,遂结实肿核,其性清寒,若为冰药一冰,凝结不散,积久而外血不能化乳者,方作热痛蒸逼乳核而成脓,其苦异常”,说的就是早期过用寒凉之品所导致的副作用。临床上一些患者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也属寒凉之品,用药后虽体温恢复正常、乳房红肿消失,但遗留乳房硬块,经久不愈。以疏肝理气、祛瘀散结为治法,对慢性肿块的消散有较好效果。
断奶期间发生的乳腺炎并不少见。这是因为产妇猛然减少哺乳次数,乳汁的分泌量并未骤然减少,故乳汁淤留于局部,加之肝郁胃热或触冒风寒等外因,极易导致乳腺炎的发生。为避免回乳期间乳腺炎的发生,对于乳汁量较多的患者可配合药物回乳。
回乳时麦芽、山楂药量一定要大,小剂量麦芽有消食开胃的作用,甚至有一定催乳效果,大剂量则耗气散血而回乳。究其机理,因“妇人乳汁为血所化”,大凡消食之药若应用过量,皆有伤血破气之弊,“以其能乏气血化生之源”,此即麦芽、山楂回乳之理也。
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1、针刺
取患侧肩井穴或足三里穴,毫针刺入,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10分钟捻转1次,每日针1次。严重者可针刺双侧。发热者加刺曲池或大锥穴。还可用三棱针点刺背部,即暴露患者背部后,可在肩胛区找到数个浅红色如粟粒大小的反应点,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并用手挤出少量血液。每日1~2次,常于治疗3次左右时即可取效。
2、艾灸
用葱白或大蒜捣烂,铺于患处,用艾条熏灸,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3日为1疗程。
3、推拿
患者取坐位,医者用一只手在乳房红肿处轻轻按摩2分钟,再自乳根部向乳头方向推进数次,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轻捻乳头,同时左手按压乳中穴,再以双手轮换轻按乳房,使乳汁流出。反复进行3~5次,可使淤积的乳汁充分排出,每日治疗2次。此法简便易行,患者自己亦可操作,对急性乳腺炎初期效果极佳,有些患者经1~2次治疗即可治愈。
4、穴位注射
取郄上穴(坐位,伸肘仰掌,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上中13交界处两筋之间,按之有酸痛者),常规消毒后,将注射器垂直刺入约2cm,强刺激,有针感后,注入丹参注射液2~4ml,隔日1次。
5、理疗和热敷
予微波或频谱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或可用60~70度的热毛巾热敷局部,每次10分钟,每日可行数次。
6、塞鼻法
予鲜芫花根皮适量,捣烂后搓成细长条塞鼻,约20分钟左右,至鼻内有热辣感时取出,左右交替使用 ,每日2次,3日为1疗程。
乳汁淤积怎么办
首先,在患乳皮肤涂抹少量的润滑剂,左手端托患乳,然后用右手的四只手指,也就是食指至小指,采用推、揉、按的手法,疏通患乳的硬结、肿块。
然后,再用右手的五只手指的指腹顺输乳管的放射方向从乳根至乳晕部,轻拿揉抓,疏通淤乳。
最后,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夹持患侧乳晕以及乳头部,不断向外轻轻挑提,淤乳就会喷射而出。重复上面的手法,直至淤乳排尽,乳房松软为度。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先用神灯照射患如10-20分钟,再使输乳管充分扩张,接着用中医手法治疗,这样疗效会更好。
乳汁淤积是怎么回事?如何检查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乳汁淤积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病理临床上较常见的乳腺结构不良、炎症、肿瘤的压迫造成,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他物质阻塞导管以后,乳汁排出不畅而淤滞在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如果不继发感染可长期存在,囊内容物变稠,随时间的推移可使囊内水分吸收,而使囊肿变硬。囊肿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内面衬以很薄的上皮细胞层,有些地方甚至脱落,囊内为淡红色无定型结构物质及吞噬乳汁的泡沫样细胞,囊肿周围间质内可见多量的单核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还可见小导管扩张及哺乳期腺小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