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岳飞传》有感-三年级读后感150字
今天,我读了这本书,它讲的是一个叫岳飞的人的故事,他是北宋的一位武将。他有三个朋友分别叫张显、王贵、和汤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练武。他妈妈希望岳飞做忠臣,流芳百世,就在他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为抗金兵,勇战沙场,即将打败金兵。被秦桧陷害死于风波亭,我知道,岳飞是位忠臣,抗金大英雄。
仿唐诗一———期盼
仿唐诗一———期盼
金鸡一鸣新年到,
火花四散爆竹炸。
大鱼大肉不期盼,
只是希望【yuerzhinan.com】放烟花。
读《勤学》有感_三年级作文150字
学了《勤学》这篇课文后,我知道古代人这么辛苦啊!古代人在没有电,没有纸的情况下,可是他们还能这么努力的学习,真叫人佩服呀!
有的人家里没有钱点不起油灯,就利用自然界的白雪和萤火虫来照亮读书,还有的人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他们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和他们相比好多了,今后我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
通过学习《经典与成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我一定能比古代人更加勤奋学习。
读《城南旧事》有感-三年级读后感350字
童年是树,树上有我们永恒的记忆,童年是水,虽纯洁却匆匆流去,童年是山,沉默不语却花样繁华!《城南旧事》倾注了那林海音的忧愁、欢乐,对于她来说,最值得回忆的,不是她在新家的时光,而是她难以忘怀的老北京的童年!
这本书叙述了一个名叫英子的女孩在北京胡同生活时发生的一些事。
在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看海去”。其中英子的天真无暇,她那双童真的眼睛。那个大男孩对于弟弟深深的愧疚之心,都让我十分感慨,想,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恶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没有争名夺利,没有恶意的谎言的社会里,那该是有多么幸福啊!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作者林海音细致又饶具魔力的文笔和她超逸的文字风格,她通过英子的双眼道尽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我喜欢城南旧事,不单单因为这是一本故事,它也是梦幻的,在读它时仿若音乐,轻轻的扣动着人心。
读《目送》有感_三年级读后感300字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次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这是《目送》中给我印象很深的句子。
其实我们都知道时光不可以停留,无论我们想不想,都不会因我们的想法而改变。由此我想到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代,那些曾经无话不说的小伙伴现在却是各奔东西,只因为我们踏入了不同的学校,有了不同的圈子,可能还因为学校的质量不同而【https://www.yuerzhinan.com】有了些许的不同。
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我想我们都是一群下面的人,因此我们什么也可以没有,可以没有朋友,衡水中学的学霸们通常是认不得自己同窗三年的同学,我们只要一心学习,不用干活,不用洗衣做饭,每天只有假装正经的学习,所以我认为学习应该成为中学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应该好好静下心来欣赏路边的风景,个三差五的约同学出去游玩,学会愉快的生活。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_读后感200字
我最喜欢的书是唐诗三百首,因为我喜欢中国古代诗人们的文采。
比如大诗人孟浩然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我们知道草虽然干枯被燃烧,但是等到来年它们的根依然可以发芽,长出绿油油的叶子,可见它们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这也激起我好好学习的动力,让我遇到任何如草被烧的困难的时候,都能克服。
这更让我觉得中国五千年文明古国,博大精深,古人的文采影响到我,唐诗中的很多诗句至今都让人们心生敬畏。
所以我爱唐诗三百首。
读唐诗有感-记叙文500字
暑假里,我读完了《唐诗三百首诵读本》,这本书收录的全是唐诗佳作。唐诗,短短的几行字,却意境深远。
我上幼儿园时就喜欢读诗,对诗人的称号非常感兴趣,你看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刘禹锡是诗豪,李贺是诗鬼,还有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杰王勃、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是不是号如其人,很有意思呢?
唐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而《唐诗三百首》更是唐诗中的精华,广为流传。比如“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等诗句,早已成了我们童年的歌谣。我最喜欢李白的诗,因为他的诗想象力丰富,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且他的诗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如《春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歌都非常优美。
还有一些诗,虽然简洁,但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我了解了生命力的强大;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我明白节约粮食的意义;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们体味到浓烈的朋友之情;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感受到母爱的崇高伟大。
每当我打开《唐诗三百首诵读本》的时候,我会感觉这本书像有魔力一样,百看不厌,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当我合上书的那一刹那,觉得眼前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我爱唐诗,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是因为唐诗的美。
读《烽火三少年》有感-记叙文400字
暑假里,我在图书馆借阅了《烽火三少年》,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满腔热血在心中震荡,仿佛自己被带到了那个烽火弥漫的年代。
这是一个发生在沂蒙山区的抗日战争故事。机智、勇敢的三位少年为了营救一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而历经艰难险阻。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名叫石头的小男孩。他虽然只有九岁,却无比英勇。他在黑夜里悄悄尾随姐姐上虎头崖寻找受伤八路军,为保护藏在自己家炕洞里的八路军想方设法把锅给砸烂,攀上深不见底的石缝里采草药……
书中的情节让我几度泪目,三位少年英勇无畏的精神更让我自愧不如。我深知今天的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来之不易,那是无数共产党人浴血奋战换来的,是无数的英雄儿女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我明白有国才有家,先有国后有家。
我感慨自己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何其有幸。但是我们又肩负有着“少年强则国强”的使命。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知道当下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用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丰满自己的羽翼,实现自己的梦想。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成更加璀璨的“中国梦”!
读《改过》有感 _小学三年级作文250字
在国学课上,我学习了《经典与成长》中的第7课《改过》。文中有一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让我很有感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人谁没有过错呢,但是,有错能够及时去改正,就是最优秀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犯错。记得有一回,我从外面玩耍回来,洗手后把一手凉水就泼在了正在工作的爸爸身上,一时弄得爸爸衣服上、座椅上、电脑上全都是水,严重影响了爸爸的工作。后来妈妈批评并教导我,不可以伤害别人,伤害别人就是犯错,以后不可以发生这种事情,听着妈妈的话,再看看爸爸湿湿的衣服,我惭愧的低下了头。现在我再也没有这样了,妈妈还夸我呢!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犯错,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过错一定要改正,就是一个好孩子!让我们记住:“过而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