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作文400字(合集9篇)

《三字经》读书笔记_三字经读后感800字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从“苟不教,性乃迁。”到“知某数,识某文。”告诉我们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而学习的方法,贵在专心。“昔孟母,择邻处。”里面蕴含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样:他家世代都是种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时候时,方仲永就已经会作诗,由此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于是父亲就一天到晚带着方仲永去写诗、赚钱,不让方仲永去学习。直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写作才华仍和五岁时的写诗水平一样,到了二十多岁时,他的才华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这不正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吗?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又让我懂得,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好的老师和朋友。正所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诉了我们十进位算术方法,什么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诉了我们“春夏秋冬”、“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从“地所生,有草木。”到“丝与竹,乃八音。”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稻梁菽麦黍稷”等许多丰富的知识。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作文400字(合集9篇)

《三字经》读书笔记600字

初会《三字经》,是刚入小学时的事。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踏入校园不久的孩童,哪里懂得那些文字后蕴藏的深厚哲理,不过是面对学校布置下的经典诵读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虽是记得个滚瓜烂熟,却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能博得老师的一两句表扬也就满足了。

再读《三字经》,依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开始本以为只要会背就行,心中还暗自雀跃了一番,默默感谢了荷花池小学的启蒙教育,帮我省却了再次背诵的时间。可老师接下来需要理解的要求让我长叹一声【yuerzhinan.com】,不得不无奈的又拾起这部当初让自己头痛至极的奇文怪字。可是,毕竟是年长了七岁,随着时间的流淌,我的人生阅历已早已大大超越了七年前的自己,对古文字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再加之是在假期,时间上更为充裕,重拾这部著作,不必如同当年那般囫囵吞枣。细细品味后,我开始渐渐明白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领略到那些三字短句的魅力所在,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对《三字经》所下的定义。这看似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语句,却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博古通今,字字含义深刻,句句深入人心,凝聚了古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精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开学之后,在博通古文的胡老师的指引下又读《三字经》,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惊喜,不一样的收获。读《三字经》,方知孔孟之练达睿智,历史之广博丰富,中华文化之深奥精微。“中不偏,庸不易”,“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上帝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成为璞玉的机会,可是,为何人与人之间竟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是社会不公吗?是先天注定的吗?不,我想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我们堕落、颓废的理由。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须得学会付出努力。像播种一般,只有洒下汗水,辛勤付出,才能迎来收获成功的果实。如果今天的你不把握大好时光,不努力学习,却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自己的懒惰寻理由,整日怨天尤人,那么将来你注定一事无成。如果你愿意刻苦磨练自己,愿意为自己的明天努力付出,那你一定会苦尽甘来,上帝定会赐予你变为璞玉的机会。我们的明天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今天的你定不会错失成为美玉的机会。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这是作为“人”所必须遵从的准则。父母给予了我们至深至纯的爱,从小到大,他们为我们操碎了心,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牵绊着他们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孝顺父母,不心怀感恩。想想今天,有多少孩子以青春期、叛逆期作为借口,理直气壮地顶撞父母,与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又有多少人不断为自己找寻借口,想着日后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眼前人,善待为我们无怨无悔付出的父母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流泪,错过了才道惋惜。

都说不同的年龄段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名著会有不同的感慨,我想,读《三字经》也是如此吧。或许,再过十年,或是更久以后,我回头再来翻阅这幼儿时期开始的启蒙教育读本,从中得到的感悟又会是另一番境界了......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作文400字(合集9篇)

书——教我学做人

书——教我学做人

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县凤城美法小学六年(2)班 苏云菊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质本来是相同的,但是要真正学会做人,还需要有人做你的向导。教我学做人的人和物数以千计,然而,最使我信任和和依赖的却是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结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确实,我也有同感。
一次,我读了这样一篇文章——《好孩子》,文中写了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后主动写信向姑妈认错,从中,我体会到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感受到我们做人要做个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人。
又一次,我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辨日》,文章通过两个小孩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把孔子难倒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让我体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正含义,教我学习是不能满足的。
还有一次,我在阅读课文时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难忘的一课》,文中通过作者亲眼目睹台湾同胞学汉语的一堂课,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思想,从而让我明白:做人要做一个爱国之人,要学好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文化,将来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
书使我明理,教我做人。它教我要做个像鲁迅一样珍惜时间的人;它教我要像《她是我的朋友》里的小男孩那样,乐于助人;它教我要像蜜蜂那样勤劳;它教我要像《滴水穿石》里的小水滴那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它教我……书是我的密友,是我做人的导师,它让我懂得明辨生活中的是非曲折。
书教我学做人。



指导教师:蔡玉琴
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大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作者能在老题材上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情趣,读后使人意味深长。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作文400字(合集9篇)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初中读后感600字

我是从三岁多时开始认识《三字经》的,那时,妈妈常常给我听《三字经》的录音,慢慢的我记住了几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但却对每一句的意思不明了。

上小学以后,老师又带领我们一起诵读《三字经》,在学习和诵读的过程中,我渐渐了知道了许多的故事明白了许多道理。

从“香九龄,能温席”这句中,我知道了尊敬、关爱自己的父母,是孩子应该做的。从“玉不琢,不成器”这句中,我知道了一块好玉,不经过雕刻成不了玉器,人也一样,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会懂得各种知识和道理。从“幼不学,老何为”这句中,我明白了我们必须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从“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中,我明白了做晚辈的要尊敬长辈。从“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句话中,我明白了连动物都知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劳动果实。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是“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一句。

“囊荧”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yin),“映雪”讲的是晋朝人孙康的故事。

车胤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

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到了冬天,映着雪光读书。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相,封德阳县侯。车胤、孙康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他们的故事一直激励我在学习的路上不畏困难,一路前行。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诵读《三字经》,教会我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如何对待自己的长辈,如何去做事,以后我仍要继续学习、诵读《三字经》。

我学滑滑板_写学滑板的作文550字

那年暑假,我学会了滑滑板。

那天,我哥哥依我的要求给我买了一个滑板。滑板拿到后,我激动万分,迫不及待地地直接跑进小巷中,开启了我的学习“滑板之旅”。

放下滑板,我就抬起左脚,踩了上去。我就像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牛,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我才把右脚也踩上滑板,还没立起身体呢,滑板就发起了倔脾气,把我直挺挺地掀倒在了地上。“碰!”这沉闷的声音,让我自己都不禁觉得疼。我一边揉着火辣辣的背,一边嘟嘟囔囔:“什么玩意儿啊!这也太疼了吧!早知道这样,我之前就应该扶着点墙,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过,抱怨归抱怨,练习归练习,这点小挫折怎么能浇灭我那颗热切的心呢!

吃一堑,长一智。我再次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滑板,双手扶着墙壁,一点一点地挪动了起来。滑板如慢吞吞的【www.yuerzhinan.com】乌龟往前滑着。好景不长,热爱土地的我又一次亲吻了大地。

嘿,我就不信邪了啦!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我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摔跤,真可谓是“屡败屡战”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阳渐渐落下,天空中的归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是在嘲讽我的无能。风温柔地吹着,树枝也摇摇双手,知了趴在树干上不停地唱着歌,好像在为我加油鼓劲。雾霭四起,路灯也渐渐亮了,我却依然独自一人在不断地“自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地学会了滑滑板!

嘿嘿!果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呀!

我喜欢《三字经》-叙事作文650字

我在上幼儿园的时侯,爸爸妈妈就教我读了《三字经》中的一些内容,但那时候人小,只能赶个口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含义不甚了了。最近,上了四年级的我,再次用心地读了《三字经》,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惊叹这文化经典的魅力。《三字经》,语言简洁,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这本启蒙读本,历经七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依然被人们热情地传送。《三字经》,我喜欢你!

当我读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识义。”时,我就能欣然接受父母的指教和老师的批评,能坦然面对成长中的失败,因为我知道: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去接受严格的教育就无法真正的成长为一个明事理的、富有才华的人。

当我读到“香九龄,能温席”时,我就为自己曾经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众星捧月般呵护我时,我以小皇帝自居而脸红。而每当此时,我的眼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东汉年间,严寒的冬夜,九岁的黄香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暖温被窝,等爸爸妈妈安睡。每当此时,我就很想为父母做点什么,我回为自己那下晚班归来的爸爸送上拖鞋,递上热茶;为干家务累得腰酸背痛的妈妈捶背。

有一次,爷爷过生日,家里来了好几个和我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当妈妈把刚洗好的一盘草莓放到桌子上时,我们几个孩子便哄抢起来,都想挑最红最大的,妈妈见状,对抢的最起劲的我说:“忘了‘融四岁,能让梨’了吗?”我从盘子上移开了抓满了红红的草莓的手,很有礼貌地请小表兄弟、表姐妹们先吃,他们看我很有礼貌,也都表现得谦让起来。

《三字经》,这本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是南宋王应麟送给我们少年儿童的礼物,它内容丰富,韵律优美,脍炙人口,读起来富有趣味而又能启迪人认识世界,去不断完善自己。我喜欢这本难得的启蒙读本,我喜欢这宝贵的精神佳肴!我喜欢《三字经》,我也希望它能滋养更多的小朋友的心灵。

《三字经》读书笔记600字

随着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三字经》,学习国学的热潮也悄悄兴起。于是,我对照讲解,开始认真阅读起《三字经》这本古老却经典的著作。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学习《三字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学知识之前必先学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学习中,成绩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也启发了我们,当今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为人师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另外,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现在好多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们能从小好好学习《三字经》,那么我们是否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觉得读《三字经》、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三字经》读书笔记600字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经典的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上都会受益匪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具有开放性思想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我都会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他为了统一中国,加强训练精兵。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中国做了奠基。统一中国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

时光流逝,有些东西会被遗忘,但有些东西却被传承下来,《三字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了下来。她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精华,也为中国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字经》这坛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弥香,在新时代的今天,教化人心,必将永远地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良师益友”,让我们静下心来,捧起书,在淡淡的的墨香中与哲人会面,与良友交谈,增识长慧,开悟人生。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书,读书吧!

我学钢琴

在我四年级升五年级的那一个暑假,我接触了钢琴,是被强行接触的。

因为妹妹想学钢琴,家里的人自然是同意。姐姐也来兴致,也想学了。妈妈看了看我说:“你要不要一起去学呀?”我一听,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一个男子汉,学什么钢琴呀。要学就学跆拳道,武术那样的,多帅气呀!”妈妈想了想,说:“那以后他们一起,你就只能一个人走回家啰。”

“嗯……好吧。”我不得不服。

妈妈第二天就给我们报了个钢琴班。那个老师,对我们简直是“一把屎一把尿”地“养”我们。但是,我对钢琴没有什么天赋,一个班上课时,让我们对着数字读音,我呢,不是“嗦”和“啦”弄混了,就是“咪”和“发”弄反了。那些比我不知小多少的小朋友都能辨认了,哎!脸都丢没了。

我记得有一首弹的最熟的曲子叫《草原英雄小姐妹》,其中我最熟的一段音是这样的:啦咪咪嗦啦……(当然是死记硬背的)这首曲子是两个人弹的,一个人弹不好听,两个人弹才优美。我和姐姐配合得极好,老师在一旁眯着眼睛听,似乎听得如痴如醉。

有一次,老师竟然让我自己去弹(练习),我弹得断断续续的。忽然,我看到一个数字“七”突然停了,脑子里一时半会竟全是空白,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时,一片喧哗声使我更加想不起了。我静下心来,想了一遍又一遍,居然想通了。

是呀,钢琴就是让我们隔离外界的喧嚣。钢琴练就了我的毅力,带给我细心,更给了我认识世界的人生道理。

我学钢琴-关于爱好作文1300字

一年春节,妈妈带我去表姐家做客。一走进表姐家,我便被一阵优美的音乐声吸引了。跟随着音乐声,我来到了表姐的房间,只见表姐的手指在琴键上轻快地跳跃着,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美丽的森林中快乐舞蹈,听着听着,我沉醉在美好的幻想中,也就在那一瞬间,那钢琴梦想的种子便在我心里偷偷地萌芽,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钢琴。

一回到家,我便跟妈妈说我要学钢琴。妈妈说:“孩子,学钢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你能坚持吗?”我坚定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能行!”妈妈见我这么信心十足,便答应我第二天去吴老师那学钢琴。

开始上课了。一看到钢琴上黑白相间的琴键,我便兴奋得不得了。我学得很用心,老师总夸我是个天生学琴的料。我也从一级练到了三级。

后来,老师便让我报名参加第五届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海口赛区)大赛,我十分激动。心想着一定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那时我的参赛作品是《牧民歌唱毛主席》,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从老师那学琴回来,我就赶紧把作业做完,一有时间,就在琴凳上认真地练起琴来,有时练不好的地方,我就会专门挑出来反复地琢磨,反复地练习,大多数的时间也都花在了练琴上面,直到练得滚瓜烂熟,没有一点错音,我才肯罢休。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初赛时,我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晋级亚太地区的决赛,爸爸妈妈都夸我有毅力,有勇气,能担当,我心里乐滋滋的,竟飘飘然起来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决赛我同样能取得好成绩。

离决赛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我练琴的时间却变得越来越少。妈妈发现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思涵,这次是亚太赛区决赛,来自不同的省份的同学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你可一定要抓紧时间把曲子练好呀……”面对妈妈的提醒,每次我总是左耳听右耳出,总觉得决赛和初赛弹的都是同一首曲子,没什么好练的。

比赛的那天终于到来了,我信心十足地和同组的选手们走进了比赛现场。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幻想着自己坐在台上那神气的样子,心想着一会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心里竟偷乐起来,好一阵我才从幻想中醒过来。听着听着,我怎么越来越紧张起来了,心里越来越没有底气,只见选手们那一双双手在88个黑白琴键上来回跳动;顷刻,短促轻巧,恍如蜻蜓点水;霎时,沉重有力,仿佛雄鹰展翅;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汹涌澎湃。那从容的神情,好像在聆听大自然独有的天然乐曲。顿时,我意识到,在这么多选手面前,自己还真算不上是最优秀的,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那次决赛,我只获得了优秀奖。尽管家人在不断地祝贺我,但我深深地知道:要想演奏出动听的乐曲,要想像郎朗那样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家,只有抱着谦虚的态度来练琴,只有不断地努力进取,才可能取得成功。

回来后,那次决赛就像是我的一位知心朋友,一直陪伴着我,每当我有所松懈时,他总能及时提醒着我,鼓励着我不断前进。

现在,我已经练到八级了,尽管现在面临的学习难度越来越大,我依然坚持着我的初衷;有时看着五线谱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音符,我也有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但我不怕,因为我有梦想,我一定会为了我的梦想而努力。每天,我总要抽出时间来练练琴。激昂的《C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优雅的《梦中的婚礼》,节奏强烈、急促的《塔兰泰拉舞曲》, 低音笨重、悲伤,高音灵巧、快乐的《波尔卡》……都让我沉迷于其中,一弹起这些曲子,我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精灵,沉醉在美妙的音乐王国里。

钢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它让我的童年充满了色彩,使我的生活不再单调,因为,我和钢琴有说不完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总能启迪着我,让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