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记叙文600字
当我读完 《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这本书时,我能深深感受到“小萝卜头”宋振中和他一家人的苦。先是他爸爸宋綺云同志被抓,再是***妈徐林侠同志和“小萝卜头”被骗到白公馆时,“小萝卜头”的兄弟姐妹是非常难过的!
自从爸爸妈妈被抓,“小萝卜头”的兄弟姐妹们都过着艰苦的生活。老大和老三在江苏老家,其他孩子留在蒲阳村,后来被好心的地下党同志收养,还给他们上了学。
在白公馆中,因为牢房里的阴暗潮湿,常年见不到阳光,吃的都是发霉发臭的饭,“小萝卜头”营养不良导致头大,身子小,所以狱友们才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聪明,机灵,狱友们都很喜欢他。不知不觉,“小萝卜头”到了上学的年纪,在狱友们的一致强烈要求和几次斗争下,终于国民党反动派才答应让罗世文同志和车耀先同志教学。“小萝卜头”聪明,好学,在条件极差的牢房中刻苦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两位老师都很喜欢他。但很不幸,两位老师和他最亲爱的张露萍阿姨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后,“小萝卜头”非常伤心,也痛恨极了国民党这些大恶魔!于是聪明机智的他在狱中为地下党同志传送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可惜,那些国民党反动派太可恨了!在去往重庆的路上,残忍地将他的父母杀害!竟连“小萝卜头”一个几岁的孩子也不放过。我真是恨透这些敌人!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小萝卜头”在那么差的环境中还艰苦的学习着,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再想想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深知,我们有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眼下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读后感800字
暑假里我读了几本红色经典书籍,其中《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这部作品讲的是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故事。小萝卜头的爸爸被反动派抓了起来。为了救爸爸,妈妈带着不满周岁的小萝卜头去给爸爸送换洗的衣服,就这样,他和妈妈也被特务抓了起来。他们一家被囚禁在国民党反动派最黑暗的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监狱里。
牢房又窄又小,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小萝卜头每天吃着发霉发臭还夹着砂粒和老鼠屎的饭菜,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服。转眼,小萝卜头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十分渴望学习,但国民党特务不同意。经过爸爸和难友们的一次次集体斗争,小萝卜头终于争取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没有纸,妈妈就把卫生纸裁了裁用线缝成本子;没有笔,妈妈就www.yuerzhinan.com将剩下一点点的铅笔头用剪刀削了削;妈妈更是用平日里积攒的小布头千补百纳地缝制了一个小书包。这些对小萝卜头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所以他在上课的时候才舍得用笔和纸,平时都用小石头在地上画。
时间过得飞快,小萝卜头在狱中待了长达8年,他和狱友们一样遭受着敌人残忍的折磨。但正是这样一个一生都生活在皮鞭声、镣铐声和特务的嚎叫声中的孩子,却用他的聪明才智成功地传递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
时局变化的很快,我们的人民解放大军自突破长江天险向江南全面挺进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敌。蒋介石不得不再次大踏步撤离,离开大陆进驻台湾岛,但他没有忘记被关押在各地秘密监狱里的革命烈士。他秘密召开会议,要把所有在押的革命烈士一个不留地全部杀掉。第一批被杀害的就是杨虎城将军和小萝卜头及他的爸爸妈妈。
1950年春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天,也是小萝卜头牺牲后的第一个春天。沐浴在春天温暖阳光的人们,忘不了严冬的酷寒,在大地回春之际,人们纷纷来到曾是人间魔窟的“白公馆”,向烈士凭吊。正是在这儿,抛洒了千百个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碧血。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啊,而小萝卜头的童年却是幽暗的。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都那么勤奋、刻苦的学习。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
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读后感600字
今年暑假在读一本好书活动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
这本书我连续看了好几遍。看到小萝卜头的遭遇,我的心情五味杂陈,难以平复。我同情小萝卜头在牢房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敬佩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努力学习的精神,更痛恨毫无人性的敌人。
小萝卜头几个月大就和妈妈一起关在女牢里,吃的是和大人一样的霉米饭和烂菜帮子,霉米饭里甚至夹杂着老鼠屎和沙粒。我们现在呢?吃的是香喷喷的白米饭,美味可口的菜肴,各式各样的甜点……可是有些孩子吃的时候还挑三拣四,甚至浪费。
小萝卜头住在阴暗潮湿,狭小的牢房里,终年不见阳光。我们现在呢?住在舒适,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凉风。
小萝卜头在狱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我们现在呢?公主裙,休闲服,运动装……想穿什么就什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小萝卜头在监狱里长期吃不饱,穿不暖,被恶毒的国民党反动派折磨的面黄肌瘦,脑袋大身子小。即便如此,小萝卜头在狱中依然坚持学习。在他九岁生日时,黄伯伯送他一支铅笔,他特别珍惜,不舍得用。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画画,写字。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总是趴在牢房地上写着,算着……而我们现在呢?自动铅笔,彩笔,钢笔……各类笔多得数不胜数,甚至有时莫名其妙不喜欢了,想扔就扔,想换就换。
小萝卜头的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而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正是由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读后感600字
暑假里 我读了许多红色经典 ,其中《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让我印象最深刻 。
小萝卜头从八个月大时起就开始在牢狱中度过 ,牺牲的时候也仅仅只有八岁 ,是我国年纪最小的烈士 。监狱中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再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 小萝卜头身材瘦小,脸色不好,大大脑袋上那双扑闪扑闪大眼睛却有神。所以狱友们给他起了个“小萝卜头”的称呼。小萝卜头每天生活在皮鞭声、镣铐声和特务的嚎叫声中 。经常看到自己的亲人和狱友被残忍杀害 ,他在心中立誓 ,长大后一定要变得强大起来 。也就在这时,他的父母给他争取到了学习的机会,他的狱友成了他的老师。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他们都看不到花开花落 阴晴圆缺,不管条件多么恶劣 ,他都认真学习,勤学俭朴 。为了节省铅笔 ,他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面上写, 就连寒冷的冬天,他都是趴在地上用小石子写写画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上学的时候 ,每次打扫卫生都能在地上捡到许多铅笔,有的还是新的 也被扔在了地上 。而小萝卜头却是那么节省 ,想想我们有多浪费呀 !如果小萝卜头还在看到我们这般浪费,肯定会批评我们的。再说小萝卜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还在努力学习 ,想想我们每天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 ,穿着各式各样的漂亮衣服 。热了有空调吹凉风 ,冷了有火炉烤火……我们好和爸爸妈妈争着要手机看动画片,玩游戏,有时还要爸爸妈妈喊我们起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上学就像完成任务一样 ,不能自觉学习 ……,和小萝卜头相比 ,应该感到羞愧 !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细数像小萝卜头一样的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士,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要学会勤俭节约 ,认真学习 ,拼搏向上 ,不能辜负了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前辈们 。
读《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记叙文800字
暑假,在书店我看见一本叫《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书。它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使我无法放手。
这本书的作者是“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哥哥姐姐宋振平,宋振苏,宋振西,宋振华,宋振镛,宋振亚。写了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宋振中(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监狱里与反动派顽强斗争的事迹。在狱中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小萝卜头”和狱友们每天都遭受着敌人残忍的折磨【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每天从监狱旁的审讯室里都能听见狱友们撕裂肺腑的惨叫声和狗特务们的嚎叫声。
宋振中第一次被关到白公馆监狱时,年仅周岁。在监狱里,“小萝卜头”的母亲徐林侠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儿子宋振中养大了。每天吃的是连猪和狗都不吃的馊饭菜。看着儿子两颊的小酒窝没有了,徐林侠不住地心疼。
等宋振中四岁时,因为想爸爸偷偷溜出女牢房,因喊爸爸太大声,引来了“大黑狗”杨进兴。杨进兴看到“小萝卜头”,见到“小萝卜头”就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国民党反动派有多凶狠,竟然不让一个孩子见自己爸爸。
等“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妈妈、爸爸、黄显声将军以及罗世文、车耀先等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一起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向监狱管理者提出让“小萝卜头”上学的要求。如果他们不同意“小萝卜头”上学,就更暴露了国民党特务的虚伪嘴脸。原本周养浩不同意他们的要求,后来他想了想,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不过周养浩只同意在监狱里的人给他做老师,而且还得规定每天必须由管理员押送着去上学,上完学再由管理员押送回女牢房。后来管理员送着送着就烦了,就让“小萝卜头”一个人从女牢到男牢,再从男牢到女牢。于是,“小萝卜头”便成为了这个监狱唯一的“自由人”。他也因此成了这个监狱的小小情报员,他在去男牢的路上,每天路过别的牢房,透着小窗口与里面的难友开始简洁的对话。有时帮一个牢房的人转达情报给另一个牢房的人。
当难友们知道了共产党快要胜利时,都无比兴奋,他们知道共产党早晚是要胜利的!当国民党军统特务知道了这一消息之后,继续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执行者秘密大屠杀计划。“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以及其他革命者就在这一次大屠杀中被杀害了!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奔向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不应也不会忘记历史,那些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先烈们的伟大事迹,必定会代代相传。
《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读后感600字
在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中,令我记忆深刻的读本莫不过与《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
书中讲述了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与他的父亲母亲,在国民党反动派最黑暗的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监狱里与敌人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事迹。
年仅周岁的“小萝卜头”和妈妈一起关在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的狭窄女牢里,吃的是馊味夹杂着霉味的米饭和烂菜帮子烩菜,“这样连猪狗都不吃的东西”却是他们难以下咽的饭菜。苍蝇、蚊子、跳蚤、臭虫更是防不胜防,它们和看守特务一样可恶。
从“白公馆”到息烽监狱,正如他说:”我记事时起就是“政治犯了,我已经做过好几个监狱了”。他确确实实是一名“老政治犯”,他从头到脚,从身到心,无不深深地刻印着“老政治犯”烙印。那年他只有三岁。在模糊的记忆中,我应该是外出有人背,吃饭要人喂。
学习是“小萝卜头”非常高兴的事。他没有上过学堂,但他在罗伯伯、车伯伯、黄伯伯等各位伯伯的教育下,认真地学习语文、数学、俄语等,努力成为他爸爸那样的人。
大势已去的蒋介石不得不再次大踏步撤离,进驻台湾岛,临行前,秘密召开会议,要把所有在押的革命烈士一个不留地全部杀掉。不幸的是,第一批被杀害的就是杨虎城将军和小萝卜头及他的爸爸妈妈。
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和狱友们一样遭到敌人残忍的折磨,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一生都生活在皮鞭声、镣铐声和特务的嚎叫声中的“小萝卜头”却用他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此情此景,没有亲历的人,实在无法想象。
如今,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读“小萝卜头”的英雄事迹,就要学习他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加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