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伴我成长
快乐伴我成长
——给同龄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雪:
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并和你通信。我叫钟杨薇,是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二小学的学生。希望我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从你的介绍中,知道你生活在人烟罕少的大山里,没有高楼林立的繁华,没有霓虹闪烁的热闹,却自有青山绿水的灵秀,红花碧草的芬芳……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你的作文中所描绘的山林风光、山村生活。你和城市里的小孩不同,你并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你并没有失去信心,依然认真读书,回报父母。我知道快乐的种子已播撒在你心中,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快乐正在绽放!
我和你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当我沉浮于城市的繁华喧闹与五彩缤纷之中时,我多想拥有一个僻静的角落,好让自己的思想来一次默默的沉淀;当我无奈地夹在无休止地你追我赶的竞争时,我好想让自己的脚步作一次长长的漫游……每当我疲倦于重复单调的学习生活线路与节拍时,前方就会出现一个个惊喜,如漫长的寒冬酝酿出的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如酷热的夏日过后,迎来的是芬芳醉人的秋果,于是一个个快乐点缀在我行走的路上,如一盏盏明灯伴我前行,催我奋进。
你问我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写作。写作让我懂得了苦尽甘来的快乐,当一次次的失败换得一次成功,我的心中就被甜蜜占据。面对一张张奖状和一份份荣誉,我深感和你所写作文的差距,你的文字总是洋溢着朴实自然的气息。而我写的作文往往充满了如城市街灯般的华丽,却少了那一份真情实感。从你的来信中,我仿佛看到了山里农民拼命挣钱养家糊口的景象,你们山里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手写我心,不以名累,不为利倾,何乐而不为?
此时此刻,我思绪万千……书信,是沟通城市和山林的桥梁;书信,是给予你我同样快乐的一片蓝天……同一片蓝天下,我们潜心书信,我们尽情歌唱,我们热爱生活,我们珍惜友谊……
祝
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快快乐乐!
2010年5月22日
书香伴我成长
书,为我们带来了新知识;书,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书,为我们······书中的故事,是那么得吸引着读者们。有的故事是幽默的,有的是真情的,有的是励志的,还有的是感恩的。正因为作者们的思考与想象,才会有这些色彩斑斓的故事。在我悲伤时,有的书会带给我开心;在我因失败而灰心时,有的书会告诉我"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我无所事事时,有的书会使我去大胆想象;在我······总之,它就像一位十分体贴我的玩伴!
爱书的人随处所见,鲁迅先生便是其中一位。鲁迅先生一生清贫,他最大的财产就是那些宝贝一样的书了。他爱读书,爱看书,爱惜书,【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爱抄书,所以知识渊博。我想,我们应该把鲁迅先生的"四爱"记在心中,做书的真正的主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名人名言不都是呼吁我们要看书吗?让书陪伴着我们快乐地成长吧!
书伴我成长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攀登知识的高峰;书是明灯,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或许是因为书是我在逆境中唯一的慰藉,才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妈妈周末总爱去书店购书。可能是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书,感觉它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妈妈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我对它们是喜欢得爱不释手,不分昼夜的读着。由于我年龄幼小,许多字我都是相见不相识。妈妈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你可以学习查字典呀!”一言惊醒梦中人。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学习查字典。过不了几天,我就学会了,阅读书籍就不难了。
慢慢地,我长大了,但书仍然是我的好伙伴。甚至让我成了一条书虫,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其乐融融。可是,太过入迷也会给我带来麻烦。一个星期天,妈妈有急事要出门,嘱咐我一个小时后要记得把汤的火调小,我当时只顾看书,就满口答应了。那时我正捧着一本叫《鲁宾孙漂流记》的书看得尽兴,哪里顾得了那锅汤呢?不一会就烧糊了。妈妈回来了,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妈气得大发雷霆!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仅让我学到了有益的知识,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使我学会了欣赏名家笔下的佳作,提高了作文水平和欣赏水平。每当我得到一本知识健康的书时,都会感到如获至宝,津津有味地读着,也就不会那么乏味了。
演讲伴我成长
演讲是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演讲。
自我校开展演讲课程以来,我们的课外材料积累了很多,演讲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演讲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个个身上好象都有使不完的劲。演讲增进了同学们的理解,每次演讲完,会让大家来点评,让我们能彼此了解,彼此宽容,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我们的的确确感到了演讲课演讲的好处。演讲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宣传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也是演讲者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演讲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与他人沟通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胡适在自传中举了一个例子:
所有中国学生大致都知道或多或少有关儒教的教义,但是他们对儒教的了解多半流于空泛、少组织、无系统。假若一个中国学生被请去做十分或二十分钟有关儒教的讲演,只有在这种场合,他才被迫对这题目打个草稿,并从事思考如何去表达自己。他先要想从何说起,想出他自己的意思,他对这题目的认识和印象,后再加以合乎逻辑的组织,使听众了解。
演讲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我们爱演讲,让演讲伴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