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美食_描写美食的作文600字
“晒”,以前给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晒太阳。但是现在“晒”是一种网络用语,意思是与别人分享你的一样东西或是一张照片等。“晒”如今已经成为了当下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但是我今天想“晒”的是美食。
阿荷叶浮在水面上,看到这景色我就不由自主的吟起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首诗,让人觉得真的来到了江南水乡。过了石桥,古老的街道也渐渐出现在眼前,街道上的叫喊声和吵闹声让你感觉穿越到了古代。谭家弄堂是正宗的杭帮菜饭店。我们刚点好菜,不到一眨眼的功夫菜就上齐了。
最美味的就要数谭家烤肉了,刚一上来味道就香飘十里。烤肉肥瘦相间,肉的表面被烤的晶莹剔透,十分富有光泽。边皮也烤的焦黑焦黑,光是看着这盘肉就让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肉的味道更是美妙绝伦。肉油而不腻而且质嫩爽口,边皮也烤的又香又脆,恰到好处。吃完之后嘴里还久久回荡着它的香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紧接着是豆包炖猪手,豆包鲜嫩多汁咬上一口汁水四溅,猪手香脆可口,而且甜咸甜适中,十分美味让人吃上一口根本停不下来。然后是蒜蓉粉丝虾,蒜蓉在我的舌尖上跳舞,虾也十分的有弹性,又酸又甜,爽口多汁。此时我的肚子已经圆的像个皮球,我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上,这时梭子蟹炒年糕来了。年糕表面的酱汁呈咖啡色,看起来十分光滑,梭子蟹的表面是金黄色让人很有食欲。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尝了一口,真是太好吃了!梭子蟹香甜美味没有半点腥味,年糕香甜软糯,吃完之后让人意犹未尽。这次吃的美食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徐州美食:地锅鸡-美食作文600字
我,生活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彭城——徐州。这里人美、景美,食物也美,这里有许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欢吃地锅鸡。
地锅鸡是一档徐州传统美食,偌大的黑铁锅端上饭桌,里面焦黄的鸡肉浸在褐色的汤里,青椒、大蒜点缀其间,锅的周围贴着一圈煎得外焦里嫩的面饼,菜味入饼,饼香浸菜,香味隔着好远都能闻见,也使地锅鸡流传下来,至今为止发展成徐州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地锅鸡不仅香气浓、样好看,味道也很特别。它不像辣子鸡,一辣到底;也不像糖醋里脊,酸酸甜甜,它初入口中时,味道烈,有点咸,但一咬鸡肉,就会发现它咸辣中带着丝丝甜味,就像花朵闻到了花蕊,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饼子也很好吃,吃饼时,先从露在汤外面的一头吃起,嚼着带着“锅巴”味的饼边,到中【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间时的饼就变得柔软,口感细腻,当吃到最下面时,味道突然一变,由于面饼长时间浸泡在甜、辣、咸的菜汤里,汤汁已经浸到了饼身里,甜辣可口,美味至极。通常,我吃地锅鸡时,喜欢用筷子把鸡肉一块一块剥下来,把饼子全部在菜汤里泡一泡,再用全身都是汤汁的面饼卷上嫩嫩的鸡肉,把鸡肉和饼子一起入口,那可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么好吃的美食,做法一定很难吧?其实很简单。在锅里倒进食用油烧热,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红辣椒,把切好的鸡肉块放入锅中,大火煸炒,再放入盐、酱油、糖等调料,然后加入清水,盖上锅盖,这个时候就开始做饼,把面饼贴在锅边,等鸡肉和饼都熟了以后,撒上一些白酒,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锅鸡就做好了。
地锅鸡,只是古彭城众多美食中的一样特色菜,想吃更多?那就来我的家乡——徐州吧!
游湘西墨戎苗寨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第一站到达的是湘西最古老山寨——墨戎苗寨,走进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民族,去感受墨戎古寨那独特的苗族文化。
墨戎苗寨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墨戎镇,是宋祖英的家乡。宋祖英在湘西可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也是我妈妈最喜欢的民族歌手之一。
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墨戎苗寨寨门口。有意思的是苗家人却拦着寨门,非得让我们对歌才能进去。接下来是你一首苗歌,我一首山歌对唱着,我们派出妈妈做代表对歌,妈妈大声的唱了一首《浏阳河》,获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于是我们就顺利地进入了墨戎苗寨。
走进墨戎苗寨,只见几位身着苗族盛服装的姑娘,手拉一条彩色织锦,横在我们面前,这是苗族村寨迎接客人的礼仪。凡是进寨的客人,还要在这里喝拦路酒。
拦路酒实际是苗家自酿的米酒,姑娘们用银碗盛着, 恭恭敬敬等候在路边,我们派出四名代表,完成这个仪式。四名代表亳不客气,端起来,一饮而尽。还不停咂嘴说:好酒!好酒!我们旅行团的大小成员都被苗家姑娘的热情感染了,也跟着喊:好酒!好酒!再来一碗!
喝过拦路酒之后,苗族姑娘们为我们表演了一段苗鼓舞,让我们顿时感到墨戎村民们的淳朴,热情和友善。
我们旅游团里有个李老师,还参加了苗家婚礼,他的表演引得游客们哈哈大笑。
中午,我们还品尝了苗族的风味佳肴,观赏了丰富多彩的苗族节目。
一路上,很少见到过往的村民,却看到几位身着盛装的姑娘,她们都向我们投以友善的微笑。
在古老而幽静的苗寨中,到处都是靓丽的风景,令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被周围浓郁的苗家文化陶醉。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个奇特,美丽,充满智慧的民族。
导游告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两年旅游业火爆起来,,一些年轻的女性村民回到家来,在寨里的旅游开发公司就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稳定,越过越红火。
离开苗寨前,我们参观了银饰品店,爸爸妈妈买到称心如意的银子保健杯和银手镯。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啊!
小作者简介:曹孟博,11岁,岳阳市经开区东城小学五年级学生。是一名有着奇思妙想的鬼马少年,多才多艺的音乐小王子,喜欢看书、唱歌、街舞、钢琴、运动、在学校曾获得“优秀班干部”。
千户苗寨美食400字
第一次来到贵州凯里千户苗寨,给我印相最深的,除了美丽的风景,那就是美食。
千户苗寨依西江边陡峭的山坡而建,由远望去,只见连绵的黑灰色瓦片,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很是壮观。在品尝的各种美食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地鼎鼎有名的特色美食:贵州凯里酸汤鱼。
来到千户苗寨,我们一行人直奔酸汤鱼而去。为了学做鱼手艺,我们围着老板一边询问一边观察。只见老板将黄里透红的当地锂鱼先去鳞后洗净全身和鱼腮,但不去腮。接着开肠破肚取出苦胆,但肠肚原封不动,肚子里的血也不冲洗。弄好后直接将整条鱼放入当地的冷山泉水中开煮,接着倒入用米汤等发酵而成的苗家秘制酸汤、大蒜、姜片、香草、小米辣,待水涨后煮10分钟,放入西红柿再煮20分钟,撒上葱花,一锅香气扑鼻的酸汤鱼就抬到我们的餐桌上。我眼疾手快,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用汤勺晃开汤表面的佐料,只见汤红通通的,鱼肉白嫩嫩的,使我馋涎欲滴,巴不得先尝为快。但我还是强忍着口水,先舀了一碗红汤递给同学的幽默老爸。他先闻了再品,摇头晃脑,半天才竖起大拇指,说了二个字“极品”。接着大家纷纷来品尝,我也舀了一碗,汤酸中回甜,肉鲜中带嫩。最后,老板告诉我们很多做酸汤鱼的秘诀:鱼是稻田里的原生态鲤鱼,用酸汤煮,鱼味重、鲜、香;香草有天然的清香味,西红柿有提鲜、调色的作用。
每当回想起贵州凯里的酸汤鱼,我还是会馋涎欲滴,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机会我还想再次去千户苗寨探密苗族文化和美食,您想去吗?
云南师大附小金江校区五(5)班 赵成
邮箱:
家乡的美食-关于美食的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在蚌埠,那里有许多的美食:馄饨、烧饼夹里脊、小龙虾……最美味的非元宵莫属。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小吃店——雪园。只要店门开着,每次去的时候,都能看见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人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在等候的时候,我就喜欢从窗口观看元宵的做法:先把糯米面和好,捏成一个像碗的形状,把调好的馅儿放进去,再把它们搓成球形,让它在沸腾的锅里面舒舒服服地泡上一个热水澡,等它们都浮出水面,白白胖胖的元宵就出锅了。还没等服务员把元宵端到面前,我就已经闻到了元宵的香味了。牙齿先咬开元宵最外的一层,里面的馅儿闪闪发光,十分诱人,味道也香甜软糯。元宵的馅儿有很多:山楂、芝麻、桂花……任你选,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这两年,我哥哥在外地上大学。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雪园”吃上一碗元宵。他说,外地的元宵跟家乡的元宵根本就没法比,既不软糯,馅儿还有点儿发酸,吃了一次,就不想去吃第二次了。我听了以后,看着哥哥狼吞虎咽地吃着元宵,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很为家乡的元宵感到骄傲。
在我的家乡,人们最喜欢的美食就是“雪园”的元宵,每个月至少要吃上一、两次。冬天里吃上几个元宵,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元宵汤,那别提有多幸福了。有一次,www.yuerzhinan.com我在电视上看见主持人在采访“雪园”里的顾客:“元宵的味道如何?”,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赞美的神情。
“雪园”的元宵是我们家乡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爱家乡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