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奋斗者-记叙文800字
暑假,我再一次捧起了初中时读过的《平凡的世界》,翻开一张张书页,去唤醒过去阅读时的沉淀。
《平凡的世界》是以中国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双水村人们的生活为载体,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学习,萌动与憧憬,反抗与追求,规划与实践。书中每一位人物丰满的形象特征的变化反应了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这是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平凡的小小双水村。田家,金家以及主人公孙家一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既为双水村的未来共同奋斗,又因为不同的家族在背后明争暗斗。孩子们摆脱了大人们以及世俗的干扰,在一起交流成长,但因为家庭的条件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双水村也展开了属于她的篇章。
不平凡的奋斗者。即使世世代代生活在贫困的农村,双水村的人们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找准时机开始崭新的奋斗历程。孙少安买来制砖的机器,请来专业的师傅,尽管历经资金短缺,烧出来的砖无法使用等一系列问题,他依然将自己的砖厂办的轰轰烈烈。为了照顾自己同村的贫苦农民,将他们招进了自己的砖厂,尽管他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手。孙少平——一个拥有保尔般工作热情的少年,尽管物质上匮乏,但却不断努力不断拓展精神视野,他来到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为救护徒弟毁了面容却依然自信地回到矿山……
回到现实当中,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在快速发展,年轻人身上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躺平即是正义”的口号流转在各大网络平台之中,依靠前期的积累安逸度日成为了一些人的选择。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所打败,放弃了奋斗。但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们,在那个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依然选择寻找自己的未来,通过奋斗来书写自己的价值,这正是那一时代人们的写照。回想起他们,我们又怎能不做一名奋斗者,书写自己的不平凡呢?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行动!让我们从《平凡的世界》中汲取力量,唱响自己的奋斗之歌!
不平凡的吾辈-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一直以来,我更偏爱看一些关于科幻悬疑的小说,而在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下有幸阅读了《平凡的世界》后,虽谈不上回肠荡气,却令我呆呆地思考了半天。日本著名烟花店老板宵宫说过:“烟花易逝,人情长存”。这本书带来的不仅是人情,还阐释了生活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是的,平凡的是这个世界,不平凡的是我们自己。在这本书中,路遥生动的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性变迁的大背景下,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上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贫穷和富裕,苦难和拼搏。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和不平凡的人。
故事开始于一个雪天,孙少平衣着简朴,匆匆赶到饭场上领取他的丙菜,他走来时缩着脖子,脸色黄瘦,穿着破旧的学生装,踩着带着补丁的没了鞋带的旧黄胶鞋,裤子已经吊在半腿把上了,只有靠没了后跟的长袜才避免露肉。他慌得如同偷盗一般舀着乙菜中的剩菜汤,就着开水把自己的少的可怜的饭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他溅到菜汤时泪珠从脸颊上落下来,路遥委婉的说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他因生活的艰辛,困苦留下的眼泪,但在那个年代他只能将怨言与苦痛咽进肚子里,用梦想熬过每一个日夜。孙少平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他寻找的是一个真正的生活,寻找的是一个普通人心中更高尚的灵魂。
少安是一种比较老成的性格,这是由于他身为兄长的一种天性。当了老大,血液里总有一种照顾小弟小妹们的情感,我家族的大伯当年也是如此,少安!就象我父亲的义弟,我的叔叔,他们这类人,勤勤恳恳,不怕苦吃,只为了家里的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于自己,无所谓。他们可以说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只为了家人,亲人。他们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年代已经很难寻找。
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流露的是人民对土地的爱意,邻里之间的关心。这部小说真正的描绘了中国最艰苦的那个年代的城乡生活。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快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艰苦年代用自强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平凡并不是平庸,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培养品格,体会生命。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着自己的不平凡,因为平凡也能孕育伟大【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_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趁着空闲时间,我终于把这本曾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书看完了。不知是我原来看书囫囵吞枣,还是这本书太精彩,我的心竟久久不能平静。
富翁马云曾对这本书有这样一句评价: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是路遥的作品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蹬三轮车呢!这句话真的毫不夸大其词。这本书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人物。
孙少安,小学毕业,由于家庭贫穷,便留在家乡做农民,他不甘心,孙家人总是向别人借钱,他想改变这种命运,于是他满怀斗志,开了一个砖厂。不久便生意兴隆。可是好景不长,一个骗子,让他们没了资金,自己跑了。没了钱,砖厂也应该倒闭。他不愿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生意就这样倒下。于是他四处打探求到了资金,砖厂又恢复了,而且生意越来越好。
孙少平是孙少安的弟弟,他善良,节俭,爱读书。高中毕业后不愿留在父母身旁便远走他乡,他吃苦耐劳,干过重活,每在劳累之际,他总是默默地看书,追求精神需求。虽然他生活贫穷,但他不轻言放弃,最后成为一名矿工。
除了这两个人物,作者路遥刻画的田润叶,田晓霞等人物也都让我印象深刻。希望你在空闲时间不妨找来这本书,细细品味这本书的内容。像孙少平一样,在劳累,空闲之际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相信你看完后一定有所感触。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800字
生活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壮丽山河都描摹其中;生活是一张丰富的菜谱,包裹着酸甜苦辣咸;生活更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渔船,海上的天气变化无常,当遇到暴风雨时,只要挺过风浪,回到避风港,就可以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平凡的世界》主要讲述七八十年代孙少安一家的生活。他们家里的光景不好,只能吃高粱做的稀饭。可是当时,连喂牲畜都不用高粱。家里有七口人。大姐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但是他不负责任,只留兰花一人在家照顾家和两个孩子。大哥孙少安和父亲一起种庄稼,维持家用。二哥孙少平和兰香都在上学。少安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只上完了初中。家里的祖母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母亲就在家里操持家务和照顾她。
在这本书中,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少平。他在学校虽然食不饱腹,每天只吃几个高粱馒头,但他从没有抱怨过。在被初恋女友背叛后,依然在她犯错后帮助了她。他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管对方曾经做过什么伤害他的事,他都可以理智面对。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在高中毕业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到城里打工。他不畏艰苦,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但他没有放弃读书。孙少平还用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给上大学的妹妹做生活费。后来,他遇到了故友田晓霞。他也有了新的工作,遇到了新的朋友,过上了新的生活。他勤奋好学,敢于拼搏,不安于现状。
我们的生活处于安宁、祥和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在当下闯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不惧困难、不畏艰险。也许,前方的道路千难万险,不看看怎知道走不过去呢?要将目光放远,只盯脚下,或许可以一路到底,但这世间哪有绝对平坦又笔直的道路呢?人生难免有曲折,如若一直按前人的方法去走,又怎能算自己体验自己的人生?远方,需要爬上高楼,才能清楚看到,不思进取又怎么能登高望远,又怎能触摸远方。生活需要用心去感受,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人生向何处伸展,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
生活是一个白板,一开始它没有色彩。你可以用任何颜色去装饰它,但每一种色彩都是生活的印记,每一次的选择都会改变它原先的色彩,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下一个颜色会是什么。未来也是如此,没有墨守成规,没有天定,只有人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这既是对历史性变化的追踪,也是当代青年选择人生道路的情绪体验。要说本书的【育儿指南www.yuerzhinan.com】成功之处在于人物的塑造,无庸质疑绝对是大众认可,不过在细品这部书后我发现路遥先生原来还在书中加入了不少的浪漫主义元素,这在孙少平在失去了田晓霞后精神迷离而遇见外星人,以致于出现第三类接触这一场景的充分体现了出来。孙少平含混不清,心智丧乱。凭借自己的一点阅读与外星人交谈,当然内容的确是太“内性化”了。竟能使外星人使用黄原方言进行沟通,尚且不说路遥先生用笔之高,光这一点便可看出孙少平用情之深,人物性格一览无余。希望得到满足,还有比这种手法更无奈又更好的吗?
这部书还有一大看点便是它的时代性。从建国初期直至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后来,无一不体现了社会鲜明的时代感。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把孙少安拥上了可以施展本领的舞台。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矛盾,他的内心里又布满着起伏不已的冲撞,这种冲撞打破了他艰苦创业的稳定心态和持重而行的品格,使他在时代转变中走上了重新选择的新路。
孙少平在变革的时代中经受着诸种社会冲突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复冲突,而且通过每一次冲击迫使他进行着不断的思考。这思考中溶入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也渗透着他对自身价值的估价,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在复杂时世中不随波逐流、不寄人篱下、不甘平庸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追求。从中流露出深沉、深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书都是读书人写的,所以读书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影子或者写成怀才不遇,或者写成大器晚成,或者写成心远世事的高人隐士。这其实只是读书人的理想,或者说是一厢情愿,而其实这些都是不真实的,都只是阿Q式的自欺。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扎实、踏实、现实、真实,真正读书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有既定目标、正确方法、坚定信仰与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些才是我所认为平凡世界里平凡人真正实践经历的社会生活,否则只会被这生活吞没自失其身。
读完路遥先生的这一着作后,我的心如同书名一样,平静又平凡地接受了平淡的结局。但是,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却隐藏着一些不平凡的东西。当生命的搏斗,命运的抗争,精神的洗礼,社会的变迁,爱情的萌动等第诸多人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种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的“平凡”注解-记叙文700字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老先生的著名代表作。在1991年3月,它在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研讨会中斩获茅盾文学奖。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是超过小说的界限,是一个社会,一个世界。
这真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吗?这是许多看完这本小说不禁发出这种疑问。这里面有各种错过,也有各种巧合,里面的人生事一波三折。这么不平凡的故事,路遥老先生为什么给它取名为《平凡的世界》?这难道是路遥老先生瞎取得?恰恰相反,这便是全书的亮点。从小说过渡到人生。
平凡是指普通,是指普通的人做着理所当然的事,过着注定的生活。我在《灵笼》中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从生命体的诞生到消失是注定的,如果你有超强的计算能力,你可以预知未来。而这本书里的故事就是注定的。但这不是推算出来的,而是时代所造就的。他们从田晓霞的死是注定的。田晓霞是一个热心,开朗,助人为乐的一个女孩。在那个年代,虽不是战火纷飞,但也危机四伏。那个年代,百废待兴,天灾连连。以她的性格肯定会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最终,她在洪水中牺牲。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也是注定没有结果的。那时阶级分化虽不像19世纪时那么严重,但还是存在非常大的鸿沟。他们门第悬殊,虽然爱着彼此,但没办法走到一起,这是时代的效应。
“平凡”一词折射出许多词:残酷,悲惨,可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平凡吗?平凡。那他们的经历平凡吗?如果放下如今来说,定然是不平凡的。这些跌宕起伏的经历甚至悲惨放在那是平凡的。这折射出那时大部分的中国人的现状。
我相信许多读者都跟我一样,一口气将三部曲一起看完,看完意犹未尽,期待着新的篇章,感觉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不幸的是路遥老先生在49岁因肺癌与世长辞。我们并不知道这系列会不会有第四部。可能后面的故事需要等着我们来想象,每个读者续写着自己心中平凡的世界。
谨以此文浅析《平凡的世界》,谨以此文悼念“平凡”的路遥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