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传统节日冬至_五年级记叙文500字(共计7篇)

祝老师节日快乐_五年级写事作文400字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的心情也是十分的好。突然间,想到了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

我仔细的琢磨着送什么礼物给老师好呢!老师就好像是辛勤的园丁,而我们就好像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悉心地教育着我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送鲜花比较好。于是,我便准备了一束色彩鲜艳的花,准备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老师。

我来到了老师办公室的窗前,看到了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批改作业,已经累得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我悄悄地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把手中的鲜花,插进了老师那充满汗水的笔筒中,看到了老师那度数,一而再,再而三,增加的老花镜。这时,望着趴在桌子上睡着的老师,我的心里有些的心酸。老师是多么的辛勤而又劳累呀!她在用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青春培育着我们,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的成长。老师为了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苍老。

在此,我深深地祝福老师,节日快乐,在以后的日子里,工作顺利,快乐每一天,健康每一天。


传统节日冬至_五年级记叙文500字(共计7篇)

冬至-节日作文600字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从古到今,冬至都是中国人心中分量很重的一个节气。妈妈告诉我:“冬至会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但温暖与幸福会在漫漫寒夜里一直绵延不息。”

这一天,外婆是全家最忙碌的【yuerzhinan.com】了,备好菜肴,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欢乐。我傻傻地看着外婆忙东忙西,却不知道如何帮忙。外婆笑了,和蔼地说:“可可,你可以画画《九九消寒图》。古时候,人们为了熬过最严酷的寒冬,把从冬至开始的寒天以“九天”为一九,划分为九个九,在画纸上画九枝梅花,每朵九瓣,每天画一片花瓣,画完了这幅寒梅图,生机盎然的春天也就到来了!”我很惊奇,谢过外婆就急忙用红蜡笔在白纸上画上一片梅花瓣,期待春天的到来。

闽南人的冬至,少不了吃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我从冰箱里拿出汤圆,和妈妈一起煮。我往锅里倒水,不一会儿,那水“咕噜咕噜”响了,我立刻抓起几个圆溜溜、冰凉凉的汤圆,“扑通扑通”一颗颗汤圆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纵身一跃,跳下热水中。看着白白的小圆球,我攥着手,舔了舔嘴巴,哼着不知名的曲调:“小汤圆,玻璃球,美味可口,快快下肚……”。过了片刻,一缕一缕水汽袅袅上升,锅盖跳起了舞蹈,我满心欢喜,怀着一颗热切期盼的心打开锅盖。“天啊!”小汤圆们洗了热水澡后,一个个变得晶莹透亮。我兴奋地拿出碗筷,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粒送到嘴里,香喷喷、甜滋滋的,润滑无比,别有一番滋味。我一口气吃了五六个,仍意犹未尽。

冬至的天很冷,但每个人的心却是温暖的。在这一天里,浪温暖、幸福、团圆,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家庭幸福安康,生活更上一层楼!

传统节日冬至_五年级记叙文500字(共计7篇)

难忘的冬至_五年级写事作文500字

冬至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做冬至圆。今夜是冬至夜。叁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在冬至,天气变得更冷,而人们的心却会走得更近。心与心的温暖,让整个冬季从冬至开始温馨。所以,我喜欢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乐。在冬至,我们收获得很多,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

传统节日冬至_五年级记叙文500字(共计7篇)

北方冬至吃馄饨_五年级说明文700字

据一些乡土资料所载,“冬至”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是古代民间的一个大节,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春节,因此有“亚岁”之称,有“冬至大如年”之地位。

直到晚清,坊间在冬至节里的规定动作,还有贺冬、祭天、祭祖、迎神、辟邪等环节,甚至连官方都参与其中。而在食俗上,南北方也有着不同的传统。

《燕京岁时记·冬至》中称,这一天,百官呈递贺表。民间惟食馄饨而已。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麪(面)”。《帝京岁时纪胜》,也对冬至的贺冬、祭祀、食俗有过记载。文中述称,长至,南郊大祀……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

宋朝晏殊写有《奉和圣制冬至》诗,云:吉序冠三正,民时协顺成。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据称,因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而冬至阳气起,万物复苏,故值得一贺。

前文提及的“馄饨”,世间传言是塞外叫浑氏、屯氏的两人所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但此说被认为有牵强附会之嫌。若确如传言称,由二氏为之,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呢?由此,此说乃胶柱鼓瑟。

看来,北方冬至吃馄饨,也只是一面之词,有待商榷。

到了明朝,此俗也因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了。传称,自正统己巳(1449)之变,此礼顿废。但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除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来献祭。此举被认为是“冬至馄饨夏至麪(面)”的遗韵或是变形。

据《西湖游览志》载,先前的杭州,仍有贺冬、祭祀的遗风相传,冬至称“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如“元旦”之仪。在吴中之地,还有“肥冬瘦年”之盛。此外,熬赤豆粥也是此节中的食俗之一。

冬至-五年级叙事作文650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的规律息息相关,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物候、时候……”初读“二十四节气”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导我的,但是我哪里能懂这些。在我的记忆里,春天【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就是过完年,大地开始慢慢变得有生机,夏天除了火辣的太阳还有美味的雪糕,秋天能去野地里撒欢奔跑,冬天下完雪就离过年不远了。二十四节气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至了,因为冬至能吃饺子,吃完饺子年也就不远了。

冬至大如年,每年冬至的时候,妈妈总是一大早就出门去采购,买回来新鲜的猪肉、香菇等包饺子的食材,然后就在厨房里开始忙碌起来,剁肉、盘馅、和面。超市买回来的菜,在妈妈手中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盆里的肉馅,案板上的面团,托盘里的饺子,如同变魔法一般。如果刚好赶上星期天,我也会早早起床,陪着妈妈一起去买菜,然后帮妈妈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这样包出来的饺子吃起来格外香。

每年冬至的时候,妈妈总是给舅舅打电话,让舅舅一家也回来吃饭。妈妈说,冬至也是个团圆的节日,要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有气氛。等到中午,舅舅一家到了,妈妈就开始下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以后,我和表弟总是第一时间就围上来,迫不及待地拿勺子往盘子里舀,想要第一个吃到热气腾腾的饺子。每年总会有“倒霉蛋”被热饺子烫得嗷嗷乱叫,但是也舍不得吐出来,此刻大人们总在边上看着笑。伴随着妈妈耳边那句“吃了冬疙瘩,一冬不冻耳朵”我也开始吃起了饺子,饺子一咬开,一股香味就弥漫开来,蘸着醋吃,真的是“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我觉得妈妈包的饺子,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每年我都会吃很多次饺子,但是冬至这天的饺子,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可能是因为除了饺子,还有团圆的氛围,有妈妈的祝福,有相聚的快乐,有对过年的期许。

我喜欢冬至这个节气。

《中国节日故事》读后感_五年级读后感400字

打开《中国节日故事》这本书,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这本书,带给我又一门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更近一步了解我们民族的节日。

中国文化的这本书,让我可以看到我们祖先历经漫长的历史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节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更深深的体现在文化上。这种具有特质的民族文化气象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更鲜亮的显示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基。民族的标志。民族的身份和民族自身的精神家园。

由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民族的文化,就有中国民族的风俗,就有以春节为代表的各族文化知识,就像清明节,即有他祭祖先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成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以一份值得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维系着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记忆,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道德素养,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传统节日冬至_五年级记叙文500字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祭祖等。而我要说的是我做汤圆的事。

记得前年冬至,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做汤圆,就心血来潮。我想做汤圆,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想来试试吧!”我点点头,走了过去,准备大显身手。

妈妈和奶奶因为做过很多次,所以这对她们来说小菜一碟。我本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我那出一点面团,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汤圆在我手心转动。我感觉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来,这汤圆圆不圆的,像个鬼,妈妈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手把手教我,我左耳听,右耳出,总是做不好。最后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汤圆,可我还是觉得它不像汤圆,凭着感觉继续做,可汤圆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这汤圆老是给我唱反调。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补。这样一来,汤圆变得跟碟子一样大了。这时老妹经过厨房,看到了这个汤圆,捂着肚子大笑:“这哪是汤圆,这简直就是飞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等一下整个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继续做我的汤圆。哎!瞧,别人做的都出锅了,而我的“四不像”还在手里呢!

啊!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谐,也明白了做事样样都有门道,要摸着规律,才能做好事情。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冬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