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散文550字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是李白笔下的月。船下,是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奔流向前,冲击在两岸岩石上,发出“哗哗”的声响,一轮明月高悬于黛色的夜空中,洒下皎洁的月光,也照亮了在水中的倒影。那月影比明月更加柔和,随着水波轻轻摇晃,犹如天上落下的一面明镜。远处如雾的云气随风变化,时而结成海市蜃楼,时而融入从家乡流来,送我万里的江水中。这时的月是一轮思乡的月。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是杜牧诗中的月。深夜,雾气弥漫,空中的月亮投下柔和的月光,与雾气一同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和沙滩。河面在月光下波光粼粼,两岸的沙岸也在月色下闪闪发光。河那岸,是一栋栋酒楼,灯光透过雾气,成了一团团光晕,烟水迷蒙,月色缥缈,细听,对岸隐隐传来商女的说笑声、歌声,一定是她们在歌唱陈后主那首亡国的《玉树后庭花》,来供那些醉生梦死、不顾国家的高官来享乐的吧。今夜的月,是一轮借古讽今,讽刺上层人物荒淫奢侈的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写下的月。大雨刚过,山谷格外空寂,天气微凉,夜晚来临,明月静静地将皎洁洒入竹林之中,给整座山披上了一层乳白的轻纱。澄澈的泉水在山间潺潺流动着,月光落入泉水,一同流入池中,莲叶微微摆动,漾起圈圈涟漪,清风袭来,竹林随风摇曳,与细小的虫声相和。此时的月,是一轮闲适淡泊,享受美景,沉醉山水的月。
月,诗中的月,从五千多年前款款而来,走过唐宋元明清,见过人们的悲欢离合,赏过大地上的高山流水,她还将继续向前,向前……
长大-散文700字
“嘀嗒,嘀嗒……”时间一圈一圈地画着繁杂的法阵,轻轻地吟唱着古老的咒语,花瓣凋零,化为尘土,随风而去【www.yuerzhinan.com】。
期待的事情转瞬即逝,讨厌的事情如约而至。转眼间,又到了体育测试的时候,我的心就像打翻的调味瓶,三分忐忑,三分不安,四分侥幸在心中杂陈。
无法抵抗的,我还是踏上了梦魇般的红色跑道。
脚像是有千斤重,踩在跑道上软绵绵的。庆幸的是,我不是第一组测试。那群肆意傲然的少年踏上了起跑线,只听见“嘀——”的一声,他们便如同离弦的箭矢般飞驰出去。“扑通,扑通……”我的心为他们踩在跑道上坚毅的脚步打起了拍子,为他们加油呐喊。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天上的浮云飘过了又来,缓慢地,缓慢地走着。第一组的同学陆续回来了,只是脸上的笑靥已经不复存在,嘴唇有一丝苍白,耳尖却又红得出奇,我的心又下沉几分。
一组又一组的同学与时间展开了赛跑,只是我已不敢去看,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云展云舒,撩拨着我的心弦。
躲不掉的,最后还是轮到我了。
“扑通,扑通……”我的心打起了退堂鼓,手心沁出了冷汗,四周只剩下心脏跳动的声音,就连风也停止了呼吸,花儿也停止了舞动。“嘀——”一声哨响,脚便不由自主地迈了出去,仿佛是被哨声摆弄的提线木偶。可是渐渐地,木偶好似会感到累,风在耳畔放肆地叫嚣着,疯狂地不顾一切地冲进我的喉咙,浓重的铁锈味在喉中溢开,我仿佛是浓雾中的迷途者,无助且迷茫。
要不……算了吧。终点那般遥远,藏匿在重重浓雾的黑暗中,伸手触及却又消散。风像是最好的诱导者,轻轻地咬着我的耳根:“放弃吧……放弃吧……”不!不行!终点就在前方了,那里有为我加油的朋友,有对我满怀期望的老师,我不能放弃!我奋力拨开迷雾,奔向那几步之遥的终点。“扑通,扑通……”我的心中擂起了战鼓,那是胜利的号角。“嘀——”又是一声哨音,我的腿瘫软下来,仰头望着天空,鱼鳞状的白云掩着那片摄人心魄的蓝,微风温柔地拂过我的脸庞,眼角有一丝丝凉意。
湿润的何止眼角,还有那颗迈过终点线时,已长大的心……
等候-散文600字
微风拂过。
又是一个凉意的秋。
我静静地站在铺着金黄色树叶的公园小道上,望着路旁的一棵似乎在守望远方的银杏树。
“爷爷,奶奶回来了吗?”记得小时候的我老爱这么问爷爷。那时老家院落门前也长着一棵同样的银杏树,它没有水杉的高大挺拔,也没有枫树的诗情画意,它朴素无奇。树下总是坐着一个静静凝望远方的老人,经常拿着一只破旧的烟杆,“吧唧吧唧”地抽着旱烟,他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你望什么呢?”一天,我终于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蹲在他的身旁问道。
“望你奶奶呀!”爷爷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轻轻地说道。
“奶奶?”我疑惑地歪着脑袋,“她是谁?我认识她吗?”
爷爷转过头望了我一眼,缓缓地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我的头。
“你奶奶长得可漂亮了,还知书达理……”爷爷讲着当年他与奶奶的故事,声音又轻又柔,那双昏花的老眼中闪烁着一种无比幸福的光芒。
“那,奶奶去了哪里?”
爷爷沉默了,他熟练地把烟草添满烟锅,又转过头凝望着远方。不一会儿,他的身旁萦绕起一层迷蒙蒙的烟雾,朦胧了他沧桑的身影,却掩饰不住他目光中的那丝期待。
从那以后,奶奶在我心中的印象就如《蒙娜丽莎》中的贵妇人一样高贵而又神秘。她叫什么名字?去了哪里?现在又在哪里?我一无所知。
直到有一天那棵树下消失了那个沧桑的身影,我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奶奶是一个知识青年,在文革时期被批斗下乡,就在这个小村子里与憨厚的爷爷相识相恋,却在一场回城浪潮中丢下爷爷和10岁的父亲去了城里,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虽然奶奶一直没有回来,但爷爷却在那棵银杏树下时时刻刻等待着,直到那最后一片树叶儿凋落!
夏之韵(散文)
夏之韵(散文)
沿着凸凹的青石板,夏轻盈地走来。
——题记
小径·湖
夏的小径,幽长而又寂寥,走在石板上清凉清凉,给炎热的夏,炎热的心送来一丝凉意。河边的杨柳甜甜的笑着,嫩绿的丝绦垂到粼粼的明镜里。小鱼儿时不时浮上水面换气,探出头来深吸一口,又“卟通”窜下水去,击起圆晕,一圈圈扩散开去……
荷
夏的荷花婀娜多姿。荷花全身粉红,在汪汪一碧的池水中,更衬托出荷的艳丽。那朵睡莲,洁白、淳朴,在池塘里甜甜地睡着;那朵花骨朵含苞欲放,颇是可爱。荷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更是令人叹服。咦?远处还有几个黑点,哦,是那可爱的小金鱼,加入这夏的盛会。荷最多的还是那密密扎扎的荷叶群,荷叶有些出水很高,若圆圆碧翠的伞,有些荷叶浮在水面,似乎还在表演仰泳呢……各种荷叶交织在一起,好一个荷的世界!
夏日的绿
青绿,嫩绿,深绿,翠绿……这些绿交织起来,成了夏日的绿。
那嫩绿的小草,连成一片,伸出脑袋调皮地望着世界。棵棵簇簇,绿荫遍地,仿佛在为夏添上绿的一笔。
夏日最有代表性的绿是青绿和翠绿。一棵古柏昂首挺立,展现着自己的青春,展现着自己的年轻力壮!一片梧桐林,葱葱茏茏,时而有几只鸟儿,或许有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一个俯冲,便扎进那无穷无尽的绿色之中……
雷雨
“轰”一声,天上的雷一个蓝闪,吓得我赶紧跑进不远处的亭子,尽管我跑得很快,但雨星已钻入我的脖子——很冷。
雷雨是夏日的一大特点。下雨时,空气中略带泥土气息,大概是雨点溅着泥土的缘故吧?
又一个闪电,打在不远处,我的心快速地跳着,生怕被雷击中。几秒钟,天已不像白天,唯有打在地上的水花是白的,亮的。雨“噼哩拍啦”地打在地上,路上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雨水也汇成条条小溪,屋檐下的水珠也慢慢滴快,似窗上的帘子一般。雷雨小了,渐渐停了,太阳又工作了。
夏的小径幽长,夏的荷花婀娜,夏的绿葱茏,夏的雷雨匆匆。
——卷尾语
指导教师:陈吉良
净土-散文600字
净土,词典上解释为:“佛教认为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没有受污染的干净地方。”我对其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认为不管置身何地,处于何时,都能寻得一方净土。
读书时,看到法国大文豪福楼拜在乡间别墅中写信给最亲密的女友:“我每天不停地写作,天天洗澡,按时看日出……”我突然被这句话击中了,“按时看日出”这是何等的境界?
想象一下,晨雾笼罩下的乡间,一片朦胧,静寂无声;略带果汁味的空气夹着泥土的涩味,如同一股清醒剂;玻璃般澄澈的河水、一片片绛紫色的花朵……而一轮红彤彤的初日便照亮这一切,为它们带来生机。当你的心情被投下第一缕阳光,你顿然醒寐,你刹那升华,因为你已从旧我中跳出,你得到第一个新世界,你的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这时,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便成了你的“净土”。
福楼拜是大文学家,但我们普通人何尝不能寻得一方自己的净土?
新华书店是买书的好去处,自然人比较多,环境比较嘈杂。一次,我徜徉于书架之间,目光流连于书名之中,正举棋不定,不知买何本书时,目光撞见一幅画面:
一个男孩,盘腿坐于墙角中,手捧一本书,全神贯注。他的表情安静而祥和,却又不像雕塑般生硬,充满了因醉心于书中的情节而生动的神色。他的目光聚焦在每一个文字中,似乎已经置身于书中那精彩的天地。这种神奇似乎让空气成了隔膜,隔开了他与真实的世界,而这书本便成了他的一方净土。
有人会问,何处觅得净土?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人却“得来全不费功夫”。差别在哪儿?在于心态。有的人消极悲观或急功近利,不得净土;有的人懒惰散慢或做事不专,同样不得净土。唯有积极向上,注重陶冶情操,热爱生活的人,才得净土。
就是那一堵墙-散文600字
在宿舍楼最高层的走廊里,每次俯视,都可以看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院。它如同一只迷路的羔羊,一不小心走进了一个不属于它的时代。所以,它只能安静地待在那儿,孤寂地守在那儿。
幸运的是,有一堵墙将它与外界隔开。现代的气息、快速的节奏、高耸的大楼,匆匆的行人,仿佛都与它无关。略去周围不和谐的现代建筑,将那堵水泥墙换成土墙,将房顶上的饮料瓶想象成落叶,将周围的鸣笛声意想成砍材声,或“之乎者也”的诵读声,再将扬起的灰尘换成袅袅炊烟,那么,她还会寂寞吗?
寂寞的她是否也曾有过欢乐的日子?
她的东厢房是否曾住过一位书圣,在某个达官显贵来挑女婿时,那书圣还安卧床头,泰然处之?
她西厢房旁边的小屋里是否曾住过一位进京赶考的穷秀才,那穷秀才与西厢房里一位美丽的姑娘发生过一段爱情纠葛,成就了一部记在中国人心头的爱情史诗?
她曾经是否拥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安静地坐落在那个著名园子的一角,默默地为一个个悲情女子拭泪?
她曾经是否受过战火的洗礼,在她院中的枯井上横立着一堵断墙,守护着枯井里的那位女子?
曾经的她是某位富甲的小花园,还是某位显贵的后院?抑或是某位文人的府邸?
可是,我知道,她不是。她存在的时间可能还没有周围的高楼存在的时间长,她的存在只是为了显示一所中学的文化底蕴。如果她的背后不是一幢宿舍楼,那么,可能都没有什么人知道她的存在。
就是那一堵墙,
阻断了别人的视线,阻断了她散发出来的馨香。
阻断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阻断了侵略她的物质文明。
为她保留了一份安适的恬静。
那一堵墙,还能为她挡下多少风雨?
那一堵墙,还能为她留下多少古典的秀韵?
追忆-散文700字
嘀嗒嘀……
时光流走的痕迹。
趴在白色的栏杆上,懒洋洋地,让温柔的阳光洒落在我的头发上,不时哼唱一首温暖的歌曲,让我觉得好安心。可不知为什么,眼睛突然湿了。
想起那些年,我们那么骄傲,那么快乐,那么的独一无二。我们55个人,为6班所做的一切一切,是对它爱的太多,爱的太久,爱的太深。所以,我们没有勇气面对分开的那一刻。
记得最后一节物理课,老师什么也没讲,只是靠在门口,发呆。我清楚地看到,她的眼睛里似乎有泪花在闪动。她是在为我们一路顺利地成长而高兴,还是在责备我们的顽劣、我们对她的不理解?或许,都有吧。
离开初中的最后一天,我要求留下来打扫卫生,这是我能为6班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我认真地打扫着每一个角落,想给我走过的3年时光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照毕业照时,我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天气很好,阳光很温暖,略带一点风。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和校园里的同学、风景留下合影,希望在5年,10年,50年后,打开尘封的铁盒子,翻开那些老照片,回忆我们的青涩年华,回首我们曾经感动的过往。
毕业照上的我们,笑得多甜。每一张幼稚羞涩的笑脸,是串联起来的挥之不去的甜美回忆。每一份回忆都是那么真实,似乎触手可及,它们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那么的珍贵。
拿到毕业证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眼前的这个亲切的校园,从此将变成历史;眼前这么多可爱的脸庞,以及他们的故事,从此将变成怀念。
我晓得,我们的毕业典礼,只不过是个仪式,仪式结束,我们将就此别离。然而,我如此迫切地希望毕业典礼,只是想让它多留给自己一份美好的回忆。
后来,看到穿二中校服的学弟学妹们走进校园,我似乎也释然了。
是啊,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让它作为我们一路成长的最好见证。
只是,那摊开的记忆,会载着我的思念,飞过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