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有感-记叙文550字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喜欢读书,在书籍的海洋里,我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这个暑假,我读了几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事的就是读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为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兔子。那只小兔子很是自鸣得意,它的主人是一个叫阿比林的小女孩,她对爱德华关怀备至但不懂得爱,也不会爱,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知道珍惜。后来,在一次和阿比林家人航海时不慎落入海中而走丢了。于是,爱德华开始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旅程。这次旅程让爱德华历经坎坷,尝尽“酸甜苦辣”: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的营地;从生病孩子的床前到孟斐斯的街道上......这一路,有像阿比林那样爱它的人,也有唾弃它伤害它的人。好在几经周转它最终又回到温暖的家中。这一切都让爱德华懂得了爱,也学会了珍惜。
这个故事结束了,我也从爱德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平时爸爸妈妈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我一直觉得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更没有想过要为他们去做些什么。回想之前汗流浃背的妈妈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直接走进厨房做饭,而我还在后面不停地催促,让妈妈快一点,现在想想心里特别难过和愧疚。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为父母分担,承担起家庭一份子的责任。读了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当我们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懂得珍惜、学会付出,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蛋壳的奇妙之旅-童话作文400字
早上天气格外晴朗,小虫子、小蚂蚁、小蝴蝶三个好朋友相约去草地里玩耍,它们在路上看见了半个鸡蛋壳和小木板,于是它们把小木板放在蛋壳上,就这样一个跷跷板就做好啦,小虫子和小蚂蚁坐在跷跷板的两头一上一下的压了起来,小蝴蝶扑着翅膀在旁边,为它们唱歌加油……
过了一会儿,它们玩累了,小蝴蝶提议说,我们用蛋壳,做一个热气球吧,你们可以边休息,边在上边看美丽的风景,小虫子和小蚂蚁一听,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于是小蝴蝶噗噗翅膀去寻找绳子,它把找来的绳子和气球绑在了蛋壳上,不一会,热气球大功告成啦!小虫子和小蚂蚁乘着热气球飞上了天空,站在上边远远望去,风景很是迷人,小虫子和小蚂蚁兴奋的大喊:“飞起来的感觉真是太美妙啦”!
到了下午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它们急忙躲到蛋壳下,让蛋壳为它们遮风挡雨。
不一会儿天黑了,该休息了,它们在附近找到了几片树叶铺在蛋壳里,再把捡来的另一片叶子盖在蛋壳上,做了一个温暖的小窝,在微风的吹拂下蛋壳摇摇摆摆的【https://www.yuerzhinan.com】像一个摇篮,不一会儿睡意来袭它们便和月亮婆婆一起进入了梦乡……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400字
暑期里,我阅读了美国作家凯特·迪卡米诺写的名为《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的图书。
这是一个略带伤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爱德华,是一只有着蓝色眼睛和可以弯曲的手和腿的陶瓷制成的玩具小兔,他的主人阿比林对他关怀备至,但小兔子却骄傲又自大,一次意外他从船上落入了大海,开始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一路走下来,爱德华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破碎和燃起希望,最终他坚信无论何时,都应珍惜手中所拥有的一切,时刻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
由爱德华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们何尝不是活在爱的世界里,在家里,我们每天都能感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天香喷喷的饭菜,穿上身干净整洁的衣物,每次下雨天,爸爸和我打一把伞,他总是淋湿的那半边肩膀,这些细微周到的关怀,无时不在,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不理解,觉得 他们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只懂得接受父母无私的爱,殊不知,当我们学会被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给予别人爱,回应爱。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今后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身边的所有人或物,怀着一颗尊重且关爱别人的心,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
奇妙的书店之旅-想象作文550字
它没有新华书店的“华贵”,也没有图书馆的“博大”,但是它的存在,却为这个角落增添了许多书香气。它是老白书屋,惠州市唯一一家旧书店。听说,这家旧书店已经是五十岁高龄了。
与它的结识非常偶然。我只是某天下午随意地瞎逛,丝毫没有期待过会有什么意外之喜。但是,当我看到面前挂着的店名“老白旧书”,我就被塞壬的歌声诱惑了,没怎么多想,就朝里头走去。
店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陈设。每一个过客都会被密密麻麻又整整齐齐的书所吸引。我一边幸福得想死,一边不舍得眨眼睛,就像寻宝的探险者一样,在书海里细细寻找。店里很静,进来的人既不会和老板大声说话,也不会发出巨大声响。我们都在一个极其美妙的氛围里看书,找书。店里的书五花八门,既有绝不会翻开的高端学术著作,也有给小学生提供的漫画书;有历史典籍,也有在初中生圈子风靡一时的小说,它们都被挤在一起,就像藏在地里的宝藏等着读书客发掘。
和老板闲谈了一会。他每到月末都会去广州找书,不求盈利,但愿开心。一斤书8块钱,全部论斤称,解决了很多没有经济能力的可怜人的读书问题。在店外,有几个约莫三四年级的小孩各拿着一本书,在心会神凝地阅读。老板也没有管他们,大概也是混熟了罢。
兴尽而归。我伴着路灯,一路数着路边的餐饮店理发店奶茶店回家,心中依旧挂念着那个“老白旧书店”。真是奇怪,我也不是爱读书的性子,可是我就像新结识的老友,总想着再去一次“老白书屋”。小时候,谁不曾有过开个书店的宏伟目标呢?看着老白活得这么逍遥自在,在学校里苦读的我不由得生出三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