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客厅里的鞭炮声-关于春节作文800字(精选8则)

包在饺子里的年味儿_快乐的春节作文55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如今在城市中的年早不如以前,没有鞭炮没有烟花。但正因如此,记忆中儿时的年才愈发清晰。

小时候,过年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每年除夕夜的包饺子。记得第一次参与和面时,我和表哥表姐十分兴奋,找来一个大大面盆,放入面粉,然后我“专业”地提醒大家:“按照经验,要先少放些水,然后慢慢加水。”表姐一个白眼抛了过来,不服气地说:“按照经验,也可以先加点水,再慢慢放面粉啊。”我们两个互相不服气,后来表哥说:“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同时加,一个负责加水,一个负责加面粉,我负责揉面,行了吧!”说干就干,六只手手忙脚乱干起来了,结果面粉撒出了盆,水喷到脸上,搞到十分狼狈。大人们在旁边看着也没阻止我们,可能是让我们尽情地享受亲自动手干活的乐趣吧。和完面,我们几个头发上、脸上,身上都是白一块,黑一块,成了“小花猫”了。大人们笑得前俯后仰,而我们照照镜子,自己还觉得这“劳动得来的妆容”很漂亮呢!我们在镜子前“臭美”了好久后才肯去洗掉。

其实,包饺子过程中也有很有意思的一个步骤,那就是包糖饺。在红豆沙之中加些糖之类甜的东西,便成了“糖饺”。据说,吃到糖饺的人在新一年中会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因为都想吃到糖饺,所以饺子一煮好,我们小孩子就迫不及待抢着吃。我和表哥表姐几乎每年都可以吃到糖饺,一直以为是我们年年运气好。等长大后才知道,大人在糖饺上有做有小记号,故意把这些糖饺盛给我们吃呢!

客厅里的鞭炮声-关于春节作文800字(精选8则)

客厅里的鞭炮声-关于春节作文800字

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对于我来说,春节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美味大餐、爆竹烟花和大大的红包……

往年的春节我是在老家江西过的,除夕团圆饭前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会在家门口放一大串鞭炮,预示着旧岁去,来年顺利。那可是我最喜欢的春节时刻啦!

“老爸,今年在杭州过年,除夕夜吃饭前要不要放鞭炮啊?”刚放寒假,我就开始担心这个问题了。

“放心,除夕大餐前我肯定用爆竹声邀请你开饭。”爸爸笑着对我眨眨眼睛,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真的吗?太棒了!”于是,我日日盼望着年夜饭快点到来。

除夕当天,我七点多钟就爬了起来。一整天,我像个侦探一样在家里【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东翻翻西找找,做什么事情都有点心不在焉。鞭炮呢?烟花呢?爸爸会说话算数的吧,他到底是藏在哪了?我很想去再次问爸爸,可他向来是说到做到的。

好不容易捱到年夜饭的时间,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就等着爸爸用鞭炮声来叫我吃饭。怎么左等右等不见爸爸去拿鞭炮呢?突然想起小伙伴说的,杭州可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可爸爸明明答应过我,他一定有办法!我又莫名紧张起来,担心爸爸偷偷燃放鞭炮会不会被警察抓走,会罚款吧?我的心像将要烧开的水一样,一个个带问号的泡泡不停冒出来,既希望鞭炮声快点响起,又害怕爸爸被警察抓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响声把我从想象中惊醒,呀!是爆竹声,要开饭了。这声音怎么这么怪呢?怎么是从客厅传来的呢?爸爸竟然在客厅里放鞭炮,不会把房子点着吧?我连忙冲出去想要阻止他,可是……爆竹呢?客厅里没有什么爆竹,只有拿着手机的爸爸。

“老爸,你……你骗人!”这根本就是爸爸手机里播放的声音啊,我气得瞪大眼,颤抖的手指着爸爸的手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不用想,零点的烟花盛会也不可能有了。老爸说,这是响应国家号召,消除火灾隐患,不污染大气环境。好吧,算你有理!

幸好有妈妈精心准备的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抚慰我受伤的心灵,我化悲愤为食量,几乎吃光了所有我喜欢的菜。

晚饭后,一家人相聚电视机前看春晚。零点钟声敲响,整个屏幕都是绚烂的烟花,漂亮极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爸爸又用他的手机放鞭炮。客厅里的鞭炮声既响亮又喜庆。

客厅里的鞭炮声-关于春节作文800字(精选8则)

放鞭炮_春节趣事作文500字

今天阳光明媚,是个玩耍的好天气,我叫着小伙伴王梓钰到院子里放鞭炮。我们先用打火机点着了一根香,然后用香点着了一颗鞭炮。只见鞭炮口顿时冒出了一大缕白烟,我们赶快跑到一边,生怕被鞭炮炸伤了。只听得“啪”的一声,鞭炮响了起来。好玩极了。

一开始我们只敢把鞭炮放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放,并且用香点着之后迅速跑开。可是到了后来,我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直接用手拿着鞭炮点燃,然后把它扔出去,感觉这样更好玩。可是一直这样玩,我们都感到有些乏味、无聊了。我心想:“能不能自已创造出一些花样来,这样肯定会有趣多了。”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王梓钰时,他也十分赞同,说干就干,我们立即用新方法玩了起来。我先摆了一个“六连阵”,就是把六个鞭炮的红头放在一起后,我用香把六根鞭炮点燃,瞬间鞭炮喷出的火焰连成一团,非常好看,接着一缕一缕的烟从中涌出,过了一会儿,我们听见了“砰”的一声,紧接着又传来了“砰”“砰”两声,仿佛是应和第一声似的,最后又传来了一声格外巨大的鞭炮声,剩下的鞭炮竟然同时爆炸了。看着我们这别出心裁的创意,我们高兴地手舞足蹈。

后来我和王梓钰又尝试了许多种其它的玩法,例“空中爆炸”,“三连环”“一飞冲天”等,伴随着“鞭炮会”的最后一声响。我们愉快地回家了。

客厅里的鞭炮声-关于春节作文800字(精选8则)

春节里的甜蜜-状物作文800字

在我的家乡——嘉兴,过春节的时候会有许许多多的特有的美味在等着我们。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软软糯糯的甜蜜——印板糖糕。

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在春节里做糖糕?后来才知晓:“糖糕”这两个字代表了大家对明年的美好期许。“红糖”表示来年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糕”谐音“高”,表示来年生活节节高!

又到春节前夕,奶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倒入盆中混合,再放入一定量的红糖,分次倒入热水搅拌均匀。好了,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家中的“大力士”——爷爷。只见爷爷的双手在盆中翻飞,不一会儿米粉就变成了光洁漂亮的粉团。

和粉团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印糖糕了。做糖糕的印板每家每户都会有2~3个,多数还都是祖传的。在春节,做糖糕的时候都可以和邻居之间互相借用。现在的糖糕印板比较少能买的到,所以那些有着古老图案的印板特别“吃香”。都要预约的呢!我家就有3个印板,“如意”、“双鱼”、“铜钱”。在印糖糕前,先要在印板里撒点面粉,摇晃印板使面粉均匀的分布;再拍掉多余的面粉,这样粉团就不会和印板黏在一起了!我拿起一块粉团,用力的按在印板上,可是要怎么让“它”出来呢?用敲?用抠的?正当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时,奶奶笑着拿起印板,一手托着糖糕,一手用力地在板凳上一敲,糖糕就乖乖地从印板上拓了下来!我按着奶奶的方法,再试了一次,“嘿!”糖糕真的乖乖下来了!一眨眼,一大团的粉团就这样做成了一块块糖糕模子了。我忙去洗了手,往灶台里添柴,让火烧的再旺一点,盼望着可以早点吃到锅里的糖糕,想想都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锅里的热气咕咕地直往外冒,空气中渐渐地弥漫着一丝丝的甜味。好甜啊!奶奶说:“可以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掀开锅盖,哇!锅子里的热气一下子涌了上来、再慢慢散开,厨房立刻变成了仙境一般。这时,糖糕也在这渐渐散去的热气中闪亮登场!躺在竹篾上红褐色的糖糕闪着光,仿佛在召唤我!我拿来筷子,夹起一块“如意”,都来不及吹几下,就往嘴巴里送。那红糖甜蜜的味道,粉团又软有糯的口感充盈着我整个口腔。怪不得会广受大家的喜爱,真是回味无穷啊!

这就是我在春节里的甜蜜。当你摸到那些印板的手柄早已包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包浆,变得圆润光滑。那因为敲打而留下的点点印记,你就会觉得小小的印板糖糕不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我们一代代,一年年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希望!

六年级放鞭炮作文

在过春节时,人们都会放鞭炮。放鞭炮是为了驱除不吉利的东西。放鞭炮也是一项喜庆、娱乐、祈福的活动。今年春节也不例外,好多人也在放鞭炮,今年的除夕夜我们可开心了。

晚上六点钟我们家的亲戚朋友都来到了爷爷奶奶家吃团年饭,吃完饭后,爸爸开车送他【www.yuerzhinan.com】们回家,我便和妈妈回自己家了。正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爸爸回来了。他给我买了许多鞭炮,说:“黎芸,我们在12点钟去放鞭炮,好吗?”我开心地答道“好的,爸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兴高采烈地跑下楼去放鞭炮。我放了“惊天雷”和“蝶舞飞扬”。惊天雷”点燃后在地上转圈并挥洒着火花然后飞上天空,在空中发出响亮的“劈啪”声响。接着我开始放“蝶舞飞扬”,“蝶舞飞扬”是点燃后在地上转圈儿,并且火焰会变成不同的颜色,最后发出“劈哩啪啦”的响声。当然,我还放了其它各种各样的鞭炮。这时候,人们陆陆续续地都下楼来放鞭炮了。

我放完鞭炮后回到了家,从窗户往外看,放鞭炮的人们数不胜数。突然一朵朵烟花升起,好美呀!不一会儿,四面八方的烟花都升起来了,看了这朵又错过了那朵,简直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最喜欢的烟花有两种,我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所以我就自己给它们取了名,分别叫“满天星”和“流星雨”。“满天星”是升上去后散开时,火花变成了银色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很耀眼,又很多,密密麻麻地就像满天的星星。“流星雨”是升上去后散开像流星一样落下。烟花这种鞭炮点燃后人离远一点没有危险,我很喜欢。放烟花就好像仙女把一篮子美丽的花儿撒下,也好像仙女的飘带在随风飞舞,让人陶醉。

我认为放鞭炮不仅可以让你很快乐,又可以为这个美好的夜晚增添一点喜气洋洋的气氛。我对放鞭炮现在有了更深地了解,下次放鞭炮时我就会有更浓厚的兴趣了!我也会更加开心的哦!

 

春节里的一件事_看烟花作文900字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酱油肉里的年味-小学生春节作文900字

将深褐色的肉分割成小块,撒在盘中焖熟,一上桌,那金褐色的,闪着油光的酱油肉瞬时成为餐桌上的焦点。几双筷子不约而同地伸向肉块,和着谈笑嬉闹声,一块块落入腹中。往往一顿饭下来,一盘肉早已失了影,只剩下金黄的油汁孤独地躺在盘底。

晒酱油肉,是老温州人每到新春佳节不变的风俗。农历十一月份前后,老温州人就开始张罗起酱油肉的“终身大事”。从市场上购来新鲜的生猪肉,洗净后入酱油中浸泡,加入鸡精、白糖、白酒等各色的调味料,腌制时间短则30分钟长至一小时后取出,晾至向阳的窗台,晒上三四天便干,浓郁的酱香在空中弥漫开来,馋的人直咽口水。但没有晒干是万万不能食用的,它的口感和香度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并不足以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而一块酱油肉的美味只有老温州人才能拿捏得当,在气候与浸泡时间上都有极高的讲究与要求的基础上,也只有土生土长的老一辈温州人才会了解其中的韵味。

美味的工程虽说繁杂,却也值得人们长久的等待——

割下一小段肉,细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肉块。趁着酱香正浓,零零散散地放入锅中慢火焖熟。所有菜都上桌之后,将酱油肉作为最后的“压轴菜”端上餐桌——金灿灿的流油厚重的裹住褐色的小肉块,却裹不住酱油扑鼻的浓香,让人只希望胃能大一些,再大一些,好一饱这酱油肉独特的美味。被油汁裹住的深褐肉块玲玲珑珑地挤成一团,闪着诱人的油光,仿佛在诱惑人们将它一口吞下,大饱口福一番。

夹起一块肉,趁着那股热乎劲儿一口咬下,浓厚的油汁在口腔中爆开,难以言说的美妙在舌尖上绽放,富有弹性的肉块口感层次分明,夹着酱油淡淡的鲜香落入腹中。惬意过后,只觉齿颊生香,回味无穷。

除了盘中深褐色的酱油肉,那金黄的油汁也是不可多得的调味料。可以拌以白饭,作为辅食喂给婴童,亦可以将至作为炒粉干的底料,足以让人一饱眼福与口福。

而这盘色香味俱全的酱油肉,也是团圆饭桌上的寓意深刻的菜肴。十个红艳艳的高脚碗,通“十全十美”之意,不仅端上来就显出了“家宴”的气势和精致,也表达了美好祝愿——红红火火、步步高升。老温州人喜欢在盛酱油肉的盘底放红萝卜,方言称作“红菜”,意为讨个好彩头。

十盘冷菜,道道寓意深远,滋味鲜美。但一盘盘菜上来,寓意“红红火火”的酱油肉才是菜中之重。的的确确无愧于“新春佳节吃酱油肉”这一风俗。

酱油肉,不仅仅是新年前后的美味下饭菜,同样是老一辈温州人对节日近乎执着的信念。他们用最本真的品格,最淳朴的笑容,传递着对新年的喜悦,以美食的形式,将新年这个节日铭记于心间。

酱油肉香,年味悠悠。

压岁钱里的祝福_春节作文700字

春节那天,我跟随爸爸妈妈回到老家,给爷爷奶奶拜年。两位老人给我们这些孙子孙女们一一派发一个两百元的大红包,外加一小盒包装非常精美的巧克力。众亲朋好友也给我们派发了丰厚的压岁钱,还文具、衣服、鞋子等礼物。

屈指一算,我们这些孩子们每人光压岁钱就有上千元。看着我们一个个欢天喜地、兴奋得两眼放光,爸爸感慨万千,思绪翻飞,记忆的闸门瞬间又被打开——

爸爸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度过的,每年的除夕夜或春节,小孩子同样会得到长辈们的美好祝福,还有压岁钱。但他们那时收到的压岁钱一般只有几角钱,最多一元。

改革开放后,小孩们的压岁钱也随之上涨,已升至五元钱、十元;手头宽绰点的家长也会给二十元钱。每年初二,爸爸都跟大人到外婆家拜年,因为这一天,舅舅阿姨们相聚在外婆家,也是能收到最多压岁钱的一天。有一年春节,外婆家来了一位来自山区的远方亲戚,爸爸称她为表姨。表姨按照习俗也给他们派发了红包,等表姨一走,爸爸就迫不及待地拆开红包,想看看里边有多少压岁钱。他和大姑刚打开封口,就不约而同“呀”的一声叫了起来:一角钱!爸爸脸上写满失望。奶奶见爸爸嫌钱少,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长大一岁的祝福方式,给多少都是表达心意,不应该只重视压岁钱的金额。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此时的压岁钱已涨至五十,乃至一百元。人们比以往大方多了,有的一出手就是好几百元,甚至上千;也一改以前只是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时晚辈也会给老人“红包”,图个吉利,以表孝心。

走进新时代,压岁钱已不再局限于给红包。更多的长辈选择带孩子上书店购买书籍、学习用品、手机、数码相机、iPad等时尚礼品;晚辈则选择为老人买保健用品、健康保险,送健身美容卡,或者给老人报名到各大名胜古迹旅游观光……

新时代、新风尚,它赋予了压岁钱新的形式和内容!但不变的是过新年的那份喜庆心情,以及我们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