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代代传 传统文化放异彩-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600字
在这个骄阳似火、蝉声阵阵的暑假里,爸爸从图书馆里给我借了一本《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讲述了很多历史悠久、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有充满想象的幻想故事,有朴实明快的生活故事,还有幽默滑稽的笑话。我津津有味地看完这本书,使我的心情从烦躁中平静下来,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暑假。
这本书有着精美的插画,在本书的前面,几幅民间故事的插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苏东坡画扇》的这幅插画,把苏东坡和百姓的神情、动作,扇子上的竹子以及周边各式各样的景物,都画得活灵活现,我仿佛亲眼看到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真是有趣极了。
除了精美的插画,书中刻画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聪明伶俐的娃娃县官,有明察秋毫的包公,有重情重义的朱元璋,还有心系百姓的乾隆皇帝......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有名师导读和点评,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生动得展现在我们眼前。在《祭灶王》中,有一句描述——“张灶王有个嗜好,就是爱吃糖。”这里作者埋下了伏笔,刻意叙述张灶王爱吃糖,为后面腊月二十三要供灶膛这一风俗做了铺垫。通过导读,既让我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手法,又培养我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提高了我的阅读水平。
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我还知晓了许多人生道理。《飞来峰》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苏武牧羊》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鲁妹造伞》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用巧妙的智慧,有的时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民间故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宣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多读书,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敬老爱老,代代传承-日记作文500字
今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位于白沙小区的永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学校组织的重阳节走访老人活动。
没一会儿,老师和同学们陆陆续续到了。大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一起,有大米、油、面条、牛奶、洗洁精、洗衣液……老师将东西按类别分成五份,因为我们将走访五户老人。接着,我们分成两组,分别由一位志愿者叔叔带领,开始了今天的活动。
今天温度很高,太阳很烈,我们个个热得汗流浃背,但每个人都满含幸福的笑脸。走了好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家。老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一直一个人生活。我们将手上的东西递过去,老爷爷连连道谢。老爷爷带着我们在家里看了一圈:厨房里没有液化气灶具,用的是柴火;没有自来水,一个大水缸里装满了水;几根铁架竖起来用来晒衣服……看着老爷爷生活如此简朴,我不禁为自己平时不懂珍惜感到惭愧。
跟老爷爷告别后,我们又去了另一位老人家。走到门口,我就被门头上“光荣世家”的牌匾吸引。听志愿者叔叔介绍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家的爷爷年轻时是位军人。可惜的是,老爷爷不在家,没能听到他为我们讲解曾经的光辉岁月。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位未谋面的老爷爷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我们才能拥有现在幸福的生活。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更懂得了应该敬老爱老,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
颂扬胡兰精神,走好人生之路-《刘胡兰传》读后感650字
刘胡兰那短暂的一生,被毛主席评价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年仅十五岁就壮烈牺牲了,她的故事我从小就听奶奶讲过了。
奶奶小时候给我讲的刘胡兰的故事听多了,自然也就浮现出她的形象了,一头短发,干练勤快,当读完《刘胡兰传》时,我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她的母亲病逝了,而且当时阎锡山的人把红军说的可怕极了,什么青面獠牙,杀人放火,搞得人心惶惶,直到红军真正来临时,人们才发现这是一支好队伍,后来那个地方举办了妇女训练班,刘胡兰参加了,从此她就加入了共产党,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刘胡兰壮烈牺牲的情节。当刘胡兰即将要被处死时,汉奸特派员张全宝说只要刘胡兰向民众们说她从今以后不当共产党了,就放她走。胡兰却只是用鄙视的眼光扫了他一眼。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刘胡兰已经看穿了敌人的阴谋。敌人企图用血腥的屠杀,在广大群众面前使一个共产党员屈服,为了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给敌人以打击,她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于度外。
上刑场时,胡兰也只是理理两鬓的头发,包了包头巾,昂首挺胸向刑场走去,她最后望了望乡亲们,从容的躺上了刀床,张全宝扯了干草在她脸上,胡兰却摇头甩掉了,铡刀落下来了,那鲜血就像火山喷射出来的岩浆直冲天空,就像一朵朵红花溅落到四方……巾帼女英雄刘胡兰从容就义,光荣牺牲了。这需要多少的英雄气概啊,当时四面都是刽子手,而刘胡兰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一点儿也没透露党的秘密,死的很从容,她虽然牺牲了,但她依旧活在人民和党的心中。
我们要发扬巾帼女英雄刘胡兰那坚强不屈,热爱祖国的精神,在这个时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要好好读书,走好人生之路,才能对祖国有所贡献,对得起刘胡兰等烈士的牺牲。
雷峰精神代代传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活雷锋,他们一直默默无闻的为人们做着好事。走在洒满金色阳光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一件好人好事;
在我和爸爸经常打羽毛球的公园旁边,许许多多美丽的花朵,每当我打羽毛球气馁时,我就会看她们,她们会对我微笑,使我重拾信心。
星星之火,代代相传-观后感作文500字
国庆节去看了《长津湖》电影深受感动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
刚开始美军想占领朝鲜朝鲜向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发出求救电报,可运送电报机和译电人员的火车被美军的轰炸机给炸毁了,团长伍千里之好带着大家步行出发,在路过干枯河床时,大家又遇到了美军战斗机,大家只好装死,然而敌军却突发奇想比赛炸死尸,中国士兵还没开打就死伤无数。几天后,它们遇上正和美军打的激烈的第九团,大家合力缉获了一辆坦克扭转局面,帮第九兵团完成任务,接着又成功运送电报机和译电人员,又拿下一个个占领要地,在片尾,美国军队力挽狂澜,可杨根思同志又拿着炸药包打破了他们的梦想,和他们同归于尽。
电影中有两个瞬间让我特别感动,其中有一个战士在口哨上刻字,口哨上只刻了两个字:和平。那位战士一边刻一边想: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上火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还有一位战士对团长说:“我刚走的时候,我女儿问我爸爸为什么要去打仗。”爸爸是这样回答她:“如果我不去,那么这仗就只能留给我们的下一代打了。”我听了特别感动。
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毛主席说过:“洋人瞧不起我们,那么尊严只能在战场上获得!”我听www.yuerzhinan.com了深有感触,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又没有硝烟和战乱的时代,我不能为祖国的军事出一份力,那么我就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上课传纸条的作文大全篇一_传纸条800字
小动作,这是任何学生都不可避免的,比如说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说两句,和别人“传纸条”,这些“都不算什么”,但这些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可没那么简单了。哈哈!你一定是想问我:我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领悟呢?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时间:星期三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九鼎外国语中学7(B)班第三大组第二排。
人物:本人与本人的同桌。
起因:因为早上起床太早,直到第三节课,细胞还是没有完全苏醒,昏昏欲睡,特想睡觉,但是又怕老师,不敢,于是为了打起精神,和同桌干起了地下活动――传纸条……但是又是为什么要传纸条?而不直接说话呢?说话的效果可比传纸条要好多了!呵呵!这中间还有原委呢!这可就有点说来话长了,还是长话短说吧。因为本人与两个同学有约定,约定如下:今天我一天不说话(一个字也算),你就得答应我二个条件,如果说了,哪怕就是一个字,就答应你三个条件。嘻嘻,明白了吧。
事件:困!困!困!不,一定得打起精神,可是,那又怎么能平白无故呢?咦!对了,和同桌聊聊吧!不一会儿,一张纸条在桌上传来传去。(纸条内容,个人隐私,无可奉告!)
唉!没办法,为了打起精神,只得像老鼠偷东西一样鬼鬼祟祟的来传,几乎是写一个字,来一个“龙抬头”。每次抬头,只要看见老师那锐利的眼光盯着我看――就像一只饿猫虎视眈眈的盯着一只小老鼠。之后便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纸条藏起来,呵呵!(苦笑)那滋味,可真是……
终于,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这见不得人的勾当终于让老师忍无可忍了,哼,都是老师“不理解人家”。这次老师毫不留情,径直走来,当着“万千同志”的面把纸条拿上去,“下课来办公室!”唉,老师那无情的声音响了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字――惨!
呵呵!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如此之高的领悟哦!多学着点儿!
后记:由于此为真人版,难度极高,不够水准且未达到12岁的人请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温馨提示:水平超高也可以呦!)如果觉的好玩,但千万不要常玩哦,当心玩物丧志喽!
红军精神代代传承
红军精神代代传承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市实验小学六(3)班唐文雯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吗?我是深深地被这篇课文所感动了。故事讲的是红军长征时,一位老班长为了让三个患肠胃病的红军走过草地,自己不吃不喝,省下食物给战士们。实在没有吃的了,他就去钓鱼让战士们吃,自己却只吃鱼骨头。当小梁现他的秘密时,他嘱咐小梁一定要保密;当病号们被饥饿和疾病折磨时,老班长鼓励他们不要丧失革命意志。最后老班长因为营养不良牺牲在草地上。
老班长----这位普通的红军战士,面对绝境就是用一个长满红绣的鱼钩,维持了三个战士的生命。鱼钩的故事表现出老班长那种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崇高的思想品德。
老班长,课文中说你牺牲了,我却认为你还活着。你的精神----也就是长征精神,那种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而且,这种长征精神正在一代代地传承着。
您看,当有人遇到天灾时,人们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大街上一个小孩迷了路,会有人会送他回家;清洁工人宁可一人脏,也要换来万家净的高尚品质,送水工每天不辞辛苦地东奔西走……这些平凡的人,他们都在为国家尽力。他们不正像老班长为了战士们而不顾生命地忙碌吗?他们手里拿着的用具不正像老班长的鱼钩吗?到处都有你,老班长。到处都有你的精神,到处都有像你一样的行动。你看,我们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我们帮助孤寡老人,主动为灾区捐钱,向人们宣传法律知识……老班长,请你放心,我们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我们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鱼钩里藏着深深的爱,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颗金灿灿的爱心!
听党话 跟党走 红色薪火代代传-《小兵张嘎》读后感550字
前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小兵张嘎》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我的心情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嘎子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牺牲了,钟连长也被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决心找鬼子报仇,所以他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一次,嘎子在执行任务时,缴了胖翻译官的枪,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去,他竟然把枪藏在了老鸹窝里,所以被区队长关了禁闭。尽管如此,想得到一把枪,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一直是嘎子的梦想。队长也被这个勇敢倔强的小男孩深深感动。
在一次战斗中,嘎子受了伤,在一位乡亲家休养。当游击队打敌人岗楼时,他画了一幅图,便去找大部队,但是却不幸在进城侦查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坚强不屈,丝毫不把敌人的威逼利诱放在眼里,还趁敌人不注意把他们所在的炮楼烧了。于是,区队长把一支手枪给了嘎子作为奖励,嘎子高兴坏了,他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查员。
张嘎真是一个受人称赞的小男孩。他机智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要以他为榜样,做生活的强者,争做祖国的有用人才。
当年的白色恐怖早已远去,如今,我们每天享受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学校里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一起快乐地学习、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我们一定要让革命前辈的红色薪火代代相传,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孩子,在生活上不依靠父母,不怕挫折;在学习上自觉努力,积极向上。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过,就一定会有收获。
马良精神代代传_想象作文600字
“岁月的长河,流过了美丽的校园;迷人的故事,萦绕在我们的身边。神笔马良从这里走向世界,把光荣和骄傲,带进了我们的心田!啊,浦阳一小,啊,浦阳一小,多少雏燕在你身旁飞向蓝天,冬去春来为你高唱爱的奉献!”
当你漫步于校园时,这嘹亮悦耳的歌声就在耳畔萦绕。伴随着动听的校歌,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下这美丽的校园吧!
跨进校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神笔马良的鎏金塑像:他手握一支神笔,面朝教学楼,神态自若,身上还背着一顶草帽。塑像下面是一个鱼池,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水间,还不时跃出水面,跟小朋友们打招呼!
往左穿过一小撮树丛就来到了操场。操场上有塑胶跑道,同学们每天都在这儿洒下欢乐的汗水。跑道中央有一个草坪足球场,那嫩嫩的小草儿,经历了寒风的洗礼,变得如此顽强!
塑像的正后方就是图书楼,那里展出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校园被美丽的花儿点缀得五彩斑斓,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在翠绿欲滴的树儿和娇羞欲语的花儿装饰下,更平添了一份勃勃的生机,形成了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景色。徜徉在这“童话的家园”里,在“马良风”中接受阳光般的沐浴,这种感觉实在妙不可言!
下课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沉寂,迎来了另一幅崭新的画面:在课堂上严肃的老师,变得和蔼可亲,与我们谈笑风生;在走廊上,同学们在呼吸校园中清新的空气;在坦荡如砥的操场上,同学们大显身手,正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对了,我们学校还有一个“洪汛涛纪念馆”,他编著的《神笔马良》家喻户晓,早已跨出国界,受到了全球人民的追捧。在馆中,你能看到许多洪汛涛爷爷留下的遗物,有他亲手制作的信箱等。这时,你一定急切地想知道浦阳一小“马良精神”是什么了?悄悄告诉你:勤奋、善良、勇敢、智慧,请你一定牢牢记住!
我相信,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马良精神一定能在浦阳一小这块小沃土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