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书笔记_六年级读书笔记750字
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子,我特别向往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最近拜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那个小小的边城水乡让我迷恋不已。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艰辛的。大师却让我明白,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向往那个远在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一幅年代久远的画,在我的想象里千遍万遍地被描摹。在那片游离世外的土地上,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歌声悠扬清亮,老爷爷慈祥又宽厚,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生活的无奈,在这个地方,都带着诗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亵渎。大师用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湘西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和忧伤,却也让我们产生对生命的悲悯,对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向往《边城》里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送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很清苦,却能够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镇。相比之下,我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互不相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城市也能变得温暖和谐。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爱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家一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我的读书故事_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700字
书,被莎士比亚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品”。没错,书在人类的生活之中是必不可缺的,古人也曾经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它可以让人学会更多的知识,
懂得更多一生受用不尽的人生哲理。人们对书都喜爱无比,我也不例外。
自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布置了作文这个作业。对作文一窍不通的我每次写作文我都是随随便便写几句话草草了事,因此我的作文水平一直在中游徘徊。为此,妈妈从书店选出了几本作文书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就这样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开始我的兴趣很高,可渐渐地,我觉得作文书枯燥无味,不像童话书里面的内容生动有趣,非常好看。从此我对书失去了热情,但在妈妈强烈的要求下,
我只好拿起一本作文书,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没想到,这篇作文把一件事生动的讲述了下来,我一下子入了迷。恨不得一口气看完所有的文章。当天,
我连续看了十多页,仍然爱不释手。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从这以后,我一下子爱上了看书。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我的囊中之物,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不愿放下因此我的作文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每次的作文我总能令老师眉开眼笑。听着老师的夸奖,我心里喜滋滋的。
书带给我的不止是知识,也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
我的英语成绩很不好,一直处在中下水平,每次考试都考的一塌糊涂。看着别人试卷上鲜红的98。99。100好像都在无情地嘲笑我,让我很不服气,心想:“如果他们下一考试考的不好的话,那该多好呀!”可当我看了《三演国义》后开始为我的想法感到深深地羞愧∶三国中的周瑜就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华,
几次想陷害他,最终命丧黄泉。这使我明白了:妒忌是人心中的毒瘤,要把他从心中剔除掉。别人的成绩比你好,不应该去妒忌他,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书,是一盏浓雾中闪闪发光的指明灯,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使我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远……
《车票》读书笔记_六年级读书笔记550字
书名:车票
作者:李家同
故事大意:
有一位小男生,出生满一个多月就被生母抛弃在新竹的火车站,幸好车站附近的警察找到一位会喂奶的妇人,为他喝奶,并把他送到了新竹县宝山乡的德兰中心。
他从小就生活在孤儿院里,没有见过他的母亲,对他而言,修女们就像他的妈妈一样。他非常喜欢弹琴,几乎所有曲子都会弹,但他有个禁忌,就是除非有人逼他弹母亲节的歌,不然就绝对不弹。到他长大以后,有一天,修女拿了个信封给他,里面有两张车票,一张是从生母住的地方到新竹车站的,一张则是从屏东到新竹的慢车票,修女告诉他,这个小城的人极少,要找出亲人应该是件容易的事。
小城的人极少,没有太多人住在那里,于是他很快就找到生母以前工作的学校了。校长是位女士,说他的爸爸是一位很懒的人,不肯去城外找工作,喝醉了就开始打他的哥哥和妈妈,因此哥哥也离家出走,不愿再回来。所以他的生母为了不让他遭受同样的生活,只好把他遗弃,不过他的生母在每半年都会去北部看他,甚至还保留着当时来回的车票,从此以后,他的禁忌消失了,能一首首的弹出母亲节的歌,也不再害怕过母亲节。
读后心得:
读完这篇“车票”的文章后,我觉得虽然有些父母亲是因为年少不懂事而将孩子抛弃,但世界上不是每个母亲都这么狠心,毕竟是自己辛苦怀胎十个月才生下来的,这位母亲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不惜牺牲自己,也要让小孩有美好的未来,能有这种胸襟的人,真是难能可贵。
《第56号教室的故事》读书笔记_六年级读书笔记800字
今年寒假再次拜读它――《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心境完全不同,因为思想更加成熟,所以当我再次走进这本书时,我不仅从这本书里收获了很多,而且有了很多的发现……
雷夫老师的这一做法我很感兴趣――雷夫老师把学生分三类(当然我会为了保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心里这样分,但绝对不公开,在班里每个孩子眼中大家都是平等的。)第一类聪明,喜欢老师,家长也喜欢老师,各方面都优秀;第三类讨厌老师,讨厌学习,顽固不化,并且爱捣乱;第二类资质平平,学习一般,不是跑得最快的那群人,不是最漂亮的女生,也不会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或最出色的作家,但是他们还过得去。正因为他们还过得去,所以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他们……雷夫老师通常关注第二类学生,把精力花在他们身上,这些学生会很兴奋:老师注意到我了!于是表现得像第一类学生一样,而第三类学生就被晾在一边,没法捣乱。他的这一做法给我的启示是:打破常规,改变关注对象。别老盯着“坏”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天天跟这些孩子斗智斗勇,生气不说,还起不了一点教育效果。要学习雷夫老师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感化“坏”孩子,也让他们融入到教室这个学习知识,学做真人的天地,我想这样的教育才会创造真正的奇迹。
雷夫老师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雷夫老师重视阅读。“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为乐趣而阅读的孩子比大多数只阅读指定功课的孩子,会拥有更多的热情。从整个雷夫与许多教育名家的对话中,我们能体会到雷夫老师对于阅读的关注度和阅读带给56号教室每个学生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我的启示是:作为一位兼语文学科的班主任,更应该明白生活在现在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中,阅读且广泛的阅读不仅重要,而且很有必要,也很迫切!因为只有阅读才能让一颗颗浮躁的心灵沉静下来,只有阅读才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所以,远离手机,做手捧书本的一员,不做低头看机的一族。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顿教育的大餐、一次智慧的盛宴,更值得我在教育路上反复品味:在班级管理中打破常规,改变关注对象;教育教学上努力用阅读安抚孩子们浮躁的心灵,这样我们的教室也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更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六二的孩子们,2019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