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戴尔.卡耐基《超越自我》读书笔记600字【推荐4篇】

超越,无时无刻-《超越》观后感700字

终点之后是什么?是下一个起点。

——题记

漫漫人生路,如一列没有编号的火车,你不知道未来会通往哪里。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跑步比赛,永远无法预料最终结果,有人在拼命追赶,也有人在不断落后……

这周六,我与爸爸观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电影《超越》,前些天已在某些综艺上看过预告,主演是郑凯、李晨等。当我听到《超越》是个名字时,脑中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顿时浮想联翩,于是,伴着几分期待打开了电视。

这部剧主要讲了一个短跑运动员郝超越的故事。多年前,随着一声枪响,18岁的小将郝超越成为了世界冠军,顿时,他名声四起,也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接二连三,他的人生阅历也愈发丰富了起来。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为运动员的他即使步入了三十的队伍,他也逐渐察觉到身体的各方面不适,能力越来越不如以前,这让他陷入迷茫。再一次站起,他决定出国深造,但一次意外的车祸,让他被迫宣告了退役,开始创业之路,但却遭遇坎坷,十分艰苦,那时的他几乎成为了运动的绝缘体,成为了一个实打实的中年男子。

原先壮实的肌肉变成了现在的啤酒肚,先行的动力与激情也怠慢了下来,迎来的,却是一张张体检单上的三高,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运动员现在却活成这般模样?

电影中的男二也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吴添翼,他比郝超越年龄小好多,是郝超越的学弟,在郝超越拿下第一枚金牌时,他欣喜若狂,立志也要成为一名短跑运动员,但现在,他已是获得了一枚金牌的运动员,他回想到当年郝超越的样子,决定要和他一决高下,但现在的郝超越已不是从前,刚跑了两圈就摔了个狗啃泥,吴添翼望着眼前狼狈不堪的郝超越,再回想他拿着金牌在赛场上挥舞时,心想,他怎么活成像现在这般模样?

电影找那个反复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终点之后是什么?却在电影的最后才给出答复:是下一个超点。郝超越在退役后,其实是结束了人生的一小段,但运动生涯和生活并没有结束,生命是自己的,活的出色才是本钱!

超越,不仅是自己、他人,还有过去!

戴尔.卡耐基《超越自我》读书笔记600字【推荐4篇】

超越极限,挑战自我-读《老人与海》有感800字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题记

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老人与海》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

书中主要讲的是: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的,这条鱼比他的木船还长两英尺,而且鱼的力气十分大,以至于把小木船拖着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经历了从未经受过的艰难考验,最终把这条大马林鱼刺死,拴在了船头。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几只凶猛而贪婪的鲨鱼向老渔夫冲了过来,鲨鱼一口一口地吞噬着大马林鱼,老人的希望一【https://www.yuerzhinan.com】点一点破灭,老人没有放弃,他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与鲨鱼展开了搏斗,哪怕是只剩下-根鱼刺。在长时间的殊死搏斗中,鲨鱼最终落荒而逃,可是拴在船头的大马林鱼却早已被鲨鱼们吃得仅剩下鱼骨了。后来当地政府为了赞颂老渔夫的这种精神,在港口修建了老渔夫的雕塑。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就是有限度的,正是因为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又一次地扩大。像老渔夫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重,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高贵的态度——自信。

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了我炒蛋炒饭的经历。第一次炒蛋炒饭,我竟然把鸡蛋和饭都给炒糊了,妈妈告诉我:火开得太大,翻锅铲的动作太过缓慢了。于是我有空就拿着锅铲在手里练习。后来又尝试了几次,虽然有所进步,但是离妈妈炒的饭还是相差甚远。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妈妈鼓励我说:“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自己得有信心,这样才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总结了前几次失败的经验,终于在母亲节那天成功的炒了一份蛋炒饭献给了妈妈,妈妈尝过后为我伸出了大拇指。自那次以后,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现在的我已经从厨房“小白”成长为厨房“小能手”了。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闲暇时分看书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典语录,可见读书是多么高尚的追求!只有多读书,才会让自己的前途更广,眼界更宽。

戴尔.卡耐基《超越自我》读书笔记600字【推荐4篇】

努力超越自己

 我好想长出一对翅膀,学会飞翔,越过“自我”这道险关,取得梦想,尽览人生的辉煌。
  最难战胜的是什么?不是事业,不是难题,而是自己。只有超越了自己,才能达到真正的极限,凌驾于巅峰之上。战胜了别人,只属于某一方面的胜利,是物质方面;战胜了自己,是精神方面的胜利。既然取得了精神方面的胜利,还有什么难题能拘束你在人生上自由发挥呢?每个人都会被某种事物诱惑而导致欲望的激发,如贪婪,嫉妒等。当我们受到这些心理引诱而不思悔改时,到一定时间就会走进深渊。如果我们具备美好的品质来弥补这些心灵漏洞,我们就战胜了自我,战胜了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欲望。
  我曾经在<儿童文学>读到这样一篇文章<真正的胜利者>:从前有两个孩子一个天性聪慧,一个普普通通。第一个孩子经常受到大人们的夸奖,一次偶然的机会,它见到了一颗非常名贵的宝石,从此,他对事物有了欲望。而第二个孩子,深知自己不聪明,因而勤奋学习,并且从别人身上得到了许多美好的品质。此后,两个孩子经常在竞争的社会上相遇。因为第一个孩子勒不住自己脱缰的邪恶品质而坐牢;而第二个孩子却靠勤奋,美好的思想品质而当了一家跨国公司的老总。事实何尝不是这样呢?
  超越自我往往比超越别人更加重要。

戴尔.卡耐基《超越自我》读书笔记600字【推荐4篇】

超越常规作文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农民的一个常识。可是现在那些在以前所谓的常识在现在已 不在是常识。

在以前人们认为铁是不能浮在水上的,而现在的船几乎都是用铁做的。

在以前人们认为冬天是吃吃不到黄瓜的,而现在冬天的黄瓜是一件平常之物。

在7年级刚入学的时候,由于对大家的陌生,我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虽然老师经常强迫我回答问题,但由于我一直不主动老师也不经常叫我了。

渐渐的我生出了这样的一个心理:回答问题只不过是给老师捧场,有那么多人给老师捧场,少我一个也无所谓。

平静地生活久了,必然会有一些意外。一个月前我后面的同学不知为什么每一次老师问问题之后他都会和同桌一起大声说:“老师,这个孙鹏会!”“老师,这个孙鹏倒背如流!”……老师向来尊重民意。我自然总是被点到。

同学们也都被感染了,无论老师问什么问题同学们“推荐”我。我对此十分的反感。在一次周记中我把我的苦衷告诉了老师,老师也制止了这个活动。

可是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还是不停地叫我回答问题。

一天午自习,老师叫我过去说:“孙鹏,你知道吗?同学叫你回答问题,不是为了要捉弄你,而是想让你积极起来。我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才会叫你。回答问题是件好事。一节课能有多少时间,老师把时间分给你,你要珍惜呀。”

后来我觉得举手并不是件什么难事,我也习惯于自己主动回答问题了。以前的那个潜规则已经不复存在。

常规只是一个坑,你站在里面,只能当个井底之蛙,何不跳出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