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风民俗_四年级说明文500字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https://www.yuerzhinan.com】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有关妈妈的唠叨的作文_写人作文
妈妈什么都好,就是太唠叨叫人受不了。
我本想利用休息日,帮妈妈烧餐午饭,结果弄得很不愉快。我切好青菜,正准备往锅里倒油。妈妈就唠叨上了:青菜用猪油炒才好吃。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瞧你这记性!我一言不发,无条件执行了首长的命令。接下来烧西红柿,妈妈又开始了:这西红柿比较老,不用炸了。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已会……
铃铃铃……我心中一阵狂喜,电话来得可真及时呀!耳边可以清静多了。妈妈,女儿知道你很能干,但我是没机会啊!你每次唠叨要只有前半句我准能接受,可是……
正当我从碗柜中端出红烧肉准备热时,妈妈一路小跑进来了:哎,哎,肉放到高压锅的蒸笼里。你这丫头,怎么这么笨呢?我终于忍不住了:妈,你不能安静点呀?整天唠叨个不停,烦不烦哪!妈妈看了看我,一声不吭的走了出去。
别以为妈妈就不再唠叨了,快起床,早晨是读书的最佳时间。我反应要慢了点,别磨蹭了,想成绩直线下滑呀?快起来!碰上这样的妈妈,双休日我从未睡过一次懒觉,幸好成绩还过得去,否则人恐怕要崩溃了。
前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妈妈又操心上了:怎么把毛衣脱掉了?天热了,穿不住。春捂秋冻,马上要降温了,快把衣服加上,别感冒!我嘴上答应,心里根本没当回事。这么暖,怎么可能说降温就降温呢?妈妈总是听风就是雨。结果在学校受凉感冒了,又头疼又请假的,肠子都悔青了。
昨天,妈妈去看姐姐,晚上不回家,临走时叮嘱我:作业做完了要记着整理书包,一个人在家,要早点闩门。没有了妈妈的约束,我很晚才写完作业,然后就去睡觉了。今天清早我匆匆收拾书包,到学校才发现数学书没带,结果挨了老师的训。
难道唠叨对我来说真是不可或缺的吗?突然之间我开始想念妈妈的唠叨。
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_三年级记叙文300字
今天,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幕了。十里渔港,彩旗飞扬,礼花飞溅,掌声雷动。
披红挂绿的渔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海面上,“绿眉毛”仿古船成为领航船,16名鼓手身穿龙衣龙裤擂响了舟山锣鼓,“咚隆咚,咚隆咚,咚咚隆咚锵。”。鼓声敲响了海港节日的喜庆气氛,敲出了渔民心中的喜悦。紧随其后桃花岛的“黄药师”仿古船带来“射雕”武术表演,一个个“射雕英雄”尽显风采,让观众仿佛走进了金庸笔下的“射雕”世界。
大街上游行的队伍慢慢地开过来了。有舞龙舞狮,渔歌,高跷,秧歌,跳蚤舞,俄罗斯民族舞蹈,还有济公向“火神爷”嬉耍取乐,人群中不时爆出阵阵笑声。尤其是渔家姑娘组成的铜管乐队吹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今年的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得棒极了。
元宵节-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今天是2月26日,元宵节。我想给大家讲一下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在古代,正月就是农历的元月,夜晚被称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夜,汉文帝就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为什么是汉文帝呢,因为当时他平定了“诸吕之乱”,感叹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此取了这一天与民同乐,表示庆祝和纪念。这就是元宵的由来。
古代过元宵节要做很多事情。古时候的人们要举办舞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民俗活动,真是热闹非凡呀!现在,我们元宵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吃汤圆、舞狮子和猜灯谜。猜灯谜和吃汤圆是宋朝开始流行的,当时的猜灯谜是把写好灯谜的纸条贴在花灯上,猜中的有小奖励。当时的汤圆叫浮元子。现在,南方包的叫“汤圆”,北方滚的叫“元宵”。
今年元宵节我吃了汤圆,还和妹妹放了烟花。虽然汤圆是现成的,也没看到灯会和月亮,但是一家团团圆圆,照样很开心。
希望每次https://www.yuerzhinan.com元宵节都能这样度过!
温州民俗工艺——温州米塑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米塑吗?米塑可是温州独有的民俗工艺,它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米塑作品究竟是怎么做成的呢?为了一探究竟,星期天上午,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加“非遗课堂”——米塑体验活动。老师给我们每人分了一些黄色、红色、白色和黑色的米团要教我们做小刺猬,我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我们照着老师的样子先把黄色米团揉成一个球后,再把球的一端搓尖,用手轻轻地把尖尖的那一端往上一翘,用小剪刀在下方剪出一个小小的嘴巴,小刺猬的雏形就做好了。老师继续教我们把红色的米团揉成一个小球,把它固定在尖尖的那一端,瞧,这个红通通的小鼻子多可爱啊!接着再把眼睛揉好贴上。最后,用剪刀一刀一刀地把小刺猬身上的刺剪出来。看!一只惟妙惟肖的小刺猬做好了。
做米塑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不但使我们的小手变得更加灵活,而且还使我们和传统文化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中国民俗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合称四大文明古国。在这些国家中,中国是最古老的,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节日,如,春节、中元节、吃新节……类似的节日都多的数不胜数。这时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比如民间常说二十三啃糖盘?这本书中就详细的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张生不顾一切的抛下丁香,后来又遇到丁香,丁香却不计前嫌的帮助他,张生既羞愧又后悔,所以钻入灶中烧死了,玉皇大帝听说了张生的事,认为他是个知错能改的人,于是就让他去管理人间百姓的衣食住行。人们怕他和玉帝告状,所以就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他下界这天,用糯米做一个又大又甜的糖盘给他吃,好黏住他的嘴,让他在天帝面前说不出话来。
读了这本书后,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对生活中一些习俗的由来及影响,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就是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中,华夏文明才能不断延续。
五千年!五千年!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好比一棵参天大树,无论是时光的飞速流逝,还是万物的悄然变化都无法磨灭,我是中国人,也是龙的传人,我为我的祖国历经磨难与辉煌而骄傲,同时也为五千年悠久又灿烂的历史而自豪。
知民俗爱中华-书信作文450字
亲爱的哥哥:
你好!
在法国的日子过得好吗?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书,名叫巜中国人应知的节日与习俗》。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书中除了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四大传统节日外,还详细地介绍了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壮族的尝新节,侗族的姓氏节,苗族的斗马节,蒙古族的马奶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对了,你听说过“纳顿节”吗?“纳顿”,在土家族的语言中,有玩笑,欢乐的意思。纳顿节是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故又名“庆丰收会”。
看了这本书,我不禁感叹中华民族是一个重亲情的国度。尽管各民族的人们分布在祖国的东南西北,但通过各种民族节日,使我们跨越民族,跨越地区,像一个“中国结”一样把全国各地的人民凝聚在一起,增进彼此的感情,让彼此搭起爱的桥梁。正因为有这样富有极大感染力的节日,才让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每当重大节日,人们回家就像一场大迁徙,从不在乎路途遥远和艰辛,也不会在乎风霜雨雪,在乎的是回家的心情及与家人团聚的温馨。
哥哥,要是你多看看有关中国节日的书籍,你会更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及历史。
祝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妹妹
2017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