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暑假作文700字
暑假期间,妈妈推荐我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它,在书中,作者用鲜活的语言,幽默的笔调描述昆虫们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它既是包涵着丰富知识的科普读物,又是一篇篇文笔优美的散文。
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后代作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楷模。
《昆虫记》也很有真实感,那些具体而详细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星辰,还有虫子气味存在,真使人身临其境。我平时很少细心观察小动物世界,是《昆虫记》让我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发现它们有很多可爱之处;是《昆虫记》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同于小说,它是真实存在的,是法布尔生活每一天、每一夜,独自在安静、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艰辛的劳动成果,是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科普书。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我很大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事实。“知识就是力量”,让我们也用它来勉励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我们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学习科学,要从现在做起,首先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同时,还要多阅读一些适合小学生看的科普类书籍,还应积极动手参加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以法布尔为榜样,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地球村。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和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做一个热爱科学的新一代。
读《童年》有感-暑假作文650字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这本书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
《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高尔基四岁失去父亲,跟着慈祥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中生活,在这里他经历了许多事,受了很多的苦难,只有外祖母关爱他。他的两个舅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贪得无厌,为了争夺财产,总是争吵斗殴,勾心斗角,善良的小茨冈也被他们害死了。外祖父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怂恿伙计去偷东西,暗放高利www.yuerzhinan.com贷,赶走眼瞎的伙计格力高里,让他变成乞丐。阿廖沙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过早地体验了人间的痛苦与丑恶。
阿廖沙就是在这种冷酷无情的家庭中长大的,他整天面对着勾心斗角,残暴酷虐,他曾被外祖父打得都晕过去了,还被外祖父赶出家门,以捡垃圾为生。和阿廖沙的童年相比,我们的日子就幸福多了。我们的生活是灿烂的,快乐的,整天像泡在蜜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缺少关爱;每当我生病时,父母都会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每当我难过时,父母都会想办法哄我开心;每当我需要什么东西时,父母会尽量满足我。
我的家庭中,很少有家人之间勾心斗角,也不会发生将人无辜折磨致死的可怕事件;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敦敦教导,放学回到家,父母就会将好吃的东西端到面前,对我嘘寒问暖。可是拥有了这些,我却并不知足,在我眼中这一切似乎是自己应得的,总是奢求更多,不会替父母着想,让他们时刻为我操心。我记得有一天早上,我上学起床晚了,却埋怨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向妈妈发了好大的火,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我看完这本书后,我下定决心向高尔基学习,改掉娇气、任性、拖拉的毛病,珍惜父母的关爱,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为他人着想、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中国古代神话》有感-暑假作文650字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神话》,内容生动有趣,人物的精神令人敬佩。
什么是神话?神话是古代人对世界的认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是他们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在神话里,妖魔鬼怪、神仙这些,也是层出不穷。而中国古代神话,则是源于上古时期,是由我们的老祖先一代代的传下来的,每一篇故事都包含着古人丰富的想象。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神农尝百草》这则神话,主要讲的是在上古时期,人们不懂医药,得了病也无法医治。南方的炎帝不忍心看见人类遭受疾病的痛苦,便下定决心尝遍百草。他来到成阳山,来辨别哪些是草药,哪些不是,然后再亲口品尝,然而他是不是就会中毒,中毒时,他就用茶叶将毒素排出体外。但是,有一次,他发现了一种开着小黄花的植物,他一尝,肚子便疼了起来,最后断肠而死。人们把他发现的365味草药编成了《神农本草经》,把那棵毒死炎帝的草称为断肠草。读完这则神话,我十分的钦佩炎帝,他为了让人们摆脱疾病的痛苦,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畏草的毒素,一心只想着为人们造福,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品格呀!而疫情爆发时,那些冲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不正是如此吗?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抛在身后,去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救死扶伤。还有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尽管年岁已大,但依然是哪里疫情严重就到哪里,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吗?而当我读到《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时,我就十分佩服精卫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我有一次学打羽毛球时,怎么打也打不会,我就是怪拍子不行,球又不行,后来干脆就不学了。直到我学会打羽毛球了,才发现,不是球。拍子不行而是我没有努力锻炼。
这本书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它们当中有些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有的体现人物的高尚品德,有些则包含了人丰富的想象力。总之,读完这本书,会让我受益终生!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暑假作文500字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雷锋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雷锋原名叫雷正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去世后却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笔题词。这是为什么呢?
雷锋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他7岁时就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隔壁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可是在那艰苦的年代他们生活非常艰难。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9岁的雷锋终于上上了学。他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又刻苦,成为了学校第一批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生。小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选择留在家乡为农村的文化事业增添一份力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雷锋边学习边工作还暗暗下决心要做一颗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螺丝钉。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县里的建设捐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在下雨的夜晚为了抢救建筑工地的水泥将自己的被子和衣服盖在水泥上……只要祖国有需要,雷锋就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最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雷锋如愿当上了兵成为一名解放军。
雷锋曾在他的日记里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让我知道了我要积极地为班级做贡献,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知道了我要刻苦学习,发扬“螺丝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