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孩子,离开父母就不会独立生活,将来难有出息

本文由辣妈日子原创首发,图片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来到今天的辣妈日子!

案例:

1919年小西奥多竞选纽约州议会席位,有人称他靠父亲的声望竞选,他答道:是我在竞选,并不是我父亲,”这是他鲜明的独立宣言”。

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孩子,离开父母就不会独立生活,将来难有出息

小西奥多竞选失败后,父亲罗斯福写信鼓励他,信的大概内容是:

在你做决定的时候,最好的情况是你选择了正确的决定,其次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最差的就是你什么决定都没做。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做人要独立,要敢于做出决定,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能做自己的主人了。记住:只要学会独立,总有一天你会取得成功的!

分析:

与西奥多·罗斯福的做法相反,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一点困难和磨难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致使有的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就不会独立生活,处处表现出懦弱、畏缩、无能,这样的孩子将来恐怕难有出息。缺乏独立生存和自理自立能力,缺乏生存困境的磨砺,就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培养孩子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本领,使他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与困难。

西奥多

自立是生存的开始,如果要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立,就要养成他自理的好习惯,自己能做好的事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做好。因为孩子们迟早要独自面对这个社会。如果说长辈的呵护是一篓鲜嫩的鱼,那么自理就是一根鱼竿。鱼总有吃完的时候,孩子们只有得到钓鱼的鱼竿,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生活中衣食无忧。

罗斯福

国内有一位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曾忧心忡忡地说,青少年在父母如此周到”的服务、如此严密”的保护中,自理行为大大减少,对成年人依赖性越来越强。很多青少年都将父母的呵护当做拐杖”,可是却没有想过,一旦离开了拐杖”,自己就寸步难行。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不可能帮他做所有的事,因此必须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那么,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自理能力

1.要养成独立生活的意识

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爱,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通过对6个月的男女婴的对比实验,可以发现,面对困难的时候,男婴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借助哭泣等手段。

因此,孩子不够独立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们总是娇惯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他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父母怕麻烦,有些父母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用孩子做,从而剥夺了他们生活自理的机会。这是当今独生子女普遍缺乏自理能力的主要原因。

西奥多

事实上,这种完全忽略自理能力培养的心态,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因此,强化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2.让他养成动手的习惯

在训练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孩子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他学做家务。如让他自己做早点、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等。同时,可以对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并做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即使是洗手帕、洗碗碟或收拾房屋也要注意这一点。

自理能力

3.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错误

有时候,孩子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不要指责他,更不能惩罚他,对于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保护孩子自理生活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自理生活能力。

罗斯福

如果孩子总是做得不好,也切不可性急,要以鼓励为主,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找出不足之处,从而为下一次避免失误找到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对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今天的辣妈育儿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了,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大家关注辣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