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A】专职奶爸很高兴与您分享育儿经验。
孩子的阅读黄金期是越早越好。
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老师,他有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14岁,现在两个孩子保持每2-3周阅读一本书的习惯。
一、 一岁以内看黑白卡片、彩色卡片,还有一些认知的图画类的卡片。我是一名热爱阅读的语文教师,用阅读提升了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同时,我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妈妈,我和孩子已有十年的亲子阅读经历。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孩子的黄金阅读期,是他作为孩子的全部年龄段。放大到整个人生,黄金阅读期就是他的整个人生。
下面,我从阅读对自家孩子和学生的影响两方面来阐述。
作为家长,我开展亲子阅读,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
我家孩子不到一岁时,我就开始把他抱在腿上,拿着绘本,让他自由翻阅,他翻到哪幅图,我就指着那幅图上的东西,一一告诉他。十年过去,我仍记得,他最爱翻一册图画书上有樱桃的那一页,用小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聚在一起,到画上的鲜红樱桃上抓一颗,放进嘴里,小嘴咀嚼着,小脸上满意又陶醉,好像真的吃着美味樱桃的样子。他可能分不清书上的图画和真实生活的界线,但书本世界已经吸引了他。
孩子三岁前,我已给他读了上千本绘本。那时候,他喜欢反复听故事,一个故事要听十几遍,甚至更多。每天至少要听五六本。往往是他听一本故事书十几遍后,自己就能用书上原话(书面语)按情节发展把故事讲下来。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非常有好处,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性格也活泼开朗,很喜欢与人交流,朋友比较多。
比这更重要的是,孩子对读书这件事充满热爱。有一次,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出去玩。小朋友们一直玩得很沉醉,眼看天色渐渐暗了,孩子们都还要玩。我家孩子忽然说:你们玩吧,我要回家看书了,我的阅读时间到了。”说完就拉着我回家。我想,孩子确实发自内心喜欢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了。
目前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家长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了。jason的阅读习惯一直不错,从最初开始读绘本,到上小学之后开始看大部头,目前开始看整本都是文字的书,一个朋友经常会很羡慕地说,我家这孩子一直只喜欢看漫画书,每天都要愁死了。
其实,孩子越小,习惯越容易形成,在孩子阅读敏感期或者说阅读的黄金期,给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长大了就自然形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根本都不用刻意培养。
我从来不相信孩子有什么黄金阅读期,因为阅读是一生的习惯,所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后来居上的例子
从我自己多年带娃看书的效果看来,我孩子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
1,美国主张从孩子出生起就读书给他听。我却觉得从怀胎时候起就可以给孩子读书听了。我在怀我家大宝的时候就开始给她念优美的散文听,我觉得为孩子阅读也是一种胎教。如果你怕输在起跑线,就从胎教阅读开始。
2,在孩子小的时候到上幼儿园,我一般都读绘本给她听,还有一些常识性的书,还订了杂志,那时候订了《嘟嘟熊》《小聪仔》《东方娃娃》等,很多书都会标注适合年龄的。
3,上了小学就开始读有拼音的书,有的孩子认字早,没拼音的也早就可以读了。我孩子是基本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进度来的。没拼音的书也是会读,这个阶段我一般都还是跟她一起亲子共读。
4,二年级的时候她基本上就独立阅读了,她喜欢有点魔幻故事型的书,那时候就爱上读书了。
3,现在我为他买了一些有深度的书,诺奖作者的书。我希望从现在起她能开始阅读经典。
阅读是终生都该去做的一件事,应该让孩子尽可能早的开始读书。
我感觉孩子最好的读书年龄应该是小学吧。孩子从三岁开始记忆里就特别好,教他个故事,古诗就几遍就能会。我家孩子说话特别早,特清楚,因为他特别调皮,我为了让他老实,就买了带拼音的书给他讲故事,给他讲几遍,他就能用手指着把故事情节讲完。
等孩子上幼儿园时,他就能认识好多好多的字,带拼音的故事书就能自己看懂,问他怎么认识的,他说都是我讲故事时指着字,他就都认识了,所以从我带孩子的经验来看,孩子应该从三岁大人就开始给他讲故事,教他阅读,让他对书感兴趣。如果父母能坚持每天晚上都陪孩子读书的话,习惯一旦形成了,孩子将受益匪浅
我家老大开始也是那种好动无法安静下来的男孩,后来尝试讲故事带着一起阅读故事书籍等。后来慢慢爱上阅读,没什么事就看书,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
下学期三年级,暑假期间已看过:
《平凡的世界》《人生》《活着》《明朝那些事儿》1-6册《少年读史记》《鲁滨逊漂流记 》《月亮与六便士》《狼图腾》等书籍。每次都是陪着他一起读书,一起分享。有时候去旅游的途中他就是看书。有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在玩游戏而他在看书还是有点欣慰。
但是,孩子在什么时间培养阅读习惯最合适,什么年龄段应该读哪些读物,这样的困惑,困扰着很多家长。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是每一位家长的美好心愿,不过,很多家庭因为早期没有重视阅读氛围的营造和习惯的培养,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初中以后,表现出不爱学习、不喜欢阅读的习性,学习成绩不如人意,令家长焦虑不已。
但是,孩子在什么时间培养阅读习惯最合适,什么年龄段应该读那些读物,这样的困惑,困扰着很多家长。
那么,孩子的阅读黄金期在什么年龄段呢?
我们家孩子的成长经历
我们家大女儿是从8、9个月大开始亲子阅读的,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看书、讲故事。最早的时候,是给孩子买了卡通的布书、洞洞书、卡片书,教孩子进行物品、动植物的认知,通过图形化的图案和语言进行关联,让孩子产生知识关联的记忆。
到了孩子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开始给孩子买一些有简单故事情节的绘本了,比如《米菲兔》系列是当年我女儿最喜欢的童书之一,每天晚上会缠着妈妈给她读,有时候也会自己拿起来看,虽然看不懂字,但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比较强,会有模有样的模仿妈妈讲故事的语气来叙述。
到了孩子2岁多,开始上幼儿园的年龄了,我们又买了一些内容相对丰富的优秀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通过书本感受到爱的力量,也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
到了孩子4岁左右的时候,女儿开始对文字感兴趣了,我又购买一些更复杂的童书绘本了,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等,故事情节更长、更复杂,女儿这个时候因为已经养成了阅读的基本习惯,耐性、定力比较强了,能够坐的更久了,也就能够耐得下心来听完整个故事。
到孩子上小学之后,开始喜欢上看一些漫画类的图书,属于插图为主,文字为辅的那种,也会看少量纯文字类的读物,但是都属于比较薄的儿童读物,刚开始我还比较郁闷,孩子总喜欢看这种漫画类的书籍,但是后来,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自己慢慢的过渡到了喜欢看纯文字的文学读物了,对漫画没有兴趣了,涉猎面也逐渐拓宽,文学、科幻、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作品都开始涉猎,即便是这几年学业日趋繁重,也没有影响到孩子阅读的投入,基本上每年都会完成2、30本课外书籍的阅读。
现在,孩子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书坐下来阅读,要么就是用kindle看电子书,去年暑假期间,刷完了全套《哈利波特》系列的中文版,寒假开始刷《哈利波特》的英文版,顺带练习英语阅读能力,今年因为看了《流浪地球》的电影,也开始刷刘慈欣的科幻系列作品,现在已经完全不用我去告诉她可以看什么书了,全部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
学龄前是阅读启蒙的重要时期
孩子的阅读习惯并不是要等到他认识字了,才开始去培养,而是要从小抓起,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已经开始形成记忆和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了,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唱歌,反复的进行听力的输入刺激和简单绘本图案的视觉刺激,让孩子逐渐建立图像和声音的关联,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到一岁左右,开始循序渐进的选择适龄的绘本童书进行亲子阅读,在学龄前的这几年里面,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孩子对你的依恋关系,通过亲子阅读、共读、游戏等方式,让孩子逐渐养成看书的习惯,为接下来的习惯巩固和阅读兴趣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8岁是阅读习惯过度的重要阶段
在有了基础的阅读习惯之后,很多孩子在6-8岁的年龄段,尤其是上了小学之后,会逐渐淡化对幼儿类儿童读物的兴趣,转而可能对一些图文混排、漫画类读物产生兴趣,其实这类桥梁读物”恰好能够满足孩子从图形化阅读向文字化阅读转变的过渡需求,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筛选一些优秀的桥梁书籍,让孩子在进行阅读习惯转型的同时,吸收更多的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9-12岁是阅读兴趣的发展期
经过桥梁书的训练之后,孩子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学习的难度加大,习惯了长文本的阅读之后,会逐渐的将阅读兴趣转移到纯文字的文学书籍上来,比如我女儿在这一时期喜欢看伍美珍的少儿系列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鲁滨孙漂流记》等,随着文学类作品的阅读习惯养成,孩子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多的阅读方向,家长只需要按照孩子的喜好,及时的提供优秀的读物给孩子阅读就好。
12-15岁是阅读兴趣、习惯培养的黄金期
前面这几个时间段只能说是阅读习惯、兴趣范围的发展期,只有孩子到了初中这个阶段,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价值观、审美观开始逐渐成型,对阅读范围、题材开始有了更多的要求,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功底,阅读、理解、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在这一时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范围,往往会影响到孩子对未来人生观、目标的思考和定位,对孩子的人生发展起到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