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间歇式学习”成孩子最大的“诟病”?建议用“目标学习法”改善

"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有位孩子的妈妈发私信找到我,她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放假期间的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如今开学在即,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下面是她私信的部分内容。

"刚放假那会,孩子向我保证,自己会每天坚持完成暑期作业,并且背诵两首古诗。起初,他的学习状况很不错,自己制定的目标能够按时按质完成,有时候甚至超额完成。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这孩子就开始松懈了下来,先是古诗背诵不流利,到后来甚至连作业都开始自我减量。如今开学在即,这样的学习状态实在令人担忧,希望尼莫妈妈可以给我一些好的建议。"

我相信很多家长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孩子的学习状况犹如坐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这种学习我们常称之为"间歇式学习",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是间断的、不连续的,他们有时候非常认真投入,但有时候却十分懈怠懒惰。

要想改变孩子"间歇式学习"的毛病,我们应该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间歇式学习"的情况。

间歇式学习”成孩子最大的诟病”?建议用目标学习法”改善

间歇式学习”因何而生?孩子欠缺学习目标

"间歇式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呈现间断性,而造成这一点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没有学习的目标。

众所周知,目标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目标,这件事情也就失去了完成的必要性。同样的,没有目标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也很容易缺乏动力。

大量的调查报告显示,很多孩子对于学习是缺乏目标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必须学习。这是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之下,孩子很难为自己找到努力的动力,自然也就很难将学习进行下去。

学习目标缺乏可行性

有些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之下,虽然制定了目标,但常常因为眼高手低而导致目标缺乏可行性。在实践时,孩子由于目标高于自身的能力承受范围而显得有些应接不暇。

久而久之,孩子的信心在这种首尾难顾的情况的打击之下,很快就化作泡影。没有信心的加持,孩子自然会感觉目标完成不了,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学习也就从连续的变为间断的了。

间歇式学习”成孩子最大的诟病”?建议用目标学习法”改善

父母缺乏应有的监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学习计划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在我看来,父母的监督是孩子计划顺利落实的保障。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多加干预,孩子成绩优秀比例高达76.10%。而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比例仅占12.48%。

这样一项数据也很好的说明了,父母的监督对孩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间歇式学习”必须根治

其实很多孩子都患有"间歇式学习"的毛病,对于学习很难从始至终坚持下去。但是,却很少有父母会去在意这件事情,似乎这样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然而,"间歇式学习"所带来的危害,却是出乎我们意料的。

孩子难以将一件事情做好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间歇式学习"的模式之下,这种模式所带来的"间歇式"效应的影响也就不再仅仅存在于学习方面。

生活中,孩子一旦养成这种行为模式,那么他们将很难从本质出发去做好一件事情,也就是出现"间歇式努力"。

举个例子,父母告知孩子,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会损害眼睛。于是孩子会暂时远离手机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孩子就会买来眼药水,甚至为手机换上一张蓝光护屏膜。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努力同样可以起到保护视力的效果。说到底,孩子还是没能很好的将远离手机这件事情做好,而是通过"间断式"的努力完成这件事情,但这样并没有意义。

间歇式学习”成孩子最大的诟病”?建议用目标学习法”改善

孩子容易养成轻言放弃的习惯

间歇式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变相的自我放弃。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目标、目标不合理或是缺少他人监督而产生"间歇式学习",影响到的绝不只是学习一方面。

孩子正处在心智健全阶段,这也是培养终身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所养成的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就很难被更改或剔除。

"间歇式学习"之所以应该被根治,正是因为它向孩子传递一种轻言放弃的思想。它通过让孩子放弃原有的学习计划,慢慢让孩子感受到轻言放弃所带来的一时的"舒适感"。

一旦这种感觉由被动产生到主动寻求,那么孩子也就很容易遇事说放弃了。

孩子最终会养成惰性

在我看来,间歇式学习”的影响更像是一个过程,从不能正确的做好一件事,到轻易放弃做好一件事,再到最后完全不想去做一件事,这是影响不断加深的过程。

当孩子轻言放弃的习惯深深植根并且被"发扬光大"以后,孩子会慢慢形成惰性,这种惰性没有选择性,它是面向所有事物的。

举个例子。当孩子学习语文时,觉得背诵诗词太过困难乏味,产生放弃的念头转而学习数学。面对数学繁杂的公式,灵活的转变,孩子觉得太难理清思路,于是也想放弃。

久而久之,当孩子在接触一个新学科时,长时间的放弃而孕育出的惰性念想会让孩子不假思索就放弃这个科目,因为它肯定跟以前接触过的科目一样繁琐不堪,与其浪费时间接触再放弃,不如直接放弃。

间歇式学习”成孩子最大的诟病”?建议用目标学习法”改善

目标学习法”,让间歇式”彻底歇业”

为了应对"间歇式学习法"的肆虐,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方法取代它。在这里,我推荐父母使用"目标学习法"。

1、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

针对"间歇式学习法"缺乏切实可行目标的特点,"目标学习法"要求孩子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

在我看来,一个合理的目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具有实现的必要性

·具有适当的时间限制

在制定目标时,父母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让孩子轻轻松松就达成。

间歇式学习”成孩子最大的诟病”?建议用目标学习法”改善

2、明确细致的实现步骤

当孩子的目标确定完成以后,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对目标进行必要的细分,让目标被细化为一个个的计划。

孩子本身执行力比较差,一个笼统的目标既不能让孩子找到实现它的方法,也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放弃的念头。

但是,将目标加以细化后,孩子可以清楚的知道每天要做什么,有条理地完成这些事情,自然就能很好的实现目标。

3、 奖惩有度的学习监督

在协助孩子完成上面两个步骤以后,父母就要担当起监督的责任了。一个再合理的目标与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样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此外,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应该奖惩有度。对于孩子的积极表现要予以嘉奖,这样容易激发孩子的动力。而面对孩子懈怠松懈时,应该加以惩戒,让孩子不敢再犯。

相信在完成好以上三点后,孩子 "间歇式学习"的状况一定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是消除。

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