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长达二十年的研究证明,学龄前的的亲子共读,可以让孩子进入小学时更加顺利,并且影响日后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比其他孩子高两倍,读得越多,效果越显著。而这两项能力,是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夫。
这么长期的研究观察,开始于1989年发起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儿科诊所。就像现在的景况,因为疫苗打的很好,公共卫生做的很好,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其实 都没什么严重的疾病。这位医师并不以此为自满,他觉得小儿科医师应该负责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身体顾好了,还有心灵的健康需要努力。他联合了一群热心的医师和教育学者,开始在健儿门诊提醒妈妈亲子共读,甚至赠书给贫穷的家庭。
这项运动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二十年下来,全美国共有四千多家诊所参与,他们每一年给出570万本童书,帮助350万名以上的儿童。更重要的是,藉由这项活动的追踪,证实亲子共读的确可以给孩子未来极大的帮助,绝不是凭空论述而已。
亲子阅读怎么做才好?您认为买了书就万事大吉了吗?其实购买”只是亲子阅读过程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一个步骤。且不论选择读本的诸多讲究,即便一本好书在手,决定亲子阅读质量优劣的还是家长的阅读引导方法!
如果教育真的存在起跑线”一说,亲爱的家长们,你总需要用一种方式告诉挚爱的子女:孩子,为了你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启程吧!”——何不就用亲子阅读做这一声起跑线”上的发令枪”?
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正如不是每位家长在有了孩子之后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为人父母之道,一切能力的提升都来自不断的学习和锻炼,包括亲子阅读。
《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曾经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为了成为这样伟大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真正爱上读书、学会阅读,请掌握这五个小诀窍吧!
阅读是孩子人生起点上一种充满刺激与想象的游戏,如果一开始念书的过程就非常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孩子就会养成书本即乐趣”的信念。而父母为孩子念书的第一要件,就是热忱与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把念书给孩子听当作是一种游戏。而图画书中的巧思与趣味,大人一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单纯的惊喜。所以父母在念书给孩子听之前,最好自己先看个几遍,熟悉书中的情节,然后再以愉快的心情念书给孩子听,那么不仅是父母给孩子快乐,孩子也同样带给父母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处可见的文字和印刷品,父母都可以把握机会念给孩子听。例如:坐公车时,念公车的号码和地名;上街时,念路边的广告和标志给孩子听,或是和孩子在购物时,把孩子感兴趣的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念给他听。
反复念孩子喜欢的书,是协助孩子进入书本世界的方法之一。一遍又一遍地聆听,是孩子成为一位阅读者的必要过程。重复多次之后,孩子对文字与语音的印象加深了,对内容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听故事时,他们对故事的发展有所期待,也能预测书中的人、动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重复为孩子念一本书,不仅让幼儿从听懂的层次提升到欣赏体会故事的层次,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能预知、控制故事的发展,而在心里获得莫大的安心感和成就感。
父母在念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接受的程度,以自己的语句重组、裁剪故事,最重要的是让亲子都能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父母最好从看图说话”之类的简单图片或图画书开始念起。慢慢地,父母可以念些短篇的故事给他听。如果孩子还不能了解每个字句的意思,父母可以简化故事的内容。父母最好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增加图画书对幼儿的吸引力。有时也可以配合情节学些动物或机器的声音,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图画书是亲子共享的书,父母不要在第一次念完书时,就逼问孩子刚刚听到了什么东西?也不要勉强孩子了解内容,因为孩子的个别发展有差异,可能当时他还无法接受书中的信息,但过了一阵子之后,就能听得津津有味。零到三岁的阶段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时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兴趣,进而将来喜欢阅读。因此,请不要对孩子施加任何学习压力,否则会造成孩子排拒书本的反效果,得不偿失。所以还是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听你们念书吧!
智慧小爱机器人基于百度后台云端资源,对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海量资源重新进行数据运算及整合,汇集成1000万+智慧云库,极力打造客户端精彩畅快体验 ,并对主流媒体的优化推送永不止步;与此同时,教育资源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国各学科多版本教材,用心与专业让智慧小爱当之无愧地成为小朋友的智能好家教和智能好伙伴。智慧小爱帮助更多父母轻松陪伴教育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