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要怎么理解孩子?

谢谢邀请!


父母想要真正做到理解孩子。

首先,是要放下我是父母,高高在上才能保证我的威严”的执念,许多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跟父母无法沟通,正是因为他们认为父母的姿态摆得太高了,并且做什么都以我是为你好”为理由,而这些好”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是父母强加在他们身上的。

在人与人的关系里,如果总是由其中一方占主控地位,掌控所有,那么久而久之在这段关系里的人,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更别提相互理解了。


谢谢邀请回答


父母如何去理解孩子,有两点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第一点,易位而处


感谢邀请!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女孩,六岁八个月,二宝男孩,两岁六个月),对于如何理解孩子我确实有很多想说的话,我就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来说说我的理解和感受吧,类似事情有孩子的家庭应该也能经常碰到。

先说说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或者说挑食的问题。

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一遇到青菜都会挑出来或者吐出来,让妈妈们很烦心。

大部分妈妈的观点:青菜含有维生素,是日常必须的营养物质之一,所以希望孩子要多吃。

而孩子的想法:我就是不喜欢吃,不喜欢青菜的味道,不喜欢青菜的绿色,我更喜欢吃香香的肉肉。

我对此的理解:我觉得不喜欢吃一样东西非常正常,谁都可能挑食,不仅仅是孩子,咱们大人不是也有很多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吗?遇到不喜欢吃的东西我们不也是一口都不吃吗?如果有人非要逼迫我们吃,是不是我们也会反抗,心情郁闷呢?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去换位思考,我们就可以不用那么焦虑了。我们也可以换种做法或者多尝试做一些其他的蔬菜类的食物,没准哪一样孩子就喜欢呢?我就发现我家孩子对于大白菜和空心菜都还挺喜欢,对于芥菜就不接受,可能味道太苦,所以不喜欢。说说我自己,我记得我自己小时候一点都不吃香芹和香菜,我爸就说多好吃啊,我就一点接受不了,但是现在长大了,我反而对于香芹和香菜也都非常喜欢了。所以不用焦虑,静待花开即可。

再说说孩子穿反鞋的问题。

很多孩子有时候穿鞋会反着穿或者穿两只不一样的鞋子,明明知道穿反了或者穿错了。

很多妈妈就会要求改正,有时候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我家孩子曾经也有一次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她应该是误穿,我看见后第一句话就是:哇宝贝,你今天好酷啊,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啊!因为我这句话这一整天孩子都很开心,觉得自己很酷,没有因为自己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子而自卑。而且第二天还故意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去幼儿园,我在幼儿园门口见到老师后就示意老师孩子鞋子问题并且悄悄的告诉老师孩子这样穿鞋的原因,告诉老师不用提醒。

放学后孩子也没有任何不开心,后来也没有再穿错鞋子。所以我们放平心态,很多事情不用特意去放大,对于穿反鞋子,如果孩子觉得舒服,那就让他这么去穿吧,给孩子时间,相信孩子自己会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会更好更合适。

最后我想再说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孩子幼儿园有活动,每个小朋友一身表演服,第二天要正式表演,服装上有一根黄色的带子,关于是否要分享的问题。

表演前一天晚上我收到老师微信,说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带子找不到了,明天把我家孩子服装上的带子剪成两段,分给小朋友用一下,因为带子很长,够用。我就随口回了下,好的没问题老师。回答完我就意识到我这个做法不对,我至少得征求一下孩子意见,因为是孩子的的衣服,于是就和孩子身边的说了这个事,孩子当即表示不可以,都哭了,我劝了一下也没用。我当时也是想不就一根带子吗,分开也能用啊,要懂得分享等等,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她就觉得剪开了就不是完美的了,剪开带子可能就好比把咱们喜欢的漂亮衣服弄破了一个小小的洞,可能也还能穿呢,也看不出来呢,但是我们心里总会有疙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件我们喜欢的衣服了。

换位思考以后,我理解了孩子的心理,于是我就回复老师说,孩子不同意,请她第二天不要剪开孩子的带子,建议在班里征询一下小朋友意见,看看哪位小朋友同意分享,或者我可以第二天帮忙去看看市场上能不能买到。结果第二天老师在班上问了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表示可以分享,我觉得老师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

###

您好!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以下是个人建议,如有不妥望请海涵,望帮到你。

孩子不管有多大,事先沟通,多交流,多激励,少一点唠叨,埋怨,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少一点大吼大叫,多一点引导。其实大家都需要理解,孩子都是我们的心头肉,都想很好的理解与相处。我觉得平等地对待孩子,和孩子坦诚坦诚诚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利用恰当的时机给孩子讲道理,就不容易和孩子造成矛盾与隔阂。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时,是否态度急躁,没有耐心?当孩子有要求时,是不是很快就满足他了呢?

大多数时候,很多父母习惯高高在上地教育孩子,结果,得到的效果总是与期望相差甚远。如果父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把孩子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孩子,考虑一切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耐心陪孩子度过人生中的每一次新经历,那么你会发现,孩子其实真的非常棒!

###

第一:孩子无意做了错事,父母先要安慰孩子,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并告诉孩子把错误改正过来即可。(比如:孩子把水,奶等洒了一桌子,让孩子擦干净即可。)第二:孩子考试不理想,先安慰孩子,后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让孩子明白,父母相信他,让他明白今后要好好努力。第三:孩子做自己的事情磨,父母要严肃而又平静的指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出现问题要自己解决。(比如:作业少,写的特别慢。)第四:孩子做事敷衍了事,引导孩子明白规定,规矩的重要性。(比如:写字潦草。)第五:孩子出门没礼貌,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台阶下,同时要让他明白错误,并能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第六: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父母不能包办,既要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的是自己做,还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不但受到尊重,而且明白自己的父母会变老,自己要有承担。(比如从洗袜子做起。)第七:孩子问的问题,父母也不会,首先要承认自己不会,同时夸奖孩子提的问题有高度并要求同孩子一块研究解决,进而培养孩子锲而不舍的精神。

###

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彼此理解和沟通,同时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和父母有的时候在想法上,观念上可能会不一致,继而就会产生分歧,父母和孩子之间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代沟,孩子要学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同时父母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孩子的内心。爱是相互的,理解也是相互的,你愿意为孩子改变,孩子又何尝不愿意和你拉进距离呢、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最爱的,最在乎的,永远都是父母呢

###

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首先要横跨过代沟,才能去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学会和孩子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朋友之间才能无话不说;第三在孩子面前要实事求是,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责无旁贷;第四任何时候对孩子多鼓励;最后在生活面前坚强,有毅力。我相信,做到以上几点,理解孩子是不需要用更多的语言的。

###

沟通,沟通,重点是沟通。有些家长抱怨说孩子不听话,可是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换位思考,如果时时有个人对你说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你会怎么想呢?

所以沟通是重点,要多听孩子怎么想的,想做什么。为什么有些孩子说这个老师好,那个老师好,难道父母不是对他们最好的么?关键在于老师会沟通,能让孩子对自己说想说的话。当不许孩子做一件事时不要简单粗暴,而应该心平气和,把利弊说明,与孩子交流要处于平等状态,以同等身姿对待,因为孩子从谈话间能感受到你是否平等与他交流。

###

想要理解孩子,就要融入孩子,沟通是搭建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灵的桥梁。现在好多家长因为忙,没时间陪孩子,本以为给孩子过上好生活就是在对孩子好,殊不知孩子心灵上的那扇紧闭的窗在等着父母耐心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