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家长发来她孩子的一篇作文,非常激动地说,她孩子的作文越写越好了。
他爸爸回来看了后惊讶地说:这是他写的?这不会是哪儿抄的吧!”
大家可以一起看一下这篇作文,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细节描写也抓得很到位。
虽然笔迹和语言还有点稚嫩和不足,但在短短暑假的2个月时间里,作文能提高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这孩子没开窍的时候,写出的作文是这样的:
其实,写作文并没有什么神秘的方法,主要还是靠多练,多写。只是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出一些要求: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先看看这篇作文
这是我们一位同事的孩子刚开始写的作文。
作为教育从业者的一份子,她也深知写作文要靠技巧和积累。
但她的各种碎碎念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仿佛就是耳旁风,孩子完全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最后就是撂笔,斗气,说自己写不出来。
同事火气瞬间冲上脑门,一放假就带女儿去了青海湖,上周刚从迪士尼回来,一路上叽叽喳喳有说有笑,让写个记忆深刻的事,就写出个这。
于是我们的作文老师给她支了招:
让孩子先把想写的说出来,再把他刚才说出来的给写下来。”
同事:妈妈今天很开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孩子:因为今天吃了好吃的!
同事:不是,因为今天是你和爸爸还有妈妈一起吃饭,我们很久没有全家一起出去啦。
而且吃饭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妈妈喜欢吃茄子,主动夹给了妈妈。妈妈特别开心,感觉特别的幸福!那你呢,今天有没有特别开心的事情?
孩子:有的!今天妈妈买了我最喜欢的花仙子发卡,而且爸爸妈妈陪了我一整天,没有吼我,也没有看手机,我就觉得特别开心!
就这样,一篇《开心的一天》这个作文,就这样写出来了。
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讲清楚
写作文,说到底是写一件事,一个故事。
写故事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因为故事的核心,是逻辑。孩子想说得太多了,如果全写上去,就成了流水账,没头没尾的。
那怎么才能把作文写通顺,写完整呢?
首先,只写一件事。
流水账、大白话、逻辑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所有的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孩子回忆过程,直接写下来的。
好的作文应该是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比如和孩子聊得正开心的时候,不是让他把这些全部写进作文,而是再多问一句:那你觉得哪件事最让你开心?
其次,要教会孩子,如何在写好的内容里,加入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以及人物经过。
掌握了这六要素,故事的框架和思路才会完整,不至于写流水账之类的作文。
而且,就算二三年级的孩子作文写不好也没关系,很多人到了初中甚至高中都写不好,更别提一些大人了。
所以,作文写的好坏不是先天性的,还是要靠后天的引导。
生活中,可以多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要去朋友家——因为朋友的孩子过生日,那去了后让你最开心的是什么事?为什么呢?
如果孩子一开始只能写流水账,也没关系,可以和他再进行一次回顾,将这些要点一一进行提醒,引导他回想,找出核心的一件事就可以。
写作文最怕不是孩子不会写,而是家长/老师不会引导。
注意细节,写得详细点
有一种家长认为好作文既要优美,还要有文采,但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写作文,细节是王道,文采只是锦上添花。
比如冰心在《一只小鸟》里这么写: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在高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啾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没什么华丽辞藻,但是却很有画面感。
小事情写得精彩,大作文就不空洞,只有这样,一篇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有理有情。
所以,不如放弃追逐华丽辞藻,陪孩子好好琢磨生活中的细节。
写作文并不是简单的将今天发生的事写下来,考验的不只是孩子的观察力,而且还有孩子的逻辑性。
它的意义超过写作本身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