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长要避免进入误区
前面在第一节我们讲过,面对孩子生长迟缓慢,身材矮小,有些家长着急、胡乱投医,有些家长茫然、不知所措,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家长最容易进入误区,在这里我再特别强调,发现孩子矮小,家长要学会避开误区,以免浪费孩子生长的宝贵时间,成为终生遗憾。
一、曾经的自己不适合今天的小孩
有的家长认为当年自己就顺其自然”长得很高很好,觉得自己的小孩也会顺其自然”长得很高很好。其实,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你现在的小孩是否真的长得很好?按照国家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表”的标准,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2个标准差的,也就是矮小症的患病率,大约3—5%。如果你的小孩在这个范围,那就属于生长缓慢了。在这个前提下,再想顺其自然”长得高,可能就会出现偏差了,就会造成遗憾了。
曾经的自己不适用今天的小孩。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学习压力、运动娱乐环境等各有千秋。一旦发现孩子较同龄同性别孩子矮了5厘米以上,特别是连续2年没有改观,就建议到相关的儿童成长门诊咨询一下,找找原因,想想办法。

二、知识偏差,机会错过。
有关孩子成长知识的匮乏,是目前很多家长苦恼的事情。在我国虽然开展了很长时间的优生优育科普教育,但重点一直在疾病”的保健预防上,孩子身高”的保健预防方面很少。
有的家长认为长胳膊长腿就长得高”,但不知道孩子每一阶段生长的速率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4岁到青春期的基础生长阶段,由于孩子每年自然生长,常常使家长产生误判,几年下来,发现矮小了,再追上来,难度就大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有的是时间长”,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男孩16岁,女孩14岁就开始停长,孩子生长发育不等人,错过了就恐怕是永远错过了,不可逆转。所以,家长们掌握相关的孩子成长的知识,日常多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日本,幼儿管理做的很细致。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身高监测曲线图,每个月测量一次,用红笔标注,连接后观察孩子的生长曲线和标准曲线的差距。我在前面也讲过让家长描记生长曲线图,请家长一定重视。
另外,就是骨龄方面的问题。有的孩子骨龄小,成长板开启状态良好,家长觉得很轻松,这也往往是一种假象,让家长产生错误判断。一般情况下,骨龄小的孩子生长速率低,1年不显,3年5年过去了,就比别的同龄同性别孩子矮了5—10厘米。相反,有的孩子长得很快,在同龄同性别的孩子中属于高个子”,但检查后却是骨龄大,生长期减少。别的孩子可能生长到15、16岁,而骨龄大的孩子可能在12、13岁就彻底停长了,最终身高并不高。

三、盲目进补,早熟肥胖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食品越来越丰富,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也越来越多。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近10年来一般在中老年出现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高”慢性病低龄化呈现,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现象明显增加。
盲目给孩子进补,高热量、高脂肪、过多的甜食和缺少运动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
营养过剩,还可带来儿童青少年早熟的问题。早熟,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还严重影响骨骼生长,使得骨龄过大,提前老化,成长板提前闭合,最终成年身高矮小。
近年来,媒体上经常有膳食平衡、合理养生等方面的呼吁和讲座,这足以说明,我们目前的膳食是有问题的。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管理中,膳食管理是个重要内容,在后面的讲座中有专门的讲述。

四、不当就医,滥用增高产品
这是主要针对指那些已经发现孩子矮小的家庭而言的。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生长缓慢,原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到医院或专业机构排查生长障碍的原因,而不是随便听信广告等宣传。面对琳琅满目的增高产品,家长们很容易受误导,就在不久前,一位家长为了孩子快些长高,使用增高成品,反而直接断绝了孩子长高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