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为什么选择ib国际学校的越来越多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近来,IB国际文凭课程受到不少想为孩子学习减负、或者想让下一代有更广阔出路的家长追捧,把IB视为香港主流教育以外的另一出路。

到底通往IB之路是怎样的?是不是修读IB之后就要「从一而终」?让孩子转读IB,真的可以逃离香港主流教育下,「功课多到做也做不完」的阴霾?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为什么选择ib国际学校的越来越多

Elaine妈妈通过我们爱心成长服务社把孩子转学到了香港的一所国际学校读IB,今天,小爱采访到这位妈妈,看看从传统学校转到IB学校的这位港妈到底经历了什么......

传统教学 vs IB

Elaine的孩子之前在九龙区一间传统名校读到小二,她说:「那间学校已经是不算太逼孩子了,但中、英、数三科都有功课,孩子写作业速度慢,我在旁边都替她着急!第二天作业发下来,看到老师批改的地方,她又不高兴。」

但自从转校之后,孩子完全没功课了!「我刚开始还担心会不会太过放任孩子了,之后变打消了疑惑。IB每个学期也有一个学习主题,会围绕这个主题做好多活动。」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从自己孩子的学习中,她得出了以下结论:以数学科学习加数为例,传统课程设计会告诉孩子怎样去学懂加法,IB则相反,它要学生自己去找学到加数的方法,填鸭与自发学习之间,后者自主,所以学习动机比较强、知识也比较入脑。

只设主题框架,课堂任读

把孩子送往IB,家长就一劳永逸?当然不是!

Elaine说,家长会时不时收到老师通知学校会教什么,还附上几个参考网址让家长备课,学习氛围一致,是亲子之间另类的共同作业。

「例如她之前学认识植物、动物,然后选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植物,不限形式在班上介绍。有家长做了泡沫板来展示,有家长和孩子种了花,大家会讨论人类做什么会影响到植物的成长,那就会带进了环保讯息。」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课堂里没有沉闷的排排坐,只有跨学科的广泛学习,让Elaine女儿性格180度大转变,从少话、只会躲在妈妈身后的小娃变得开朗主动,到处蹦蹦跳。

没有功课、默书、测验和考试的IB PYP,「孩子读得很开心,我也很满意。」但谈起之后孩子要升读MYP、IBDP,孩子功课会越来越繁忙,Elaine当然也有些担忧.....

家长们会有疑问,不是说IB课程的难度不比DSE简单吗?怎么没有功课、默书、测验和考试?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其实,IB PYP相当于香港幼稚园和小学的九年学习时间,主要是让孩子了解世界运作的基本原理。而MYP重发展整体能力,需开始做详细的科学报告、设计解决方案等等;到了IBDP阶段,除课程外,还有义务活动、知识理论和进行一个4000字的独立研究,其深入程度可媲美大学论文。

也就是从MYP开始,考试难度会显著增加,因此去补习的IB学生就越来越多了。在中五、中六,也就是IBDP阶段,补习的学生就更多,几乎超过80% 的同学都会去补习,情况与DSE考生去补习的比率不相伯仲。

IB国际课程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父母都想送孩子读IB学校?

因此,就像沪江维多利亚的新校长所讲:「IB课程艰深而紧凑,学生需要花时间去完成作业,当中的压力不会比其他考试制度低。想掌握好IB课程,你需要文理双全。不像英国的A-levels,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专长的学科,IB更讲求的是平衡和知识上的广泛。」

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

孩子已经在香港公立学校读书了,也觉得学习压力很大,该不该给孩子换呢?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更适合读IB课程的学校呢?到底该申请哪所IB学校呢?

与其自己想破脑袋,不如找专业人士咨询评估,微信公众号关注:爱心家庭成长服务社和香港拔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