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教自家宝贝如果你在学校被打或被人家推,就要马上还手打回去!”因为大家觉得自己的小孩不能吃亏,而且一定要让这种孩子马上得到教训!然而有一些方面我们是不是需要再想一想:
1.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如果一个不小心,推了人或抢了人,人家马上给他一巴掌?
2.小孩世界里,还是有可能不是故意的,所以,都不用教他们判断,反正就立刻给我打回去就对了?
被欺负,父母该教孩子更有效的三步骤一、教孩子什么是分寸
当自家孩子面对不礼貌、会欺负人的小孩时,你可以教自家孩子说一句话:你可以说你先到的,你也可以说是你先拿的,但你不能说全部都是你的。”教孩子什么是分寸,不能讲出太极端的话。如果这时候孩子还是持续被欺负的话,讲难听的话或推挤他,可以进一步跟孩子说:我觉得你爸爸、妈妈也不希望你推人、打人或骂人。”这时对方的爸爸妈妈,在旁听到,还是会出面管教。
二、加强预演训练
有些孩子被欺负、被打,就愣在原地哭,不知该如何是好。可以经常跟自己的孩子练习:如果你被打了、被推了、被冤旺了;可以问对方说:你为什么可以推我?为什么可以打人?”两岁半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有这样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其教孩子动手,不如教孩子动口,学会勇敢表达出来,让周围的大人听到后出面处理;比起教孩子打回去,搞得两败俱伤,教孩子自我保护”更重要。
三、机会教育
藉由这个欺负人的孩子,当成是一次的机会教育,转身对孩子说:宝贝,我觉得对方打人,是不对的;但妈妈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我觉得要是你,你也不会这样做,对不对?”大部分的孩子,这时候都会说对!”教育是从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而成。藉由这样的教育及引导,孩子也会比较容易释怀被欺负的心情。
不让孩子被欺负,父母该提早培养的能力一、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要能察觉别人在欺负他而不是在玩
有些孩子,环境适应力特别好”、脾气太好”,在任何情境下,都能跟不同的同学相处;即使同学的声音比较大声、动作比较粗鲁,都觉得没关係。爸妈可以在家里用图像或是情境来训练孩子判断!这种分不清楚状况的,往往不自觉自己已经被欺负了,也跟我们大人的教养有关:大人常教孩子要好好相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多体谅不同的说话或处事方式。但却没有跟孩子讲说,如果对方已经有一些不礼貌、不友善的话语,甚至有动作产生,就要勇敢拒绝说:不”。
二、培养孩子大声表达的能力:减少不敢回应的敏感行为
气质比较敏感、退缩的孩子,很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及评价,所以在表达的时候,会格外地谨慎。在团体中,属于不敢发言、回应的那一方,怕回应地不恰当,对方会有所失望、愤怒、不愉快等……平常可多陪陪孩子读一些绘本,与孩子对话,试着让孩子多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转而类化到情绪、情感。
三、培养孩子知道该怎么办”的问题解决力:训练下一步的对策
人与人相处,难免都会有所摩擦。有些孩子平常跟人相处好好的,发生冲突的时候,当下就愣在那,反而不知该如何处理,危机解决的能力很差。面对反应比较慢的孩子,平常可让孩子玩一些培养次序的桌游,让孩子多观察下一步该怎么进行。
四、培养同理心能力:学会察顔观色提早逃离危险
有的孩子不是天生爱当小霸王或欺负人,而是有些孩子真的太白目”,明明对方已经在生气、在不高兴了,却一直说些激怒对方的话,甚至还嬉皮笑脸,最后原本一件小事弄到最后都变成大事。6岁前的孩子,同理心的发展尚未成熟,很容易失了分寸。父母的身教大于言教,多体谅孩子感受,孩子也会慢慢开始学着体谅他人。
五、培养大脑感统力:调整钝感,不后知后觉
感统处理比较差的孩子,例如:触觉敏感的孩子,不喜欢同学触碰,听觉敏感的孩子,不喜欢太吵闹的环境。比较钝感的孩子,感统输入处理上比较慢,容易后知后觉。平常多使用触觉刷按摩四肢、背部,可帮助孩子调节感觉统合的输入能力。
我是爱芽,目前育有一子,坚持用更好的方式育儿,可以关注我其他内容,一起学习更多实用经验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