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24周了羊水少怎么办
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 缩写:AFI): 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子宫直角分成四个象限,测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径线,四者之和即为羊水指数。测量AFI时注意:如羊水池居标志线两侧,只测量一侧的径线。
正常值范围是:5~18cm
羊水是维系胎儿生存的要素之一,从胚胎开始形成之前,就必须先要有羊水将厚实的子宫壁撑开来,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自由活动空间。它的功能还包括:子宫遭受外力冲击时的缓冲剂、维持稳定的温度、分析成份来了解胎儿的健康情况与成熟度等,而且阵痛时借着水囊传导压力亦可协助扩张子宫颈。
孕妇羊水少怎么办
你好!首先祝你早生贵子!冲着你我的缘分,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羊水少”的问题。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毫升者,称羊水过少(oligohydramnios)。
……
4)处置方法
1. 预防过期妊娠,妊娠超过41周及时引产。
2. 如临床提示羊水过少,B超示羊水指数≤5厘米,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可剖宫产终止妊娠。
3. 如羊水指数介于5--8厘米之间,可行人工破膜术引产,观察羊水性状,羊水Ⅲ度或出现胎儿窘迫症状,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剖宫产终止妊娠。
4. 产程中注意羊水性状变化,加强胎心监护。
爱心提示:如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对症下药。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怀孕24周羊水少指数83MM正常吗?
您好! 根据您的描述胎儿的羊水指数是在正常参考值的最低值,建议您先观察,定期产检,一周后复查。祝您健康!
羊水过少怎么办?
多喝水和汤类食物,另外每天一杯豆浆最好,定期去孕检别在羊水多了。我怀孕的时候就是羊水少,也是这么补充上去的,到后来多了。
胎儿羊水少怎么办
孕早期羊水少要警惕存在胎儿畸形可能。但医生只是说有点少,没有说过少,估计还在正常低值的样子。先适当多饮水,观察变化。而且你现在才3个月,后面还有产前筛查等项目要查胎儿畸形方面的。
怀孕四个月羊水少怎么办?光喝水能补过来吗?
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羊水微量的少并不可怕。平时吃饭喝水注意就行。前提是羊水不混浊。只是微量的少,饮食要注意不要多吃利尿除湿的蔬菜食物。例如冬瓜,红豆等。平时要多注意喝水。如果羊水少的厉害就到医院输输液。
7个月的孕妇羊水太少怎么办
如果羊水过少,胎儿经检查无畸形,孕妇没有严重并发疾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快速饮水的办法增加羊水量。凡足月未临产而又属缺乏羊水的孕妇,可在2小时之内饮水2000毫升,如果仍然达不到要求,还可重复上述办法。这种办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孕妇养水少怎么办?
羊膜腔中的液体称为羊水,一般认为羊水是来自母体血浆通过胎膜透析,羊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胎儿的尿液。羊水与母体血浆之间经常进行交换,约90分钟交换50%。妊娠后半期通过胎儿吞咽羊水和排尿也参与控制羊水量。 妊娠前半期羊水澄清,后期因内含胎儿脱落的毳毛、皮肤细胞和胎脂,略显混浊。随着妊娠月份增长羊水量也增加,足月妊娠时羊水量为500~1000ml,比重为1.007~1.035之间,呈碱性或中性反应。羊水能防止羊膜与胎儿体表相粘连,保护胎儿免受外来的伤害;使胎儿周围环境温度保持相对恒定:胎儿在宫腔内有一定限度的活动;并给胎儿一定的营养;临产后羊水还可传导宫腔压力,促使宫颈口扩张;破膜时羊水还有冲洗阴道的作用,可减少感染。 羊水是维持胎儿生命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生活环境,羊水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随妊娠进展而发生变化。由于胎儿与羊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很好地反映胎儿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故产前羊水检查可判断胎儿情况,诊断遗传性疾病、胎儿畸形、胎儿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和母子血型不合等。 参考资料: (1) 羊水过多。 正常妊娠足月羊水量约1000毫升左右,若超过2000毫升即为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的处理,主要取决于胎儿有无畸形。 如有胎儿畸形或为急性羊水过多,经积极治疗无效应终止妊娠。 轻症或慢性羊水过多,则给予低盐饮食、镇静剂和利尿剂,等待足月分娩。 (2) 羊水过少。 足月妊娠羊水量少于300毫升为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孕妇并无不适,多数是作B超检查时发现的。 羊水过少的原因可能是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胎儿排尿少或无尿,也可继发于过期妊娠、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 有胎盘功能不全的孕妇,须提前终止妊娠。 羊水过少者分娩时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缺氧,故多数需行剖宫产。 (3) 胎膜早破。 胎膜一般在临产后破裂,俗称破水。 临产之前胎膜自然破裂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易引起早产及感染。 近预产期破膜的孕妇,大多数在24小时内自行发动分娩,不影响产程进展,无不良后果。 偶然可以发生羊水流尽,造成产程延长、胎儿缺氧。 接近预产期的孕妇,破膜后可等待自然临产。 离预产期尚远,胎儿又未成熟的,孕妇又迫切要求保胎者,应安静卧床,抬高臀部(垫一枕头)或侧卧,应用抗炎药物,在医务人员严密观察下继续妊娠,到胎儿有存活能力时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