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脑子发育慢一些,智力水平一般,在学习数学、阅读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平常学习上一根筋,不知道变通,总是在笨方法在解决学习上出现的新问题。吃饭的时候还是吃得慢,这已经是老毛病了,改不掉了,所以对此不要再发火了。此时家里的妈妈们本身心情就不行,所以需要发火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比如说写课外试卷,这些是补习班上布置的作业,属于多余的。到点了要求孩子按时吃饭,他非要坚持做完再吃饭,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情绪问题。
小孩子当前最为主要的就是情绪问题,数学试卷题量多,难度大,本身就超纲,超出了后进生的解题能力范围,题目不会做很正常,要解决两个误区,一个是他是为他自己而学习,不会做就是不会做,可以慢慢教给他。二是克服畏难情绪,总是闹情绪,一闹就会有大人来关注帮助解决问题,低年级大人能帮忙解决一些不会做的题目,到了高年级呢就无能为力了。不要再看微信上那些让人产生焦虑感的文章了,没有任何意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有各自的成长规律,按目前的观察来看,这只是一个学习能力一般化的孩子,成绩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已经算是不错了,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才能勉强达到学优生的中等水平。现阶段,小孩子本身能走的路不多,在离家近的公立学校上就行了,有不会的课外辅导一些,家里帮助一些就行了,以后读职业中学学个应用技术方面的手艺就行,不是学术型研究路线的孩子,就没必要陪太子读书了,发挥他自己的一些特长,比如说想象力还算不错,背诵能力不错,还会画点创意画,开发这一方面的智力。
当前孩子教育的重点是增强体质,解决掉情绪智力上的性格弱点,学习成绩保持在中等水平就行,要求高了明显很吃力,他也很难做到。该鼓劲加油的时候绝不能松懈,让他适应学习上的竞争,考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在没有更多出路的前提下只能去适应目前的学习体制,然后结合自身的一些优势去改进孩子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顺应他自身成长的规律,得以成才有自食其力的谋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