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玩游戏,输了就输了,大不了下一场赢回来。可对孩子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要是输了会哭,会闹,甚至趴地上不起来。所以,和孩子玩游戏,尤其比赛类的游戏,一定要有策略”。
我家孩子刚学会玩剪刀石头布那会,一点都不能输,而且他每次都只出剪刀。和他玩这个游戏,只能出布,这样他就不哭不闹,好好玩。一旦别人赢了他,他就哭闹,关上门藏起来,哄半天才好。
所以,我们和孩子玩游戏都要小心再小心,不然,又要哄半天。
孩子们的承压能力很弱,经不起失败,经不起家长说教。我们可以强制他们接受,但是后果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比如变得敏感,比如不愿和家人交流失败。
还有下面这些行为,如果在孩子玩游戏输后做,不会有好的结果:
1、训斥孩子
训斥孩子后,他们就会刻意回避失败,害怕失败。这样的结果就是对失败敏感,为了不让别人不看出失败,还会隐藏失败,而不会去分析原因,从中得到收获。
2、笑话孩子
孩子玩游戏输了,哭闹显得可笑,但是我们不能笑话他们。因为笑话孩子,会让孩子不好意思,那他们就不愿意在大人面前做会被笑话的事。
3、刺激孩子
经常在孩子面前提起:孩子玩输的事,就像让孩子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事,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裂缝。
另外,像讲道理,摆事实之类的,也是不管用。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个妈妈的做法很值得推荐,就是她会给孩子编故事。比如睡觉前,把白天发生的事,改编成故事,但是主人翁不是孩子。然后再加入失败后,怎么做就能成功等等。
还有个妈妈是这样的:先让孩子承受小的挫败,慢慢加大挫败。比如先承受搭积木搭的不整齐,再承受不会玩拼图。再比如先骑扭扭车比别人慢,再不会骑滑板车。这样升级挫败感,让孩子练习承受力。
还有帮助大孩子分析,再解决问题等等,都是根据孩子情况选择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定的适应期,我们怎样的帮助成长,就会收获怎样的孩子。所以,为了我们和孩子,定要好好对待。